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安 ![]() 永平府,明清时期的一个府级行政区划;前身是元朝的中书省永平路;地域含今唐、秦两市的大部和辽宁西南的局部地区;府治在今秦皇岛市卢龙县。今唐山和秦皇岛两市辖境有原永平府的主体区域。不过,唐山和秦皇岛是1860年开始的清朝洋务运动的结晶,实属后起之秀;永平府盛时,二者皆名不见经传。 永平府作为京师(今北京)的东大门,属于京城防卫的左翼,明清时被誉为“京东第一府”。 一、疆域 永平府疆域,西起唐山陡河,东至山海关;北据长城,南至渤海。然而,元永平路、明永平府、清永平府的疆域并不完全相同,边界变化主要发生在北边界和东边界。 元永平路北边界在长城,东边界继承了金代从昌黎县析出的抚宁县东边界,位于榆关所在的戴河。明永平府北边界在长城,但东边界延伸到了山海关一带。清永平府,若不计调曾划入遵化州等情况,西边界仍在陡河一线,北边扩大到青龙县城北侧,东边界在山海关的东北部已伸入了今辽宁境内,达到了最大疆域。 ![]() 元朝永平路疆域 ![]() 元永平路东边界示意图 ![]() 明朝永平府疆域 ![]() 清朝永平府疆域 ![]() 光绪版《永平府志》永平府疆域总图 二、城池 永平府,府治在卢龙县,府县治所同城;清朝时下辖一州五县:卢龙、迁安、昌黎、临榆、滦州、乐亭。值得注意的是,今青龙县清朝时地分属临榆、抚宁、迁安三县,直到1933年才独立成县。因此,青龙县之地虽属永平府,但并无青龙县城池。民国二年(1913年)裁永平府,各县属直隶省渤海道。 下列是清光绪版《永平府志》中,永平府及其属县的城池图。 (一)永平府 明清,永平府是京东重要的地区级行政机构,其公共基础设施比所辖各县丰富完备。1913年(民国二年)裁府设永平县,翌年复置卢龙县。 ![]() 永平府城池 ![]() 西北隅学宫(永平府教育机构) (二)卢龙县 卢龙县县治与永平府治同城,位于永平府城东南隅。卢龙县的历史可上述到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 ![]() 卢龙县城池 (三)迁安县 迁安县,天赞二年(923年)辽自定州安喜徙俘户于此,始称安喜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喜县为迁安县。 ![]() 迁安县城池 (四)昌黎县 昌黎县,西汉絫县,王莽时选武县,东汉省入临渝县,辽(天赞二年公元923年)设营州(广宁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广宁称昌黎县。同年(1189年),金还新设了乐亭县和抚宁县。 ![]() 昌黎县城池 (五)抚宁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分昌黎设抚宁县,东边界在戴河榆关一带,东邻瑞州海阳县。 元时,榆关以西属中书省永平路,由抚宁与昌黎交替管辖。东邻辽阳行省大宁路瑞州总管府,在海阳设大宁海阳千户所。 明时,抚宁县属中书省永平府,县治在今城关,并在县治西设抚宁卫。 清朝,抚宁县隶属直隶省永平府,开始管辖范围仍同于明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抚宁卫并入山海卫(推抚宁县裁撤);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于山海关设临榆县,抚宁东界定在榆关东约9公里的深河一带。 ![]() 抚宁县城池 (六)临榆县 临榆县治所在今山海关,前身是山海卫。明山海卫推为元朝海阳设大宁海阳千户所范围,辖地自今抚宁榆关至今山海关。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抚宁卫并入山海卫。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于山海关始设临榆县,割深河以东属之。今青龙县东部亦为临榆县属地。1954年8月,临榆县撤消,小部分划归秦皇岛市,大部分归抚宁县。直至1948年解放,秦皇岛是临榆县的一个镇。 ![]() 临榆县城池图 (七)滦州 滦州和今昌黎的前身营州(广宁县)是辽代于公元923年一同建立的,当时皆属于永平府的前身平州。明清,滦州属永平府管辖,到洪武二年(1369年)州治义丰县省入滦州。此时,滦州另辖乐亭一县。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府州,州改称县,滦州始称滦县,不再领乐亭。 ![]() 滦州城池图 (八)乐亭县 乐亭县原为滦州属县马城的乐安镇,有名胜乐安亭。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马城置乐亭县,因乐安亭而名之。清沿用明制,乐亭县仍属永平府滦州管辖。1912年民国建立,废府州设道,滦州改滦县,乐亭县不再属之。(马城县为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分卢龙县置; 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省马城入滦州。) ![]() 乐亭县城池图 从各城池图中可见,明清县衙一般都与捕厅相邻,即政府机关与公安系统相伴,捕厅有监狱便于问案。 永平府于民国二年(1913年)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是个地区级行政区。取而代之的地区级城市是新兴的唐山市和秦皇岛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