分享

隆美尔被迫服毒自杀细节:只给10分钟与家人告别,儿子曾想突围

 新用户31928497 2023-01-26 发布于广东

隆美尔曾是希特勒手下的一员悍将,然而,无人料到,荣宠加身的隆美尔竟然在一个平静的日子里被赐死,希特勒布下毒局,给了他别无选择的选择。

最终,隆美尔用十分钟和家人们告别,劝阻了意图反抗的妻儿,服下了毒药,结束了军人荣光的一生。

文章图片1

希特勒提拔隆美尔:恩宠有加到暗中存疑

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对希特勒有一种宗教式的崇拜。”

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希特勒对其统治下的纳粹德国进行思想清洗,但客观来说,希特勒对隆美尔的赏识和提拔又是一因。

1938年,希特勒在一个午后读到了《步兵进攻》这本书,“进攻、进攻、再进攻”,他意味深长地念道。

文章图片2

合上大部头,这是希特勒第一次正视“埃尔温·隆美尔”这个名字,他决定接见他。

两人相谈甚欢,希特勒称其为“了不起地军事学家”,当即决定将儒雅沉稳地隆美尔提拔为元首大本营卫队长、少将军衔。

1940年5月,希特勒发动闪击法国行动,隆美尔带领第7装甲师一马当先,正是当之无愧的“先锋官”。

文章图片3

在全场战斗中,隆美尔身为将职,亲自乘坐坦克,冲锋在最前方,隆美尔这种几乎将自己烧成灰烬的热情与忠心令希特勒都为之震撼,暗中放心的同时,他也生出几分担忧,以至于不得不一遍遍地给隆美尔发送电报:“你几乎让我夜不能寐,所有人都在担心你的安危。”

6月,作战取得重大突破,在40天的战斗中,隆美尔地装甲师向前推进350多千米,此一役令隆美尔获得了希特勒亲自颁发的“骑士铁十字勋章”

然而,在荣宠之下,也暗伏着细密的危机。

1942年11月,隆美尔在北非战场陷入危机之中,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美军在卡萨布兰卡登陆,德意军队遭到了英美夹击,1943年3月,希特勒将隆美尔召回了德国。

文章图片4

还未等有所行动,同年5月,隆美尔便在广播中听到了25万德意士兵在突尼斯投降的消息,那是一个黑暗的黄昏,沉郁的广播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此时,隆美尔忧心地望向希特勒所在的方向,他仿佛听到了第三帝国的挽歌。

1943年时,随着战况的恶化,希特勒的身体也日渐衰弱,他开始喜怒无常,猜忌一切,朝令夕改。

1943年7月,足足赋闲4个月的隆美尔被希特勒任命为驻意大利北部的集团军司令,所有人的都知道,所谓的“暂定”、“观望”不仅仅针对战争,更是在希特勒在审视隆美尔。

根据当时的局势,尽管此时他不再表达对隆美尔的担忧,并对隆美尔的家人多加监视,但是守卫“大西洋壁垒”的行动仍缺不了这员猛将坐镇。

文章图片5

1944年7月17日,在诺曼底登陆计划开始后的第6周,隆美尔在从前线返回指挥部的途中被盟军的轰炸机炸成重伤,被送进了医院。

也正是在三天后,德军东线大本营“狼穴”中发生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刺杀门”事件,主人公正是病情急剧恶化的希特勒。

彼时,德国许多高级陆军军官对纳粹党的横行霸道极为不满,部队内部更因希特勒在军事上的冒进积怨已久。

1944年夏日,眼见德国在各个战场上连连败退,几乎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希特勒却不顾劝阻,罔顾官兵性命。

文章图片6

因此,德国高级陆军将领决定就此除掉希特勒,他们制定了不算严密的计划,选定了行刺人——施陶芬贝格

或许是他们过于轻视这个体弱之人,亦或者是对年轻的施陶芬贝格过分自信,刺杀并未成功,希特勒只是受了点轻伤。

当天,勃然大怒的希特勒便开始大规模地搜捕幕后之人,在此次行动中,约5000余人被杀,10000多人被关进了集中营,而这其中,不知情的无辜者占绝大多数。

刺杀行动当天,隆美尔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神志不清,按理说退千百步说都没有作案能力,且隆美尔和希特勒素来亲厚,希特勒可谓是他的伯乐,谁能怀疑到隆美尔的头上呢?

然而,误会、栽赃……亦或是确有其事,无论如何,隆美尔的的确确被希特勒记恨上了。

文章图片7

步步紧逼:无从选择,赐死一条

希特勒在搜捕行动中获得了一份秘密名单,“埃尔温·隆美尔”赫然在列,且被内定为“帝国总统”。

希特勒的第一反应是怀疑:隆美尔就是一个“战争生物”,较之政治,他更沉迷于军事,热衷于钻研战术,这样一个人,如果是早有预谋,他会选择成为所谓的“帝国总统”吗?

然而,希特勒的理智并没有持续太久,转念一想,如果是别人内定隆美尔成为帝国总统,那他同样该死,因为在众人看来,这个莽夫居然比自己更适合成为一国元首了,这对希特勒而言无疑是一种尖刻的嘲讽。

文章图片8

得到消息后不久,希特勒就秘密地下了决定:“干掉隆美尔。”

与此同时,审问的结果出来了,年轻的施陶芬贝格至死都没能流露出有用的情报,赫尔林根市市长施特罗林同样如此,但他的助手霍法克中校却恰恰相反。

法克德治自己注定难逃死亡的命运,与其如此,不如赌一把,说出背后指使的名字,说不定可逃死罪。

思极此处,在柏林拉菲尔旅馆的一间狭小阴暗的地下室内,霍法克在党卫军保安局对他审讯的第二次会议中,说出了克鲁格和隆美尔两位元帅的名字。

文章图片9

尽管党卫军上校对这一情报多有怀疑:“太刻意了,仿佛是一个有意为之的圈套。”

但无论怎么审讯,霍法克依旧坚持幕后指使是这两位元帅,“我这条命留着也没什么用了,我现在对我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感到悔恨,后悔自己当初被蒙骗,憎恨幕后的指使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说假话的。”

直到格杀令颁布后,希特勒仍在思考隆美尔对自己的忠诚,他一遍又一遍地问党卫军帝国领袖希姆莱:“克鲁格参加密谋,我想这是可能的,但是隆美尔,我想不出他背叛我的理由。”

但当希特勒听完了希姆莱回报的霍法克供词后,沉默片刻问道:“用了说明手段吗?”

文章图片10

这依旧是对供词的真假表示质疑。但希姆莱的下一句话却彻底令他失去了念想:“据审讯者报告,这都是他自愿交代的,没有用刑,此人供出所知的一切,无非是想留下一条小命。”

谁料希特勒嗤笑一声:“这种人,绝对不能留。”

另一头的隆美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他仍然躺在巴黎勒瓦西内的医院病床上,他同妻子说,自己这次负伤应该能拿到第6条光荣负伤绶带,并且获得一枚伤员金质奖章。

1944年的8月7日,一切如期而至,但令隆美尔稍稍有些担忧的是,这一次,他没有在元首的眼中看到笑意与赞赏。

第二日,隆美尔回到故乡,他告知妻子露西:“我这次至少得八个星期才能重新回到部队。”

文章图片11

露西显得很是开心,“我巴不得你住个八个月。”

隆美尔则很是严肃:“前线形势那么紧张,让我在家住两个月,这非得急死我不可。”

他亲热地抚摸儿子曼弗雷德的头发,“你不是已经参加高炮部队了吗?怎么这时候在家?”

“我正好休假,妈妈说您回来了,我觉得应该陪陪您……”

一家人其乐融融,夹着欢声笑语走了进去,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也是一家人最后的温馨。

文章图片12

一个平静地令人昏倦的下午,布格道夫登门拜访,他神色严峻,莫名令隆美尔感到不安,原本的问候语也歇了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你被指控为谋害元首的共犯了。”说话间,布格道夫掏出了一封信件,“这是凯特尔元帅给你的。”随后,布格道夫宣读了霍法克等人的书面证词,细细听来,竟是证据确凿。

隆美尔先是沉默,但越听越气愤,若不是元帅的尊严的气度支撑着他,此刻他已经将这个无耻之徒痛骂一百遍了。

时至今日,似乎所有的辩解都已是多余,他的痛苦深藏于冷漠之中。

文章图片13

布格道夫宣布完毕后,似乎是在等着他反应,良久,隆美尔问道:“元首知道这件事吗?”

直到这一刻,隆美尔的喉咙里才发出一声短促的哀鸣。

“看来,事已至此,我只能承担一切后果了。”

布格道夫接着将凯特尔私下交代给他的话重复了一遍:“元首承诺,如果你选择自尽,第三帝国会将你的叛国罪严加保密,德国人民不会知道,同时,保证不会对你的亲属采取任何非常手段。”

“露西……”他心中滑过一丝挣扎。

文章图片14

对面却回答道:“露西将领取陆军元帅的抚恤金,这一切都是对你从前为帝国作出的贡献的肯定。”

对于一个叛徒而言,看似是再好不过的“优待”,但是毫无疑问,如果隆美尔选择申诉或者反抗,他面临的将是身败名裂,妻离子散,以及最为严厉的抨击。

“我,埃尔温·隆美尔经历了无数的枪林弹雨,无数次出生入死,这一切都是为了第三帝国,但我今日却要以叛国罪死去,死在我未曾参与的阴谋之中,为我根本不属于的参谋总部组织而捐躯!”

他悲怆,却无人回应,对面的人,眼中没有悲喜,亦没有怜悯,末了,隆美尔只是说:“元首允许一个'叛徒’自尽,保持我的荣誉,已经是极大的厚爱了。”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布格道夫有不忍,但也不敢流露出一分一毫。

文章图片15

十分钟的道别:服毒自尽,泪离妻儿

隆美尔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冷酷的元帅,他静静问道:“我可以借用你的小车,去往别处,安静地离开吗?此外,我的手还有些不便,不能很好地使用手枪。”

“我们带来了一种特制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奏效。”

“奏效”自然是指即刻死去,看来希特勒对自己这个“叛徒”确实是仁至义尽,甚至为他选择了见血封喉的毒药。

“谢谢您”,隆美尔沉吟道,“请给我十分钟的时间,我得跟家人去道个别。”

文章图片16

布格道夫自然是随行,虽然他看隆美尔的样子不像是打算出逃。

汽车在隆美尔府邸外等候着,隆美尔将拐杖夹在臂下——他的伤还没好全。

他进入屋内,看着保养良好的妻子和刚刚15岁的儿子,心中很是痛苦,他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从惊慌到恐惧再到不舍,露西几乎晕厥过去,年轻的曼弗雷德则远远地瞄了一眼门外的车辆,不死心地问道:“就这么赴死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然而,隆美尔只是看了一眼年幼的儿子,他多么年轻,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小隆美尔。

文章图片17

而正是那一眼,曼弗雷德便知道了,父亲是自愿的。

他送别父亲上车,上车前,隆美尔又把手伸出来与儿子握了握,轻声道:“你去楼上看看你的母亲。”

随后便关上了车门,离去。

文章图片18

1944年10月14日,埃尔温·隆美尔因突发恶疾在车上暴毙。

这是时人收到的消息,无数人为他痛哭,其葬礼规模堪比国葬,却无人看到,那一日,军帽端正的元帅阖目,那辆送灵的黑色轿车,以抢救之名穿梭人群,向着乌尔姆市医院驶去。

文章图片19

参考文献:

邹博主编. 世界通史 第4卷[M]. 2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