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胆汤源流演变

 心其和顺其然 2023-01-29 发布于浙江

Image

温胆汤的方书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谓其“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亦记载有温胆汤,但标明方剂源于《集验方》,谓“《集验方》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方。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炙)、甘草一两(炙)”。此方组成、剂量、用法、主治均同于《千金要方》之温胆汤。《集验方》为南北朝名医姚僧恒所撰写,然靖康之后其书遂佚。据此推测,温胆汤方最早的文献记载应当为《集验方》,《千金要方》中的温胆汤可能就是从《集验方》中而来。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亦载有温胆汤,方为:“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橘皮三两去白,甘草各一两、白茯苓一两半。……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煎服。”与《千金要方》所载温胆汤相较,各药每服剂量均有减少,而生姜减少尤多,且增加茯苓、大枣两味。此方主治由“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扩展到“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等症。观其主治已从“胆寒”变为“心胆虚怯”,并明确提出其病变机理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这一改变为后世医家所遵循,以致《三因方》温胆汤竟逐渐成为后人习用之方,而忘却了《集验方》、《千金要方》之温胆汤。

《世医得效方》中有十味温胆汤,其主治与《三因方》相同,然加入了人参、远志、酸枣仁、五味子、熟地黄,增强了益气养阴之功。《医宗金鉴》中所载的温胆汤有两方,一方去生姜,加麦冬、黄连、灯心,主治小儿胃热,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幼科心法要诀·吐证门》);另一方是加黄芩、黄连、麦冬、芦根,治妊娠热阻,恶食喜凉浆,心烦愦闷(《妇科心法要诀·胎前诸证门》)。从两方增加的药味来看,俱加强了清热之力。清代陆子贤的《六因条辨》中,创黄连温胆汤(温胆汤去生姜,加茯苓、黄连),立苦降辛通之法,治疗邪踞肺胃,留恋不解之“伤暑汗出,身不太热,而舌苔黄腻,烦闷欲呕”者,或中暑“泻止而吐不止者”。而《济生方》的涤痰汤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语,还有俞根初的蒿芩清胆汤,都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血府逐瘀汤--(1)

直自金元错到今------升麻功用质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