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康复了,尿蛋白却未恢复?4种方法帮你消除“新冠后尿蛋白”

 秦川半夏 2023-01-29 发布于北京

感染新冠病毒,会使两三成的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或血肌酐升高。其中,多数肾友在感染症状消退后,肾脏指标也会恢复。但仍有一部分肾友,新冠好了,尿蛋白却没好。

这该怎么办呢?

如果尿蛋白是轻中度,没超过3.5g,那么可以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方法,主要包括3种:

1.中医药

肾科使用中医药,主要是应用可以缓解肾脏免疫炎症、改善肾脏细胞缺血的中草药,从而降低尿蛋白。一般可以降低尿蛋白50%左右,帮助尿蛋白达标。

2.普利/沙坦类药物

常规剂量(降压剂量)可以降低尿蛋白15%-20%,肾科降蛋白一般是用到足量,2-4倍剂量(每个患者耐受剂量不同,遵医嘱调整),能降尿蛋白降低一半。

如果你服用的是小剂量,感染时又不敢加剂量,那么感染后尿蛋白仍然降不下来,就该遵医嘱逐步增加剂量了。

3.列净类药物

一般是小剂量用起,没有不良反应再增至标准剂量,标准剂量的尿蛋白降幅约50%.

上述3种治疗方式,每一种的尿蛋白降幅约50%,且疗效可以互相叠加。对于轻中度蛋白尿患者,很可能使降至达标范围(24小时尿蛋白0.5g及以下,或是尿常规弱阳性及以下)。

4.激素/免疫抑制剂

大家不要一看到激素/免疫抑制剂就害怕。都2023年了,免疫疗法的应用方式也不像以往那样“野蛮”了,有经验的医生会帮你减小这类猛药的副作用。

激素/免疫抑制剂常用于两类患者:

一是重度尿蛋白,也就是3.5g以上。比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生性肾病等,这些肾病的尿蛋白经常会达到重度,前3种常规疗法的降幅往往无法使尿蛋白达标。

二是尿蛋白虽然是中度,但应用前3种治疗方法后,仍然无法将尿蛋白降至1g以下。这部分肾病包括IgA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各种慢性肾炎,以及一部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生性肾病等。

其实,新冠导致肾病复发的应对方法,本质上是重新治疗。临床治愈一般需要1-3周,少数较慢的肾病类型需要三四个月。

这个时候,新冠药物(比如paxlovid、阿兹夫定、康复患者血浆等等)都无效,治疗新冠的药物无法治疗新冠的并发症或后遗症。当新冠病毒攻击肾脏,已经造成了肾脏损伤,就要重新走一遍肾脏修复过程。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加微信咨询,一对一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