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尔巴哈与人本哲学

 罗宋汤的味道 2023-01-31 发布于青海

费尔巴哈(1804.7.28—1872.9.13)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他《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及书中所提出的宗教是人类愿望的折射、是一种异化形式学说,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他对黑格尔以及对宗教的批判曾对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文章图片1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目的就是要把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把天国生活还原为现实生活,要人们相信自己,为追求现实生活而斗争。

费尔巴哈,1804年生于巴伐利亚的兰茨胡特。父亲是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用法律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费尔巴哈在上文科中学时,立志做神学家。但在1823年进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后,很快因为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对神学失望了。1824年,费尔巴哈转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听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等,深受影响。

后来,费尔巴哈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唯心主义体系一起抛弃了,诉诸于人的朴素的直观,立足于现实的、未经异化的人的立场建立一种新哲学,以解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文章图片2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或人类学中,人是灵与肉的统一,人的大脑具有思维。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与我统一,你是我的直接感性对象,与我处于外部的交往关系中,因而人是类的一份子。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存在是主体,思维从存在而来,存在不来自思维,因此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人的精神和思维是第二性的,自然界是它自身的原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独立存在。

思维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思维与存在的特性一致;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感官可以联系主客观,人可以通过感官认识客观存在,与存在达到认识论上的同一性。

文章图片3

费尔巴哈,他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公开的同基督教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传统宗教地批判。

费尔巴哈从三个角度批判了基督教:

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瞎幻想出来的;人对上帝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

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指出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人的依赖感和利己主义。

揭露了宗教的反动社会作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

文章图片4

在《论哲学和基督教》中,费尔巴哈认为人就是他自己的思考对象,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宗教不过是对于知觉的无限性的认识;或者说对无限的认识中,有意识主体以其自身本能的无限性作为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上帝不过是人的内在本性的向外投射。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发挥了宗教之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论及上帝作为理解的存在、道德的存在或法律作为爱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这本书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宗教之虚伪或神学的本质。认为把上帝看成是离开人的存在而存在,会使人相信启示和奇迹,不仅会损坏和消除人类的最重要的感觉,对真理的追求,而且相信宗教仪式的圣餐和献祭,导致必然的结果是迷信和不道德,他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像。

文章图片5

由于时代局限性,费尔巴哈的哲学抛弃了能动的辩证法,它无法从自然界过渡到人类社会领域;费尔巴哈试图从自然本能中引出社会意识,但缺乏最重要的中介,即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费尔巴哈的哲学处在对自然的唯物主义和对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的不可调和的冲突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发展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文章图片6

十九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黑格尔哲学不能适应资产阶级新的需要,便产生了费尔巴哈哲学。

黑格尔学派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原因:第一,社会的原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提出建立统一德国的资产阶级口号,所以,唯心主义哲学已不能满足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要求。要推翻封建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闹矛盾,需要进行实际斗争,所以,必须用唯物主义代替唯心主义。第二,阶级分化原因。德国资产阶级内部分化出激进派和保守派,反映在哲学上分化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因而黑格尔学派产生了分裂。第三,理论原因,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造成一派抓体系,一派抓方法。在对宗教斗争中,青年黑格尔派又产生了分化,在这个基础上,青年黑格尔派中的激进分子费尔巴哈冲破了黑格尔学派的束缚,第一个打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并转变为唯物哲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从而产生了费尔巴哈哲学。

费尔巴哈在政体上,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哲学上,以人本学批判宗教神学,以人本学唯物主义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为后期的社会进步作了舆论准备。

文章图片7

费尔巴哈克服了旧哲学,就是说,费尔巴哈哲学并不是抽象的客观物质本体论,而是感性的自然物质本体论。费尔巴哈把人仅仅理解为自然存在物,根本不理解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社会本质。所以费尔巴哈人本哲学实质上是自然本体论即自然存在论,并不是社会本体论,即社会存在论。作为世界观,费尔巴哈哲学有它的合理性,因为整个宇宙世界都是自然形成的自然界。但是作为哲学观,费尔巴哈的自然人,本哲学则是不合理的,因为哲学并不是自然人创造的,而是社会人创造的。所以哲学本体并不属于自然本体,而是实打实的社会本体。或者说哲学本身的存在并不是自然存在,而是社会存在,甚至是形而上的自由存在。事实上,哲学本身赖以存在的时间并不是无始无终的自然时间,更不是虚假的客观时间,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统治阶级特许有闲暇。不言而喻,他们所享有的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正是劳动群众的剩余劳动时间。是由劳动群众的义余劳动时间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是通过国家权力强制实现的。

文章图片8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对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克思并不赞同他观点中的机械论,马克思曾写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坚持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比之以前的唯物主义有所前进,反映了对自然辩证观察的某些成就,肯定人不是机器,论证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等。但它仍然没有超出旧唯物主义的范围,是直观的、形而上学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利益和要求,有力地批判了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神学和思辨唯心主义,使唯物主义重新恢复应有的权威。它为青年马克思提供了唯物主义思想武器,促使他从黑格尔哲学影响下迅速摆脱出来,转向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直接理论来源。   

文章图片9

费尔巴哈的哲学特别是道德理论成为德国小资产阶级流派,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信条,被他们用来鼓吹普遍的爱和人道主义变革,对正在兴起的无产阶级运动一度产生巨大作用。在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落后的封建俄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主义者继承和发展,成为反对沙皇统治和农奴制度的思想武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开展,费尔巴哈哲学日益受到注意。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除苏联东欧国家外,联邦德国、英、美、法、意等国,都重版和新译出版了费尔巴哈的著作,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和专著。费尔巴哈的某些观点对存在主义、现象学、法兰克福学派和科学哲学也有影响。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