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道家思想论说(上)

 成中行 2023-01-30 发布于山西

  1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先秦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据《史记》中所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相传《道德经》为老子所著,儒、道、法、杂各家的文献,如《礼记》、《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都记载过老子的言论。孔子曾向老子问礼之事,为诸家所津津乐道。表明两者为同时代人,老子长于孔子。

文章图片1

  “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的老子由于被道教神化,给后人留下了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而《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经典,在魏晋玄学盛行的时代,被奉为“三玄”之一。早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稷下学宫的黄老学派,庄周学派、韩非学派等,皆对老子的思想有所继承和发扬。秦汉之后,虽然儒家思想被历代王朝奉为官方正统学说,但道家思想却潜移默化地与之形成互补关系。可谓一显一隐、一进一退;刚柔并济、阴阳互转。在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结束之后,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治国理念,往往会发挥稳定社会、保障民生的积极作用。汉初的“文景之治”与唐初的“贞观之治”,即为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在现实治理中的生动体现。为汉唐帝国日后的强盛,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关于《道德经》的具体成书年代,虽有争议,但大体在晚周先秦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黄老学派,还是庄周、韩非的著作,都有明显受《道德经》影响的证据。庄、韩对孔子的揶揄批判和对老子的尊崇赞赏,说明在战国中后期的百家争鸣中,思想派别的传承意识越发泾渭分明。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指出:“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道德经》有多种版本传世,最著名的是王弼注八十一章本,即《道》篇为上,《德》篇为下的版本。而由韩非的《解老》、《喻老》推测,其所见的版本为《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由于各种版本的文句略有出入,断句亦有不同,因此所体现的思想,就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由于王弼注本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本文以此为主探讨老子及先秦道家的思想。如上所述,老子思想最核心的概念,即为“道”与“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因此,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以“道德家”来称呼道家学派。

  2

  先秦诸子皆言道德,如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但是道家以玄释道,如同儒家以仁解礼,所以道家所言之德亦为“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而玄的特征是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老子所言的道德,是自然之道,无为之德。《管子·心术上》中认为:“德者,得也。”具体来说就是:“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韩非在《解老》中亦曰:“德者,道之功也。”道体德用,德显道隐。在先秦诸子中,老子言道虽多,但却不为之下定义,概念化。这是因为在为道命名时,就会失去道的本义。道既不能从无的方面,被认为是空;又不能从有的方面,被认为是实。而是超越了空无和实有,同时又兼具包容两者。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此说来,道实在是太玄妙了。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实,无与有,是从不同方面对道的认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言说,只可体悟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而道的特征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如果以具体的感官视听触摸来认识、把握道的话,与下定义、概念化一样,是不能“得”道的。因为道并非具体的“物”,所以不仅无以“名”之,而且不能呈“象”。“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所以,“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既然大道如此玄妙、恍惚,不能以视听触摸而感,是否大而无当,于人无益?非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能做到如此的,就是得道之人。“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文章图片2

  道被说得如此玄乎,神乎其神,不会是忽悠人的吧?老子早知人会对道产生不解和怀疑,因此说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那么,他又是如何描述道的呢?从本体论和生成论的方面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更形象的说法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为万物之原始,天地之根本,无生不死,无穷无尽。那么,道又是如何而来的呢?老子的回答是:“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对于我们的认知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样说来还是太抽象。那么,可以举例:“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当人们看到车轮、杯子、房屋的时候,有与无之间相互依存,和谐一体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由此可知,道离人的生活并不远。

  天地之所以生成,万物之所以存有,都在于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那么,如果天地万物离开了道,会如何呢?“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无论是一,还是大,都是对道的描述而已,就像用有无、玄妙形容道一样。我们绝不可因为语言名相,而将对道的理解拘于一隅。“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老子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作为体的道,真是让人无从捉摸。那么作为道之用的德,又如何呢?“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道家之道德与儒家之仁义的一个根本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只有人无为,道才可有为。人要做的,就是循道而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家的世界观中,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强调:“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可见,道家并不忽视人。而且对人中之“王”,给予特别的重视。

  3

  在《道德经》中,理想的王被称为圣人。在先秦诸子里,除了法家之外,儒、墨、道诸家都倡导法先王。尤其是儒、墨两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道家所推崇的先王,却比唐虞三代更早。与传说中声名显赫的三皇五帝相比,道家的圣人是无名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不同,道家提倡自治。“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更加具体来说,要求在上位者不将自己视为统治者,而是管理者。而管理的原则是少管、甚至不管。那么,如此放任,难道不会导致天下大乱吗?非也,而是让社会按照道的规则来运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但是,只有在上位者将自己作为引导者,而不是管制者,自己无为,才可让道无不为。

  儒家从性善论出发,要求统治者正心诚意修身,来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法家从性恶论出发,要求统治者冷酷无情、深谙权术,以势临天下,以法治众民。而墨家与道家却不讨论人性善恶问题。墨家从尚同论出发,认为无论君王庶民都要上同于天,而社会治理需要贤能之人,由下而上逐层选举。显然,这是一种好政府主义。而道家则更倾向于无政府,或者小政府,管理者如同守夜人。“知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家的理想社会状态,在复古的程度上,比之儒、墨更加保守。而且与法家的进化论相比,倒退的倾向十分明显。

文章图片3

  老子描述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完全是远古社会蒙昧时代的写照。其突出的特点是:抛弃文明成果,彼此断绝往来。在这种社会里,不需要管理者,民众高度自治。这到底是理想,还是空想?晋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这样一个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小天地。这是一种隐士的社会,不仅是文学的想象而已。中国古代坐落于深山密林中的道观、寺院,就是由修道者们自治的小天地。虽然这些道观、寺院里有管理者,但与世俗社会的统治者不同。道士、僧人们自有其遵守的戒律、规矩。在有些方面很严格,甚至苛刻,但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不能受戒规者,被证明不适应这种修行的生活,会被逐出修道团体,即所谓的还俗。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宗法社会中,黄老之术确实被运用于社会治理中,尤其是在大变革、大动荡的历史时期过后。所以,并非只有到深山老林中过修道的生活,才是践行道家的理想。在《道德经》中,言说的对象,不仅有先王,还包括当时的侯王。而且很多的劝导和建议都是具体的,十分贴近社会现实。“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批判了当时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现象,认为这是有违天道的。当然,老子也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这是突出天地的无私,而非圣人的无情。因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问曰:“孰能有余以奉天下”?答曰:“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儒家、墨家皆尚贤,但对于贤能的看法不同,而道家则完全否定之。其理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