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讲 原种与栽培种的制作 栽培食用菌,必须具备优良的菌种,第二讲我们介绍了母种的分离与培养,大家知道了食用菌的种子来源,但是还不够,我们仅仅得到的食用菌的母种,仍不能直接用于栽培生产,由于用于栽培生产的菌种数量很多,例如:我们栽培磨菇菌每3个平方尺要用磨菇菌生产种一瓶,一个乡镇栽培30万平方尺,则要10万瓶菌种,有的一个县要用50万瓶菌种,可见其数量之多!因此,我们必须从母种开始,一级一级进行扩大培养,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从母种扩大培养的菌种,叫做原种,即二级菌种。另外,说明一下:如果母种数量不够,另外采用马玲薯琼脂试管培养基,再次扩大培养的试管 菌 种,(试管--试管)仍叫“母种”也可以说是第二代母种。 我们所培养获得的原种,即二级菌种,它主要用于制作栽培种,当然,如果数量较多或用量很少,也可以用它作为裁培种,那就更好了。(例如:我们所制的凤尾菇“麦粒原种”)。往往从甲地运到乙地途中因运输停留时间太长,凤尾菇生长快。如果是生产种,等菌种运到目的地时,瓶子已经出菇,甚至老化作废,或者产量很低,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将培养的“麦粒试管原种”邮寄给各地,当你接收到菌种之后,可以照技术操作要求,就地生产,每支原种可接生产种20~30瓶,从经济效益上来讲,那是很合算的。 注:我们曾经从很远的新疆等地收到要求购买凤尾菇生产种的来信与汇款,实际上那是很不合算的,光是邮费都比栗树类、果树类、鸭脚木、梧桐树、枫树、栓皮栎、牛奶树等。凡是含有油质的树木,如:松树、樟树等芳香味的树种均不可使用。培养料的含水量以手抓成团、一触 即散 为适宜。此类培养料可用于培养木耳、香菇、银耳等项菌种。 装瓶:培养料经配制搅拌均匀之后,可以立即装瓶,所用于培养菌种的瓶子有几种类:罐头瓶、广口瓶、三角瓶、酒瓶、750毫升菌种瓶等等,任选其中一种均可。 装瓶时,要求上部压平,下部稍为疏松,上部较为紧实,以装满至瓶肩为度,中间用筷条大小的圆木插入打洞,即在培养基中间插一洞穴,直至瓶底,以利通风透气发菌。装瓶之后,要将瓶子倒直立在清水中清洗瓶口内污物、并擦洗净瓶内外面粘附着的木屑。这几个工序做完之后,最后塞上棉花塞即可。规格要求以塞紧瓶口,手抓棉花不掉瓶为准(切勿过松)。 灭菌:我们这里所指的“灭菌”,便是将已经洗瓶,塞上棉花的菌种瓶,整个放入加热加压的消毒锅或蒸笼内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消毒的目的是使瓶内的培养料,包括瓶内空间一切物质全部处于无菌的状态,将所有的杂菌全部杀尽灭绝,最后再接种入我们要培养的食用菌种子。灭菌消毒的工序很重要,是培养食用菌种成功或失败的一个关键,我们切勿轻视。(如图6) 灭菌:常用的灭菌有两种方法,即常压灭菌与高压灭菌。常压灭菌的设备比较简单,可以根据自己生产的数最决定其大小,农户少数试验,可用一般的木蒸笼或旧的汽油桶改装而成,即把旧油桶的上下盖都全部割掉,仅留一个圆桶便可。使用时,将油桶安装在锅头上,锅底层加一层木板架,上头加盖便可,这种办法既简单又实用,每次可装150瓶。 ![]() (有关高压锅的操作方法详细资料,请参阅该机说明书)接种:当你把已经过严密消毒的菌种瓶从消毒器具内搬出来后应立即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接种,接种箱可以自制,不宜太大,单人操作每次容量不超过150瓶,两 人 操作不超过250瓶,接种箱不能漏气,要求严密,紧闭。有条件可在箱内安装上30瓦的紫外线灭菌灯,那对于保持箱内彻底灭菌更理想了。 当菌种瓶温度下降到30°C以下,即用手摸仅有温感,便可以开始进行接种,接种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先用40%甲醛(又名:福尔马林)溶 液倒 入 烧杯内,点燃酒精灯,任其挥发40分钟,所有 的 用具 如:接种针、摄子,备用干棉花、无菌刀等均同时放入箱内进行消毒灭菌。接种箱经过这样严格的消毒后,即可进行接种。 2.接种准备:用75%酒精严格消毒两手(擦洗),并将箱内备用的接种针,摄子等用具一起进行擦洗消毒,如有胶手套,可以带上,以防皮肤腐蚀。 3.接种开始:先将接种针在酒精灯上从头至尾烧红,稍等片刻待接种针自然冷却,打开试管母种棉塞,用接种针迅速伸入试管内在琼脂培养基上挑取一粒黄豆大小的母种块,迅速移入菌种瓶内,迅速塞上棉花,如果发现棉花已湿,要求全部在接种时用备用的干棉花换上。以这样相同的办法,将所有的备接菌种瓶,全部接完为止。(一般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10瓶,每支麦粒原种可接20~30瓶生产种)接种时要求动作迅速、严密、精细。(如图7) 用母种接种的菌种瓶,叫原种。如果是用原种接种的叫做生产种,用原种接入生产种时,可以用摄子将菌种块挖出迅速接入瓶子内便可。(各种接种工具如图8) ![]() 或全瓶。这时,你可以挑选生长洁白正常无杂菌污染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段木或大床栽培)当你能在技术资料的指导下,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你的试验离成功的时刻不会太远了! 这时,你的心情将会感到格外的高兴! 另外,特别指出的是:当你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瓶子内的菌丝变为黄、绿、黑色或其它颜色时,那是已经污染了杂菌,应迅速隔离作废,以免使其扩散, 以上所述的是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关于栽培种的制作方法与原种制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原种由母种接种,生产种由原种进一步扩大培养而制成,其原料配方,消毒、接种方法等项工序基本相同,这里不需另重述。 实验三 1.用木屑、麦麸糠等原料,按讲义要求作一次拌料、装瓶、消毒的实验。 2.用已经培养好的母种,作一次接种原种的实验。 3.待原种菌丝生长发满全瓶之后,再作一次由原种扩大培养生产种的实验。 4.接种培养期间,要经常观察、检查。看看瓶内菌丝生长变化情况,且作好详细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