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儒家进阶之路——王莽揭秘(三)

 新用户15472188 2023-01-30 发布于广东

前篇:

西汉外戚崛起逻辑——王莽揭秘(一)

汉初诸子百家学派思想之变迁——王莽揭秘(二)

六、儒学内部派别与今古之争

  • 诸子百家内部派别

上文我们说到诸子百家,其内部本身也有派别。

如道家分老庄(自然为本,天性为尊)黄老(身国同治,两相自然)杨朱(全生避害、为我贵己),其中黄老派更成为汉初的官方指导思想。

法家本身有法治(卫鞅,惟法是从)术治(申不害,整顿吏治)势治(慎到,君权至上)汉初诸子百家学派思想之变迁——王莽揭秘(二)中百家争鸣影视片段里有介绍。

至于儒家和墨家,韩非子曾在书中详细介绍,如下:

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
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韩非子·显学》

墨家三派,分别为相里氏为秦墨(科技研究,经世致用),相扶氏为齐墨(学术辩论,游历传播),邓陵氏为楚墨(侠客身份,行侠仗义)

文章图片1

儒家在孔子去世之后,分成八个派别。其中孟氏(孟子)孙氏(荀子,又名孙卿)派别影响较大。史料记载如下:

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于威、宣之际,孟子、孙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汉书·儒林传》

意思是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儒家遇到严重的竞争危机,但齐鲁之间的学者仍然有传承。在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孟子与荀子相继而起,上承圣人之学,进行发展创新,成就显著。

荀子和孟子的思想区别不是本文讨论对象,后世熟知两人的一个区别就是“性善”和“性恶”说,子思、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提出“人性本恶”。

  • 汉初儒家两大派别

儒学在传承过程中,其内部也在分化,到了汉初,儒学已有齐学和鲁学之分。

鲁国是儒学的发祥地(孔子是鲁国人,《春秋》就是鲁国的史书),儒学在鲁地的传播从文化传播方式上讲是“区内传播”,因此“鲁学”贴近儒学传统;而“齐学”是儒学传人齐地后产生的一种地域变体,属于文化传播方式上的“跨区传播”。

齐学崇尚权变,鲁学则相对传统。鲁学的主体思想是儒学,也兼有墨家。齐学以儒学为主,兼有道法家、兵家、阴阳五行学说等思想,而以稷下学为代表。上一篇我们提到给刘邦制定礼仪的叔孙通就是齐学代表人物,而战国时期的孟子则是鲁学代表人物。

齐儒学的代表作《公羊传》、《齐诗》、《齐论》都是在西汉初年完成的。它们的完成标志着“齐学”的形成。鲁儒学以《谷梁传》、《鲁诗》、《鲁论》为经典作品,这三部作品也都是在西汉初年完成的。

文章图片2

(我们读书时学习过《左传》,为史官左丘明所写,又名《春秋左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一样,都是解释《春秋》的传记,三者之区分有言曰“其事莫备于《左氏》,例莫明于《公羊》,义莫精于《谷梁》”。)

有了以上的儒家背景介绍后,我们可以研究儒家进阶的具体路径了。

(儒家内部还有今古之争,我们后续再介绍。)

七、儒家进阶之路

  • 西汉的政权合法性质疑

汉景帝时,有大臣提出疑问: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这一类历史事件是什么性质?

儒学经师辕固生认为是正义革命;尊崇黄老法家之术的黄生认为是犯上作乱。两人争执不下,辕固生釜底抽薪,如果这类是犯上作乱,那么高帝斩白蛇起义,诛秦称帝又该怎么评判呢?黄生顿时哑口无言。

景帝敏锐地感觉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禁止以后讨论该类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在哪里呢?就是戳破了西汉政权合法性的窗户纸。

西汉推翻了秦朝,却几乎照搬使用秦制,秦以法家治天下,虽然汉初高层主观上易之以“黄老之术”,但执行起来还是法家。对天下人来说,改朝换代只是换了一层外皮,怎么能具备深层次的合法性呢?

喜欢黄老之术的窦太后,闻言召见辕固生,询问对于黄老之学的看法,辕固生说“此家人言耳”,意为是给仆人家奴看的,非经世治国之学。窦太后大怒,让他与野猪搏斗,结果辕固生赢了,窦太后无奈作罢。

但窦太后对儒家的防范一直未减。

  • 汉武帝第一次问政儒家

汉武帝即位之初,策免了先帝旧臣,令魏其侯窦婴出任丞相,武安侯田蚡出任太尉,由鲁学大师申培公的弟子赵绾出任御史大夫。

文章图片3

西汉外戚崛起逻辑——王莽揭秘(一)中我们介绍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其中窦婴和田蚡还是外戚身份。这三位外朝实权人物由于出身缘故均支持儒学。另外,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也由申培公的另一名弟子王臧担任。

新皇帝的第一道改革政令,把举贤良设定为儒生入仕的专属渠道。理由是“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不久,各郡国新举的贤良陆续抵达长安,皇帝亲自对策。

此时在贤良里有一位后面很重要的人物——公孙弘,公孙弘的老师是著名的《春秋》学名儒齐人胡毋生,胡毋生汉景帝时期曾担任博士,他有一位同事在历史书上更有名,就是董仲舒

文章图片4

董仲舒和公孙弘是影响西汉儒学的关键人物,我们先初步认识一下他们。董仲舒在儒学辈分比公孙弘高,但公孙弘却比董仲舒大了约二十岁(公孙弘四十岁才开始习儒学,举贤良时,他已经六十岁了)。上面我们说过儒家的内部派别,两人均属于齐学派。

不过董仲舒和公孙弘现在还看不到什么前途,因为现在受宠的是鲁学派。上面我们提到的申培公、赵绾、王臧等属于鲁学。鲁学和齐学彼此的师法传承并不相同,齐学推阴阳说灾异,究天人感应,其学说比鲁学要激进和夸张,而鲁学以严谨敦厚著称。

汉武帝将已至耄耋之年的申培公请到长安,询问“治乱”之事。

申培公久离长安,昧于时局,没有理解这位少年皇帝的意图,出于谨慎,他答道:

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简言之就是“少说多做”。这自然不能让汉武帝满意。

虽然申培公的奏对没有让汉武帝满意,但整体上来看,在窦婴、田蚡、赵绾、王臧的运作下,儒学的势头还算突飞猛进,朝廷甚至筹划修建明堂,制定巡狩、封禅、服色制度。

但是第二年十月岁首,已经是太皇太后的窦太后来到未央宫,向刘彻举证赵绾、王臧有贪赃枉法之事。(汉室的太后轻易不到未央宫,到就是干预大事,甚至临朝称制。)

刘彻还年轻,迫于无奈只得诏令查办。同日,丞相魏其侯窦婴、太尉武安侯田蚡皆被免职,明堂停止修建,申培公罢免驱逐。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大理议罪,双双自杀。

汉武帝第一次改革只持续了四个月就失败了。为何汉武帝不救昔日宠臣赵绾和王臧呢?揣测刘彻内心,可能与申培公师生令他失望有关,这批鲁学的儒生虽然自诩得到孔子真传,但并不符合他的理想。

儒家在汉武帝时期的第一次重要亮相,由于鲁学没有令汉武帝满意而失败了。鲁学没有成功,那么齐学呢?

  • 汉武帝第二次问政儒家

赵绾等人虽然倒台,但他们提出的“举贤良”制度仍然存在,几年后,汉武帝还增设了“五经博士”(六经中《乐经》已经失传)这个职位,说明皇帝并没有忘记儒学。

博士品秩不高,也没有什么权力,但作为皇家顾问团,经常被皇帝召见询问国家大事。董仲舒当上五经博士的第二年,二月辽东郡高皇帝的宗庙起火,四月高皇帝长陵陵园的寝殿又起火。汉武帝十分惊惧,诏令董仲舒奏对。

文章图片5

本来董仲舒的草稿中写“阳失节,火灾出”,这个“阳”指的就是汉武帝。不过最后董仲舒还是怂了,他考虑再三,不敢写皇帝失节,而是把笔墨花在解释为什么火灾会发生在高皇帝庙这个地点上,以及怎么消除灾异。

所以当汉武帝展开董仲舒呈上的简册时,看到的是:

“视亲戚贵属在诸侯远正最甚者,忍而诛之;……视近臣在国中处旁仄及贵而不正者,忍而诛之。”

意思就是外有不法的诸侯王,内有不安分的近臣,必须将其诛杀。汉武帝忽然发现儒学竟然还有如此肃杀的一面,与当年申培公那句“少说话,多做事”好像不是一回事。

没过多久,窦太后崩殂。汉武帝罢免原来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外戚武安侯田蚡拜相。同年汉武帝下诏举行贤良对策,仍旧问询“治乱”之事。

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
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
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缪而失其统与?
...
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
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汉书·董仲舒传》

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汉书·武帝纪》

董仲舒所作的对策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人三策》,其主要政见有:

  1.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 推明孔子,抑黜百家;
  3. 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
  4. 建立太学,拔擢人才。

第一点,“君权神授”解决了统治合法性的问题,衍伸出来的问题是“天人感应”,君主做的好,上天会有吉兆;君主做的不好,上天会示警,从而在君主专制的同时制约皇权;

第二点,天意的解释权归儒家所有,儒家有一套秩序体系,如“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可以维持统治稳定,其他思想可以传播,但不能入仕;

第三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思想上的统一,最终为了政治上统一;

第四点,官方培养儒学人才,为统治服务,同时散布儒家道德礼仪,教化万民。

其中有一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便是“罢黜百家”的最初由来。

(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并没有亲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罢黜百家”是东汉班固总结的,“独尊儒术”也是后人总结的。汉武帝刘彻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独尊儒术,而是各种思想流派均拔擢人才,不拘一格。)

《天人三策》在后世看来很精彩,但并没有在奏对中拿到第一名。

拿第一的是谁呢?就是上文我们提到的,四十岁才开始习儒术,第一次举贤良后出使匈奴,回来被汉武帝赶回老家,现在已经快到古稀之年的公孙弘

文章图片6

公孙弘的对策比董仲舒要更务实,他首先提出“治民八本”:

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即赋敛省;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
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
凡此八者,治民之本也。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然后拐到了刑名之术,落脚在“赏罚分明”上,也就是法家推崇的“”: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和不远礼,则民亲而不暴。故法之所罚,义之所去也;和之所赏,礼之所取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又提出“治本四要”,也就是“仁、义、礼、术”,落脚在法家推崇的“”上:

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
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於上,谓之术:
凡此四者,治之本,道之用也,皆当设施,不可废也。
得其要,则天下安乐,法设而不用;不得其术,则主蔽於上,官乱於下。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再加上君权天然具有的“”,用儒家的道理来论证出“法、术、势”的必要性和互相联系,相当于在法家外面套一层儒家的外壳,这不就是汉家统治者最喜欢的“外儒内法”吗?

汉武帝龙颜大悦,拔擢公孙弘为太常博士,留在身边,没过多久升迁为左内史,而董仲舒则被发配到江都,给江都国当国相了。

  • 三个男人一台戏

汉武帝在举贤良发掘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同时,也由外戚卫青的推荐,得到主父偃等人才,主父偃打动汉武帝的是其纵横家思想。

文章图片7

董仲舒、公孙弘、主父偃三个人,影响汉武帝的方式不同:

  1.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推说阴阳灾异,以儒学平决政事;
  2. 主父偃则是纵横家术,用“推恩令”奠定地位;
  3. 公孙弘位于他们两人中间,以儒学修饰刑名之术。

董仲舒本来远在江都,不过没过多久,江都王上书请求兵权,要北上打匈奴。汉武帝当然不会将军权交到诸侯王手上,于是没有答应,顺便把江都国相董仲舒召回长安,降职为中大夫。

回到长安的董仲舒,发现公孙弘有点像汉初的叔孙通,以儒学媚上,缺乏刚毅之气。即使与同僚商量好的对策,如果发现汉武帝不悦就会改口,以至于当时的名臣汲黯向皇帝说公孙弘“不忠”。

公孙弘不亏是齐学代表,擅长机变,说出名言“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精明无比的汉武帝对此非常满意,以后旁人越是诋毁公孙弘,他反倒越是欣赏。

由于天人感应的关系,董仲舒回到长安后,经常被汉武帝召见询问天象异兆,主父偃便把董仲舒当成潜在的对手,另外的原因是,主父偃担心同样出自儒家齐学的董仲舒和公孙弘结成同盟。

主父偃寻找到一个机会,找到当年董仲舒写的“阳失节,火灾出”简册,向汉武帝告状。武帝不悦,几天后将董仲舒下狱,后来不知为何,董仲舒又被释放,可能背后有公孙弘的努力。

公孙弘发现主父偃是个威胁,眼前正好出现一个机会。

主父偃前往齐国任国相,他手中握有大量齐王淫秽失节的证据,他想在齐国掀起大案,这很可能是汉武帝的授意。但是,当他得知公孙弘被封为御史大夫时,主父偃感受到压力,不得已与齐王摊牌。

没想到齐王竟然自杀了,这意味着案件没有审判就结束,很多事情说不清楚。主父偃准备会长安向汉武帝解释,但是流言蜚语更快,他刚进函谷关就被捉拿。刘彻觉得主父偃有才干,想留他一条命,不过此时,公孙弘发话了:

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意思是说,齐王自杀,没有后代,齐国被撤销成为汉朝的郡。皇上富有四海,如果为了得到齐国的土地,不惜派主父偃逼迫亲人自杀,显得皇帝冷酷无情。为了避免天下人在背后骂皇帝,只有杀了主父偃,才能告诉天下人,皇帝本意并非如此。

刘彻认为公孙弘说的有道理,下诏“主父偃族诛”。他甚至不满足于只杀掉主父偃,帝王心术可见一斑。

  • 公孙弘拜相改制

主父偃死后没多久,公孙弘拜相,打破“拜相者必封侯”的惯例,公孙弘作为一介儒生成为大汉丞相,这还是首次。

文章图片8


公孙弘接下来做了两件事,显示齐学“权变”的传统:

  1. 组织一次儒家内部齐学和鲁学的辩论,齐学代表为董仲舒,鲁学代表为瑕丘江公(瑕丘人,姓江,名不详),力推董仲舒的齐学更胜一筹,使得齐学在汉廷的地位更加巩固;
  2. 公孙弘又举荐董仲舒担任胶西王的国相,使其远离政治中心长安,更远离皇帝,使得自己可以专宠御前。

胶西王为汉武帝刘彻之兄,这些年给他当相国的人总是被他用各种理由整治,甚至莫名其妙死亡,公孙弘这一手,先利用董仲舒为齐学正名,然后又为董仲舒布下“杀局”,站在公孙弘的立场,手段可谓神妙。

董仲舒自然明白,到胶西之后给公孙弘写了一封信,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愿君侯大开萧相国求贤之路,广选举之门

...

仲舒愚陋,经术浅薄,所识褊陋,不能赞扬万分,君侯所弃捐

...

仲舒叩头死罪,谨奉《春秋》署置术,再拜君侯足下

《诣丞相公孙弘记室书》

文中承认错误,并隐约指出自己也是儒门中人。公孙弘看到之后很高兴,一代儒宗董仲舒既然认输了,就采纳他的建议,打开求贤之门,让儒家弟子垄断仕途,这也是公孙弘的想法。

于是公孙弘推动汉武帝刘彻下诏:

  1. 以儒家原则建立中央太学;
  2. 为博士配置弟子五十人,由太常选拔,相当于“公费研究生”,毕业后经过考核进官府任职;
  3. 发掘现任地方官中的儒学人才,予以提拔。

这几乎重建了汉朝的官员选拔体系,保证儒生源源不断补充到中央和地方的中低级官吏行列。随着他们日后升迁,汉代朝野中,儒家话语权会越来越大。

这是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理想,却在公孙弘手中初步实现。

公孙弘穷尽后半生,就是给儒生铺就了一条仕途,从而与外戚、功勋在官场上分庭抗礼。这样一项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必须由公孙弘这个既懂儒学还能取得皇帝信任,同时对待政敌心狠手辣的人才能完成。

董仲舒一生参与的政治,只是为帝国的法律事务做顾问。不过他身为一代儒宗,那些天人感应、灾异论解,都深深融入公羊学说(齐学)里,为汉朝后来的儒生们打下坚实基础。

注:

本文前半部分介绍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的内部派别。汉武帝时初始鲁学为显学,但是并不受汉武帝喜欢,加上窦太后坚信黄老之术,所以儒家在汉武帝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窦太后去世之后,董仲舒和公孙弘把握住机会。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但他在政治上的稚嫩导致没法亲手完成。

公孙弘虽然如汉初叔孙通一般媚上,私德有亏,甚至通过狠辣政治斗争,除掉政敌主父偃,种种作为颇有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为西汉的儒者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儒家逐步进阶为显学。

后世的王莽,刘歆等人,便是在这样儒学日渐昌盛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