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振林:话年俗之“正月初七,捏老鼠嘴儿 ”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1-3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图片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图片

话年俗之“正月初七,捏老鼠嘴儿 ”



作者 | 马振林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南阳年俗“正月初七,捏老鼠嘴儿 ”,就是在这一天用面捏老鼠嘴,即包的饺子像老鼠,且要捏紧,象征把老鼠嘴捏住(有地方说是捏碎),令其不能再偷吃粮食,记得晚上煮着吃掉哟!当然正月初七也是火神节,需要祭火神,送火神滴!

图片

图片

古时候重农,粮食最重要,五谷丰登是头等大事,而害粮食的老鼠是人人憎恨喊打的。传说正月初七是老鼠的生日(有说是老鼠成亲日,有的地方是正月初十,也有正月十二的),所以这一天人们要捏老鼠嘴,以示对老鼠的憎恨厌恶,灭绝老鼠才能保证丰收,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这天,家家户户之所以包饺子,是因为包饺子就是捏老鼠嘴,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咔喳咔喳咬东西了,一年家中没有老鼠。

民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察,但是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世代以粮食为根本,粮食就是命,然而老鼠恰恰是粮食的克星,所以演化出这样一个节日,也是为了祈求一个平安,在新的一年里不受鼠害。

图片

农历正月初七,传说这天也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汉族民间传说女娲造世上生灵万物,前六日造六畜,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族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图片

【民俗传说】

关于火神节:一说:农历正月初七日为火神节,在鲁、豫、皖、苏四省交界的地区(如孔子诞生地曲阜)流传着正月初七祭火神的传统民俗。火神,汉族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或直称“火神”,他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之一。相传远古时期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使人类以熟食为生,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把农历正月初七定为他的生日,这便是正月初七祭火神的由来。

图片

二说:火神是汉族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鲁西、鲁南菏泽、济宁等地一带有在火神节送火神的习俗。是日,家家都绑扎柴把,柴把内夹带鞭炮,上插火神牌位。入夜,后生辈齐集村头,高举柴把排成长列,点燃后奔跑着朝西南方向把“火神”送到原野或山上。火光辉映,鞭炮声声,远远望去宛若游龙,景像颇为壮观,对70后,80后是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据说送火神可保全年不发生火灾。

图片

关于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马振林,男,河南社旗县人,70年代生人,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社旗县实验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