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体内阴阳斗争的普遍规律 ,及对生命的影响:

 风声之家 2023-01-29 发布于江苏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观天察地,发现自然界乃至生命中,始终存在阴阳邪正之间的矛盾斗争。这种矛盾斗争,存在于生命的始终。

体内有什么阴阳斗争?古人把人体的温度,热能,脏腑功能,称为人体的阳气,把从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经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废水和垃圾,称为阴邪。这些废水和垃圾必须排出体外,如果留于体内,就有生命危险,能引起死亡。所以适当的控制饮食,可以减少废水和垃圾的产生,也是健身的方法之一。有钱人喜欢大吃大喝,是伤身折寿的主要原因。体内废水垃圾跟脏腑功能之间的斗争,称为体内阴阳邪正之间的矛盾斗争。

阴阳这对矛盾中,发现有一个普遍规律:阳气易衰,阴邪易长。阴阳二气的斗争,最后结果,阳气常常斗不过阴邪,才导致了生命的终结。有生必有死,生为阳,死为阴,所以阴阳二气,最终还是阴气占了上风。

古代养生家——丹道家,为了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无不重视对阳气的修炼,提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的养生法则。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说明人的年龄进入老年之后,阳气就会日见衰弱,寒气水气(仲景称为“结寒微动”)就会日见增多。比如我30多岁时,冬日满山大雪,早上起来,可以不穿衣服,赤身跑步。一歺可以吃一斤多米的大米饭,还能吃一斤多肥肉,喝几斤老酒。现在还行吗?现在冬天如果少穿两件衣服,就冷得发抖,保证受寒病倒。並且现在的食量,大不如前,只喝点酒,吃点肉而已。精神体力,更是今不如昔。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阳气(人体的功能,热能,能量)易衰,阴气(体内寒气,水气)易长的自然规律,不可违抗。

追求无病,追求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为了达到健康无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就必须好好的保护自己的“阳气”。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阳气?一是每天适当运动,让血脉暢通,以延缓衰老。运动则身体发热,体内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就是补充“阳气”。野生动物,勤于运动,所以阳气旺盛,抗病力特强,不易感染病毒。

二是少吃寒凉食物,尽量少喝水,最好不喝水。容易口渴,是有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只喝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並且只会越喝越渴,会喝出一身大病来。观察一般动物喝水,都是用舌头舔水,沾水而己,喝进的水很少。关于喝水有大害的文章,我已写了几百篇之多,朋友们可以去我的公众号里查看,或者看我的朋友圈也行。

第三个问题,为了健康,为了长寿,一定要了解《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书中的一些知识,才不至于被坏心眼的专家所误导。西医的营养学说没有寒热之分,害人最深。叫人喝水,流毒最广。用阴阳观点的照妖镜一照,谁是谁非的问题,一下子就清清楚楚了。

欢迎好友转发,也是行善积德。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3.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