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困惑”的困惑——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困惑 摘要: 在社会学里,一个能够激发讨论的典型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呈现为一个“困惑”(puzzle)。与物理科学不同,社会学家从他们的经验数据中倒推,从而构建出理论上的困惑。社会学家冒着“为困惑而困惑”的风险,将手头的经验材料具体化为非必要或没用的范畴和概念。本文就此检视了质性社会学家提出研究困惑的习惯,并提出了基于“深描”的替代方案。作者简介: Ashley Mears, 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文献来源: 作者:Ashley Mears 米艾诗是美国作家、社会学家和时装模特。她目前是波士顿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米艾诗是Pricing Beauty: The Making of a Fashion Model和 Very Important People: Status and Beauty in the Global Party Circuit一书的作者,并经常被媒体引用为时尚文化和经济学的学术专家。 1.真相并不是人们所料想的,也不是一读就会发现的。 2.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有限。 3.这里有一个谜题或困惑有待回答。 4.与已发表的观点冲突。 5.透过研究这个微观现象,我们可以获知更宏观的现象。 6.这个看似次要或毫无意义的事物实际上很重要、也有趣。 7.这一事物存在不协调、矛盾或紧张,这有待解释。 8.标准的主流观点并不完美,需要加上限定条件。 编译 | 陈艳明 审核 | 王雨晨 终审 | 张征宇 ©Political理论志 有一位业内人士专门从社会学角度写了一本书:《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Pricing Beauty: The Making of a Fashion Model),来揭秘真实的模特业是什么样。 这本书的作者,是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阿什莉·米尔斯(Ashley Mears),她被誉为世界上最美女教授,因为除了教授以外,她还有一重身份:时尚模特。 有着波兰、捷克、韩国、美国四国混血血统的阿什莉,16岁进入模特行业,摸爬滚打到23岁,走过世界四大时装周,给各种大牌拍过广告。同时,她也是社会学学者,博士,现在的身份是一名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这本书的起源说起来,也是有趣。阿什莉在23岁刚结束自己模特生涯,正要去纽约大学念研究生,却没想到在星巴克买咖啡时被星探再次发掘。为了搞研究,她决定重返T台,深入时尚业积累第一手资料,为自己的社会学博士论文做准备。 同时兼具的模特和学者身份的阿什莉,在观察时尚圈的各种残酷现象时候,有着比许多人更敏锐的触觉,和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也成了我们窥视时尚行业隐秘的最佳途径。 16岁就入行的阿什莉,比谁都知道,时尚圈对年龄的苛刻态度。模特是一碗青春饭,在这个行业里,“新鲜”是超越一切的基础。阿什莉的经纪人有一次帮她预演的时候,说“哦对了,你18岁。所以你出生的年份应该是198…5年?对,1985年。” 在美国全境,模特的中等收入在在2009年是27330美元,约为18万人民币左右,和美国人均收入差不了多少。在阿什莉采访过的人里,有牛逼的商业女模一年净赚40万美元,也有极惨的入行以后辛苦工作,最后入不敷出,还倒欠模特公司1000美元。 “不可预知的、很少的薪水,没有福利……”,底层模特们更像是小时工,收入浮动很大,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年收入和积蓄到底有多少。 阿什莉算了笔帐:在纽约做模特的一年后,她总共赚了18660美元,减去佣金3732美元,个人花销3608美元,她一年拿到手的是11318美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这也就是她每年研究生津贴的一半。这个职业真的没有大众想象中那么好来钱…… 阿什莉谈到自己的一次面试经历,那时她被公司安排去见大摄影师迈克尔·史蒂文斯,他曾为Vogue拍摄过无数大片,他照片中的身穿Gucci和Chanel的超模们是阿什莉从小的偶像。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在进入大摄影师的镜头之前,阿什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场试镜,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她在赶去面试之前,匆忙借来的鞋子扭断了跟,她不得不跟个兔子样狼狈地蹦到现场,和优雅完美这样的词半点都沾不上边。 像这样慌乱而且不堪的面试,作为模特们要经历无数次。 两年半以后,阿什莉收到了模特经纪公司的邮件“嘿,小可人儿!”,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把她从业务板上撤下,毕竟作为一个普通模特来说,她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 自此,阿什莉的模特生涯告一段落,她正式回归了自己的学者生涯。很快,她写出了这本《美丽的标价》,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行业背后真实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