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夭折的换地,1939年苏联想用5523平方公里换芬兰2761平方公里土地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1-28 发布于河北

1939年10月,苏联提出用5523平方公里的土地,交换芬兰卡累利阿地峡附近的2761平方公里土地,然而此举却遭到了芬兰拒绝。那么苏联为何会提出于己不利的换地方案呢?芬兰又为何会拒绝呢?

  • 苏联提出换地方案的原因

1)将芬兰纳入东方战线

东方战线乃是一条抗阻德国东向挺进的屏障。苏德战争前,斯大林对芬兰的战略构想是,通过缔结互助条约将芬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加强苏联西北部的边境防卫。这样的话,苏联不用等到敌人到达边境,就可以在芬兰领土上迎击敌人。

文章图片1

2)保障列宁格勒的安全

列宁格勒是工业中心,集中了苏联30%以上的国防工业,同时其也是苏俄曾经的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列宁格勒距离苏芬边界只有32公里,很容易遭受芬兰火炮的攻击。所以为了保障列宁格勒的安全,同时也为了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斯大林提出了换地的方案。用斯大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无法移动列宁格勒,所以我们只能移动边界线。'

  • 艰难的谈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从1938年4月到1939年11月,苏联对芬兰展开了三轮外交攻势。

文章图片2

1)第一阶段(1938年4月到10月)

此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苏联要求与芬兰缔结互助条约,以便向芬兰提供必要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但芬兰以缔结互助条约违背其中立政策为由,拒绝了该要求。

2)第二阶段(1939年3月到4月)

此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苏联要求租借芬兰湾中的一些岛屿。1939年3月5月,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召见芬兰驻苏联公使,正式提出租借芬兰湾中的戈格兰岛、大秋捷尔斯岛、拉瓦萨雷岛,以便将这些岛屿设为观察点,监视通往列宁格勒的海上通道。然而3月8日,芬兰仍以此举违背中立政策为由再次拒绝了苏联要求。但为了防止引火烧身和打消斯大林的顾虑,3月24日,芬兰向苏联做出了书面保证,宣称其不会与任何国家缔结同盟互助条约。

3)第三阶段(1939年10月到11月)

在此阶段谈判中,苏联着重解决的是租借军事基地和移动边界等问题,其具体要求如下:

文章图片3

①租借汉科半岛30年,并允许苏联建立海军基地和部署不超过5000人的兵力;

②芬兰需将卡累利阿地峡附近的边界向西、向北推移20~25公里,即将2761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苏联,苏联则用苏芬边境处的两块地区,共5523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交换。

对于苏联的新要求,芬兰除了同意将芬兰湾中的一部分岛屿交给苏联以外,在边界后撤、租借汉科半岛等问题上仍然不予让步。而芬兰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①租借汉科半岛,将使苏联在芬兰领土上获得一个桥头堡;

②卡累利阿地峡的边界向后移动数十公里,将使芬兰苦心经营的曼纳海姆防线失去防御作用,这意味着芬兰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文章图片4

曼纳海姆防线以芬兰陆军元帅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命名,修建于1927~1939年。曼纳海姆防线乃是一条针对苏联大规模集团进攻的防御工事,其东起拉多加湖,西至芬兰湾,全长135公里,纵深95公里,由前沿保障地带、主防御地带和后备防御地带三个部分组成。整个防线遍布碉堡、铁丝网、机枪掩体、反坦克障碍和地雷,其中1938年以后修建的火炮火力点是整个防线的重心所在。火炮火力点的下面设有作战室、弹药库、库房、厕所、厨房、宿舍等,上面则覆盖着2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可以承受203毫米重炮的连续轰击。所以说,边界后撤意味着曼纳海姆防线被撕裂,更意味着苏联打开了入侵芬兰的门户。

  • 谈判的无果而终直接导致苏芬战争的爆发
文章图片5

莫洛托夫1939年5月至1949年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

第三阶段谈判从1939年10月11日一直持续到了11月13日,在此期间苏芬双方一共进行了八次会谈,但均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会谈无果而终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对芬兰代表说道:'我们文职官员对此已经无能无力,现在轮到军方发言了。'这句话看似玩笑,但其却指明了未来苏芬关系的走向。11月30日上午,芬兰的赫尔辛基、维堡突然遭到空袭,与此同时,45万苏联陆军在两千多辆坦克的掩护下越过边境,恃强凌弱的苏芬战争爆发了。

苏芬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爆发到1940年3月13日结束,共105天。战争期间,芬兰虽然取得过全歼苏军第163师和第44师的辉煌战绩,但奈何绝对实力的差距太过悬殊,当苏军全线逼近维堡后,兵员枯竭的芬兰已经无力再战,只得签订下面这些丧权辱国的条款:

1)割地:芬兰需割让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西北岸、萨拉地区、芬兰湾中部分岛屿以及北冰洋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契半岛,总计4.1万平方公里。

文章图片6

2)租地:将汉科半岛及其附近海域租借给苏联,租期30年,租费每年800万马克;

3)修路:芬兰需在其北方修建一条铁路,以便将瑞典铁矿区和苏联连接起来……

苏芬和约的签订给芬兰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大片领土的割让严重破坏了芬兰领土完整,使芬兰成为一个'残缺不全的国家'。

其次,重创芬兰经济。因为卡累利阿地峡曾经是芬兰城镇最密集、工业部门最集中的地方,而这一地区的割让使芬兰一次性损失了12%的工业产值、12%的森林土地资源、17%的铁路、25%的水利资源和13%的国民财富。

最后,和约将芬兰推向法西斯阵营。苏芬战争的结果使芬兰认识到,中立政策不是避免屠戮的护身符,与其他国家建立防御联盟也不失为一种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苏联的入侵,伤害了芬兰民族的自尊心,所以当德军大举进犯苏联时,和德国结盟以便收复失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苏联大概也不会想到,当年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的芬兰会反过来进攻自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