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的理想国——王莽揭秘(九)

 新用户15472188 2023-01-30 发布于广东


二十二、王莽改制

  • 土地制度——王田私属令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问题日趋严重。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曾批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汉成帝时,成汤说“关东富人益多,多规良田,役使贫民”,那么到了王莽时期,自然更为恶化。

土地兼并还带来一种现象,就是奴婢大量增加。大地主兼并土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依附这些地主,为奴为婢,帮其耕种,深受剥削。一般农民需要将一半收成上交地主,剩下的还要给国家交赋税。汉朝末期,有的地主奴婢高达万人。

文章图片1

当时奴婢地位底下,主人杀害奴婢之事时有发生。儒家一直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董仲舒曾建议禁止主人杀害奴婢,王莽之子王获在王莽被贬新都国时失手杀死奴婢,被王莽责备,最后自杀——王莽因此而赢得好名声。

其实,在汉哀帝时期,大司马师丹(王莽被剥夺大司马后的继任者)曾经上书,中间有一项建议:

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
孝文皇帝承亡周乱秦兵革之后,天下空虚,故务劝农桑,帅以节俭。民始充实,未有并兼之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俞困。

《汉书·食货志上》

大意就是现在国家承平已久,但兼并越来越严重,应该实行儒家理想中的“井田制”,来进行改革。但是汉哀帝自身就不遵守,加上地方抵制力量较强,汉哀帝当时的执政力量不足以推行,因此这项措施也就没怎么执行。

王莽上台之后,在刘歆等人的帮助下,颁布了新朝的“王田令”,顺带配套颁布“私属令”,大致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天下的土地叫作“王田”,奴婢改名为“私属”,都禁止买卖;
  2. 男丁不满八口,但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要把多出来的土地分给家族的亲戚和邻居;
  3. 以前没有田地的农民,可以分给土地;
  4. 如果胆敢非议法令,迷惑众人导致无法施行的,要流放到边境。

王莽的法令内容当然不止于此,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史书记载多有散佚。史书记载如下:

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十税五也。富者骄而为邪,贫者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满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

《汉书·食货志上》

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王莽实行“王田令”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拥有土地有上限,且大家拥有土地差别不能太大

“王田私属令”的下达,得到热烈的反应。儒生儒臣们支持,因为这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哪怕是拥有许多土地和奴婢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选择王莽为皇帝,已经包含这样的期许和自我牺牲;至于“编户齐民”的老百姓,他们更高兴,至少从法令本身来看,他们将会收获土地和部分自由。

  • 经济制度

在儒家看来,农业是“本”,商业是“末”,所以“重农抑商”成为几千年来的国策。在汉朝,铺张之风盛行,皇帝的宫殿叫“未央宫”,何谓“未央”?无休止也。“长乐未央”某种程度就是汉朝奢靡之风的写照。

文章图片2

商业是很容易积累财富的,所以要治理贫富分化,就得重农抑商,就要削弱社会上特别容易发财的行业,“损有余而补不足”。于是刘歆等人上疏,建议参照《周易》进行理财,史料记载: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国师公刘歆言周有泉府之官,收不雠,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莽乃下诏曰:“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

《汉书·食货志下》

从中可以看到王莽的初心是“齐众庶、抑并兼”,具体是什么策略呢?史料有所记载:

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臧;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卬以给澹;铁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卬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要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斡之。每一斡为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

《汉书·食货志下》

这里比较难,需要花费篇幅解释一下。对老百姓来说,有六种物资,是老百姓无法自己制作(或控制)的,必须从市场获得,由此产生贫富差距。哪六种物资呢?

  1. 盐,食肴必需品;
  2. 酒,药用、宴会必需品;
  3. 铁,农具必需品;
  4. 山川的产出;
  5. 五均赊贷,即物价投机,借贷;
  6. 钱币铜冶;

前三种物资容易理解,就是朝廷官办买卖——等等,有什么地方不对,我们在系列四里介绍过,汉武帝之后,霍光辅政,他召集儒生与法家的桑弘羊辩论,当时儒生批评桑弘羊的盐铁专卖是恶政,怎么现在又开始恢复了呢?

文章图片3

在刘歆以及皇帝王莽看来,以前汉代的盐铁专卖,就是聚敛钱财去打仗;而新朝的盐铁专卖,是为了抑制以往通过经营盐铁酒而发财的商人,两者虽然看上去一样(事实就是一样),但性质是不同的。这就好比以前反对专卖,是反对与民争利;现在施行专卖,是抵制资本。根本还是儒家的准则——君子原心

第四种山川的产出,后来演变打鱼、打猎、采山珍、搞养殖、种蚕桑、做纺织、赤脚医生、堪舆风水等,都要从利润里征收10%的个人所得税或者说营业税,史料记载如下:

诸取众物:鸟、兽、鱼、鳖、百虫于山林水泽及畜牧者,嫔妇桑蚕、织纴、纺绩、补缝,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皆各自占所为于其在所之县官,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

《汉书·食货志》

为什么连这种活动也要征税呢?因为按照儒家理论,这些都是“末”业,从事的人群越多,越不利于“本”业(即农业)的发展。

第五种是五均赊贷,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五均”是在帝国的五个繁华城市(洛阳、临淄、成都、宛城、邯郸)加上国都长安,实行物价管制,这些城市的管理者负有平抑物价的责任。

“赊贷”则是设立“钱府丞”,老百姓如果没有钱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如祭祀、丧葬等,可以从“钱府丞”借钱,利息很低。

第六种则是铸币权和货币发行。汉朝货币经过比较长的演化过程,刘邦时期允许私人铸钱,币制混乱,后来一直改革,直到汉武帝时期铸造“五铢钱”,才稳定下来,延续数百年,甚至到隋唐年间还在使用。

文章图片4

金融虽然稳定,但贫富差距很大,于是王莽改革币值,先是发行新的钱币,但是只有两种面值,不符合流通使用实际,所以失败了,接着王莽又发行货币,这次“矫枉过正”,钱币太过于复杂了,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说法,就是说一共有二十八种钱。

一段时间之后,王莽发现这种情况不行,于是又废除了其中一些种类,最后又回到了类似“五铢钱”的分量。新朝的货币这次稳定下来。

但在着三番五次的货币改制中,每一次的货币都比之前的重量小,面值大,相当于贬值,谁拥有的钱币较多,谁承受的损失也就越大,财富转移到了朝廷的手里。

二十三、改制的成败

  • 改制出发点的诡异之处

我们必须看到,王莽的新朝改制,其思想的源头是儒家以民为本,崇尚仁政,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精神,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有本质不同。

新朝实行的也不是“计划经济”,虽然官方有重要资源(盐、酒、铁)的国有买卖,但其不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统计基础,也没有分配思想,只能说这是儒家“大一统”下,防止利益集团与民争利的精神。

这些改制方案主要参考的是儒家经典《周礼》,在儒家看来,周朝的制度是最为理想的。但是《周礼》中的制度,是非常理想化的制度,接近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之后才会出现的“极权与统制经济”。

文章图片5

令人讽刺的是,这些“极权与统制经济”,与法家思想不谋而合,儒家经过近两百年的努力,终于彻底掌控朝廷中枢,而他们理想中的改制措施,竟然是“死敌”法家的政策。

这就导致了一种诡异的情况,改革越失败,新朝的根基就越稳固,改革越成功,新朝就越危险。

  • 改制的成败

先说其中失败的。

“王田私属”是较为纯粹的儒家改制,也寄托着王莽最大的希望。然而,实行仅仅不到三年就失败了。实行“王田令”需要可靠的人丈量土地,还需要社会安定,而当时这些都不具备,王莽寄希望于一条法令就实现“土改”,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货币改制也算是失败了,经过一系列折腾,最终民间又回到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这意味着货币制度回到了原点。

王田私属和货币改制,这算是儒家最为看重的改革,结果早早失败,而恰好由于失败较早,所以不必为新朝的覆灭负主要责任——真是莫大的讽刺。

然后再看改制成功的。

盐铁酒的专卖和名山大泽的征税,是其中比较成功的改制。盐铁酒等专卖制度,汉武帝时桑弘羊已经运行纯熟,现在重新恢复,自然容易。

对名山大泽征税,官府自然愿意执行——谁不爱钱呢?新朝覆灭时,王莽的皇宫存有巨量黄金,由此可知这几项制度的改革的确为朝廷挣了不少钱。

至于五均赊贷这类政策,由于全靠人力来执行,那么出现权力寻租极为正常。

文章图片6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改制中,都需要利用到秦制的三个方面——编户齐民,严刑苛法和文法吏。(我们在《汉初学派思想之变迁——王莽揭秘(二)》一文中详细介绍过。)

从汉朝昭宣二帝之后,逐渐被儒家思想感化的汉家制度,在王莽手中,又开始朝着秦制的方向发展了。

二十四、内忧外患

  • 分封建制的破灭

王莽是一代大儒,他的基本盘里有很多人也喜欢儒学,有些是怀着儒家实现“上古之治”的理想,更有一些是为了恢复周代的“封建”制度——这样他们就能得到实际的封地。

王莽参酌古文经和今文经,“恢复”了他心目中的周代分封制,大致有五等爵制、三等封国。第一等封国,是公爵封万户,地方百里;第二等,是侯爵和伯爵各封五千户,地方七十里;第三等,是子爵和男爵各封两千五百户,地方五十里。

文章图片7

王莽一次性分封了近八百人,如果按照上面的封地和户口计算,分封完毕后,天下就没有多少土地和人口属于皇室了——所以王莽说地图勘探工作量太大,所以暂不封食邑,代之以每月发放一些几千钱的俸禄。

没有食邑的租税,那些担任官职的贵族们腐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王莽不是不明白这一点,只是一旦实施下去,中央将能难保证足够的财政收入——理想与现实果然有差距。

王莽恢复封建制的失败,不仅是改制理想的破灭,主要是摧毁了他执政基本盘的信心,还加重了精英的腐败。那些希望在新朝通过封爵来获得利禄以及封国的诸侯们,也会意识到恢复封建制不可能实现,如此,继续支持王莽的意义何在?

  • 官僚体制的问题

王莽登基之后,王莽看上去很是勤政,白天与大臣议论政务,晚上批阅奏折。

但是白天的王莽是和大臣们研究学术,比如儒经中某句话如何理解,某处礼仪如何安排等。大臣们不得不陪着皇帝一起探讨。这些东西重要吗?

在王莽看来还挺重要。他的理想是恢复儒家经典中的“垂拱而治”,所以他认为制作礼乐制度,颁布法令之后,天下就不用怎么治理了。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汉书·王莽传中》

王莽这种心态,导致整个官僚系统无所适从,甚至无暇办理政务。

王莽还多次给天下郡县改名,一些为歌功颂德,一些为表达吉祥,这里面潜藏这王莽对于新朝的期望——儒家王朝已经建立,取代了法家王朝,那么全国地方的名字必须能改尽改,大改特改。

比如把“符离”改成“符合”——“合”比“离”幸福,“安汉”改为“安新”——新朝已取代汉朝,“东昏”改为“东明”,“昏”没有“明”吉祥,“无锡”改为“有锡”——纯粹是因为“有”比“无”寓意好。

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官员看来,也是颇为荒谬。

与此同时,王莽还改变了官员的俸禄制度。他提高了各级官员的俸禄,但添加了额外条件——官吏俸禄与管辖区域的财政收入挂钩,同理贵族从食邑上获得的租税收入和食邑地区的财政收入挂钩。

如果地区出现了歉收或灾害,那么官吏贵族的俸禄也要相对应减少。

对于中央官员,他们不直接管理地区,但是全国“划片”,他们也被分配到不同的郡县区域里,包括王莽自己也比照管理。

文章图片8

显然,这一套俸禄制度类似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KPI),很是先进,本意是促使官吏劝课农桑——“各保其灾害。几上下同心,劝进农业”。

问题是现代企业在制定绩效时,需要大量的数据做基础,而在那个时代,这项措施很难落地。最后的结果史料记载:

莽之制度烦碎如此,课计不可理,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共给。

《汉书·王莽传中》

行政体制的混乱,决策链条的断裂,使得新朝的统治机制从效率降低逐渐走向崩坏。行政区划的剧烈更改,导致地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政府状态。

俸禄的无法落实和地方上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各级官吏对王莽离心离德,对新朝的热情也渐渐消退。

  • 外患不止

在北方边境,自从昭君出塞和亲之后,汉朝和匈奴一直相安无事。新朝成立之后,要与匈奴换符印。但以前汉朝与匈奴的符印为“匈奴单于玺”,新朝与匈奴的符印为“新匈奴单于章”。

在匈奴人看来,汉印是玺,而且没有“汉”这个字,说明匈奴不隶属汉朝,汉朝尊重大单于为北方的首领;现在新印叫“章”,前面又有“新”字,这是把匈奴当成新朝的诸侯。

另外,汉朝时候双方约定“汉人逃入匈奴,匈奴不受;匈奴逃入汉朝,汉朝不受”,王莽想增加乌孙、乌桓以及西域配汉朝印绶的居民,只要逃入匈奴,匈奴都不能接受,这显然不平等。

文章图片9

于是,匈奴不再与新朝和平相处,边境开始刀兵四起。北方和西域都开始不稳。

另外,在东北边境,高句丽原来是“王国”,在新朝建立时也给降格为“侯国”。在征兵迎战匈奴时,高句丽也被包含其中。不过高句丽逃兵很多,令中央王朝不满。

王莽派人诱杀高句丽侯,并将“高句丽”改为“下句丽”,高句丽从此不断滋扰东北边境,渐渐脱离了和新朝的关系。

王莽为什么要给边境国家降格呢?史书记载: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百王不易这道也。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僣号称王者皆更为侯。

《汉书·王莽传》

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内华夏而外夷狄”,秩序优先。(相比后来李世民的“华夏夷狄,兼爱如一”,有天壤之别。)

军费开支迅速消耗着昭宣以来积攒的财富,导致征税越来越重,人民还要放弃耕种出去打仗,这使得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流民四起,社会趋于动荡。

  • 符命祥瑞的反噬

在王莽上位的过程中,祥瑞符命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汉朝人很相信鬼神之说。

新朝建立之后,未央宫前,时不时有人操着各地方言要亲自给皇帝献上最新鲜的符命祥瑞——王莽一开始就给献符命的人封了侯,一本万利的事情自然有无数人效仿。

于是皇帝严禁私献符命,违者下狱。

这是新朝在合法性上的第一个挑战,而且挑战来源于内部。因为符命被说成上天所降,那么朝廷怎么有资格禁止呢。但不禁止,就会有人利用符命来谋求封侯封官,甚至反对皇帝。

新皇登基后,疏远功臣,拔擢年轻人,眷顾王氏家族的后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引起甄氏家族的不满。

大司马甄邯看得开,但他的兄长甄丰忿忿不平——王莽未称帝时他还是大司空,王莽登基之后他却降级为更始将军,要知道当年翟义起兵时,还是他昼夜守护在王莽身边。

甄丰之子甄寻是京兆尹,加官侍中,他发现虽然新朝已经禁献符命,但王莽对于符命仍然深信不疑。于是他和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刘泳,大司空王邑的弟弟王奇,以及刘歆的学生丁隆等合谋,决定干一票大的。

这条符命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方向上是新朝恢复周代圣治,也应该仿效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公羊传》

文章图片10

由甄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王莽同意了。甄丰父子发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没隔多久又造了一条符命,说王莽的爱女黄皇室主应该配给甄寻为妻。

结果王莽大怒,下诏抓捕甄氏父子。一年之后,逃到华山的甄寻被抓获,一场堪比当年吕宽案的惊涛骇浪来临了。上面所说的同谋都被处死,牵连上百人,甚至连大文豪扬雄都害怕而跳楼(重伤未死,成为后人笑柄)

本次大案重创了王莽确定不久的执政班底,内辅、三公、四将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而且,被杀的人还有许多后辈人才,刘棻、刘泳是刘歆之子,王奇是自己的堂弟。

国师刘歆自然震怒,他越来越发现,新朝虽然凭借儒家经义而建立,但此后,真正左右朝局的是符命、升仙、五帝崇拜等。这些与无论是强调天人感应的今文学,还是强调托古改制的古文学,都有了相当的距离。

臣民们步入新朝的热情被此案一头浇灭,那些热闹、欢乐、希望以及伴随新朝儒家伦理而来的道德感,忽然间烟消云散。

自此之后,新朝内忧外患,腐朽不堪,儒家理想破灭,待到几年后义兵四起,历史开始进入新的循环。

注:

本系列终于暂时完结了,更多的细节请看《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一书。王莽想实现儒家“复古周政”的理想,但现实情况不适用。“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怎能舍弃实际情况而实行经书上的复古之法呢?

王莽的作为,更像是儒家第一次全面掌权后的一次社会实验,由于缺少实践经验而导致结果南辕北辙。“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古人诚不我欺。王莽依靠儒家思想和符命祥瑞上位,最终也因为儒家实践失败和符命闹剧反噬而走向末路。

这个系列前后持续接近三月,极为耗费精力,不过自身收获颇丰。笔者对于春秋战国、隋唐、明清历史很熟悉,本系列补上了汉朝特别是西汉中后期的一角,更了解了诸子百家的后续演化过程,窥得历史进程的一些隐秘脉络。

非因果报方行善,岂因功名始读书?希望后来者阅读本系列后,也能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