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多年的艾灸经验之谈,每一条都价值千金,艾灸新手一定要看

 慈藏_正念 2023-01-30 发布于江西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1926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历任山西襄汾县中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1953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2009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1、灸火是阳气,是正能量。阳虚者,可借灸火以扶阳;阴寒者,可借灸火以祛寒。即如阴虚,亦可施灸。人身阴阳互根,灸能鼓舞阳气,阳旺则能生阴,使阴阳归于平衡。所以说,灸法几乎无症不可施。关键在于艾灸剂量。比如,阴寒凝滞者可用麦粒灸,重灸数百壮不为多。而若阴虚火旺者,只灸一两壮,中病即止。

图片

2、大病久病初愈时,虽然病症消失,但脏腑尚且脆弱,气血有所不足,此时可用针灸调理。一般情况下可取大椎、陶道二穴,能扶督脉阳气,增强全身抵抗力;足三里能开胃进食,兼可补益中焦,增强气血生化之源。以上三穴可针可灸,都有效果。尚需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风寒,起居有常,节制性欲,则正气渐可恢复。


3、养脾胃,除好好吃饭(温饮温食,多吃土里长的食物,勿暴饮暴食,以本季和本地生长的食物为主等),好好睡觉(晚上11点入睡,可以养气血,使脾胃不耗)之外,还需要和畅情志,特别是忌肝气郁结,以免木郁而克土,影响脾胃功能;再者,火为土之母,养脾胃,当温阳补火。艾灸最有良效,可灸足三里、中脘。


4、一男孩12岁,脱发九个月。头发斑驳稀疏,头皮大片清亮,不见发根。舌尖略红。自述在学校里苦于被同学欺负,烦躁。此木郁化火,灼伤发根,当清泻木火,养心祛烦。四关升降左右、疏泄气机;足三里培土降火;百会、神庭、印堂定志安神,通利局部。灸后即述全身如水库大坝被冲开,豁然通畅,数诊后发渐长。


5、一男病人,右腕疼痛,上及小臂尺侧,转腕则痛作。其痛正当手太阳小肠经。按左右交叉对应规律,灸左足太阳膀胱经申脉,并灸左侧手太阳经对应之腕骨、阳谷,再动手腕,其痛若失,但小臂仍痛。按对应部位灸左跗阳,其痛立去。临床治伤筋劳损等疼痛,用此法都可速效。唯需配合活动局部关节以引气至病所。

图片

6、不孕,除了服汤药与针灸外,病人还要配合做哪些自我治疗呢?我常嘱病人回家艾灸阴廉穴。此穴在大腿根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重按有明显的动脉搏动处。用艾条悬灸此穴二十分钟,甚能温暖胞宫。不少病人反馈,较之灸涌泉穴,灸此穴更能让下腹温暖舒服。推之,灸阴廉亦能治男子不育,凡精子异常多可灸之。


7、小儿健康无病,正气健旺,千万不要滥灸足三里,因灸能扶阳,会干扰机体的阴阳平衡,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但若小儿体弱多病,面色萎黄,易感冒,手足冰冷,纳差,能不能灸足三里呢?当然可以。灸足三里可以健运脾阳,升提中气,最有助于虚寒改善体质。俗话说:“有病则病当之,无病则人当之”,即是此理。

826岁小伙患二型糖尿病七年,已服西药,但血糖仍不稳定,晨起则偏高。脉弦滑略数。针肚脐上下左右各一寸四穴,更针阴陵泉、足三里、肾关、三阴交、太白、太冲诸穴,并灸太白。四诊后血糖下降,且已稳定,其脉亦趋于正常。我发现,若西药降糖效果不好,不必急于加重药量或换药,配合针灸往往可收良效。


9灸法最能扶阳固本、祛邪复正。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地中海贫血等病多属虚劳,即需用灸,且非重灸不能健其脾肾、补其气血、祛其病邪。对于此类病症建议用瘢痕灸,以五脏俞、足三里、关元诸穴为主。此法可调补元气,对于因五脏匮乏、元气不足而导致的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等皆有莫大助益。


10灸能养生,古人重视保健灸法,并根据不同年龄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年过十七八岁,要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到了二十四五岁,要灸三阴交,妇女灸此穴可调月经;三十岁至四十岁左右可灸足三里,此穴能防衰老,预防各种疾病;老年人灸曲池与足三里,能降血压,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实,并可降逆气,保长寿。
11、艾灸后很困,想睡觉,这是排邪反应,可以继续灸,必有良效。因为灸能扶阳通阳,阳气宣通,会出现暂时的困倦欲睡,这是阳气要集中力量攻逐病邪,需要身体配合,最好的配合莫过于睡觉。可以顺其自然,好好睡上一觉,醒来必会神清气爽。若灸后咽干咽痛,即属动火伤阴,可停灸。或用白茅根30克煎水服立解。

12、冬天容易受寒感冒,若不想看医生,可自灸大椎穴,甚能鼓舞阳气,扶正祛邪。亦可取淡豆豉50克,大葱白3根,加水600毫升,大火煮至100毫升,顿服,即可迅速汗出而病愈。若不出汗,加葛根10克,升麻10克,再服一付即可。此方可用于四季感寒而鼻塞、发热,不管舌苔是白是黄,是润是燥,均可。尤宜于小儿。


13有人想治病,但不喜服药,亦怕针,还怕灸火,怎么办?古人提供了一个代灸膏,甚是方便。其方:附子、马钱子、蛇床子、木香、肉桂、吴茱萸各等分,为细末,用面一匙,上药末一匙,生姜汁和,煨成膏,摊纸上,圆三寸许,贴关元、气海穴,自晚至晓,其火力可代灸百壮。此法以膏代灸火,可治周身阳虚诸症。

图片


14关于艾灸的几个问题:一则,来月经了可以灸吗?可以。若胞宫虚寒,可直接灸关元或中极,最能温暖胞宫;若胞宫有热,月经量大,则不建议灸下腹部,可灸足三里或三阴交;若有痛经,因寒而作,则要灸下腹或骶部,越痛越灸,阳气健旺了,阴寒自散;若月经血块多,多因血瘀,可灸神阙和三阴交,能温阳化瘀。


15关于艾灸的几个问题:二则,湿热一灸就舌苔黄厚,怎么办?可以先停灸。湿热内滞,会阻碍阳气,导致阳气气化不利。此时当不必用灸,可先化湿,湿化气亦化。化湿,汤药显效,可用三仁汤,此方宣上、畅中、渗下,使一身湿热无所遁形。然后再用灸,则气化湿亦化。亦当忌食生冷及油腻、粘滑食物,以免增湿。


16健康人能不能用灸?当然能。宋代王执中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矣。”窦材亦曰:“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常灸可预防疾病,并延年益寿。


17多数皮肤病都属脏腑失调、气血失和而火气外浮,郁于皮下。郁而不发,灼伤血络肌肤,表现为痒疮疹毒等。艾灸能温阳,也能散火。温阳则中阳充足;散火则火邪外散,因此灸法能治皮肤病。由此推之,诸疮疹毒痒皆可局部施灸,或直接灸,或隔蒜灸。我曾用灸法治疗数例湿疹、牛皮癣以及各种恶疮,多有显效。


18不少阴浊瘀血凝滞所形成的疾病(如各种肿瘤、囊肿、增生、脂肪瘤、血管瘤等等)都需要通阳排浊。如何通阳呢?或用麻黄、细辛、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温热性的中药,或用针灸,特别灸法,能养阳、壮阳、扶阳、通阳,最善化阴浊。再者,平时生活中需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可使阳气不损,有利于康复。

图片

19一男病人患胃癌,已经化疗六次,体重下降明显,平躺时见心下明显凹陷。舌边红,脉弦紧。中气受损、邪气炽盛。针脐上下左右各1寸四穴(调养中气);足三里、阳陵泉、四关(升降上下、平衡左右);并灸太白(健运脾气)。24天连续治疗8次,体重上升四公斤,且饮食、精神、体力皆大有好转,病人非常高兴。


20、有人问,增生的局部能否艾灸?若机体阳不化气则阴浊凝聚而成形,因此说,凡是有形的病理产物,多源自阳不气化。艾灸有温阳通阳之力,自然可以促进阳的气化功能,所以说,凡有阴浊凝滞而成形的都可以施灸。比如:各种肿块、增生、结节、囊肿、脂肪瘤、肌瘤等等,都可用艾条温灸局部以促进阳气宣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