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恢复跑时关注这些,悠着点

 老威小屋 2023-01-31 发布于北京

所谓“恢复”,一定以曾经的“停顿”为前提,否则,要是节奏没有打乱过,哪来的“恢复”呢?我相信,从12月以来,绝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种“停顿”。

虽然我也见过阳后一周就开始高强度跑步的人,也有的人甚至阳着还去参加比赛(这有点不大道德),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有停顿的,至少一两周。老威更谨慎,早早就改练了,所以,从11月26日到1月26日,中间停跑了两个月。

停跑不是停练。在“停跑俩月,其他运动替代,结果是……”这篇小文中,有记载。

由于停跑期间的训练模式,大体保住了高强度有氧区间的能力(体现为VO2MAX的数值变化很小),而低强度有氧区的能力则下降较大。

这就是基础有氧能力暂时性下降了。我一直认为,低强度持续均匀刺激的训练手段,的确以跑步为最优,其他形式很难完美替代。不像高强度有氧区,在半小时期限内,用全身性大肌肉群动作来训练,基本可以替代。

这也是我一再说下面这个观点的原因:

偏好跑步的人最好练练抗阻性科目,以增强肌肉和骨骼。而举铁为主的人也最好跑跑低强度的慢跑,补足一下有氧能力。当然,根据我年轻时候的教练的说法,慢跑,也有助于提高(或保持)协调性,灵巧性。

虽然停跑后刚恢复时,有氧基础看上去有损失,但是不用担心,对于基础比较牢固的同学,还是能很快得到恢复的。去年7月份的时候,我试验过两周(客观上是因为有非常特殊的事务,导致那段时间连睡眠都不足,运动也顶多是在家附近活络活络筋骨,跑步嘛,怕猝死),说起来,复跑时“从小白状态”,但很快就回到原来的状态了。

从准小白状态到恢复

根据个人体验,恢复跑初期,按照下面的要点去做,大概没有什么毛病,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模式。

1、保持“慢”——慢速度,慢心率。

我们老说“慢跑”这两个字,其实就速度而言,慢跑没有标准答案。高手的慢跑,像老威这样的弱者估计已经要跟死了。

但是,心率是可以有标准答案的,这个标准答案,就是自己的心率分区。

不要说心率绝对值,因为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心率区间则是根据每个人的个体特殊性来划分的,已经考虑了个体差异在内。

要说把心率区间当做标准答案,还有什么不牢靠的地方,那就是所采用的分区方法的问题。在最大心率分区法,乳酸阈值分区法,和储备心率分区法,都有可能使不同区间的门槛值不一样的。只有以自己感觉适用的方法为前提来讨论。

四种常用心率区间设置,殊途同归

在这种恢复阶段,一般以储备心率2区为目标,跑它3-4周,就可以了。

相信很多人在这个恢复跑期间,与停跑前比,大致在一个速度上,心率会高出10-15个读数。这很正常。你一台天天开的汽车,才停了一晚上,早上打火的时候,转速表还瞬间高一下,随后慢慢平落下来呢。

2、跑量循序渐进。

很多人有给自己设定年度跑量目标的习惯,在过去耽误了一个月两个月的情况下,有的人以“只争朝夕”的豪迈,试图短时间内将损失夺回来。这样就会以“大干快上”的热情,鼓舞自己的双脚,如风火轮一般飞驰。

就算是训练有素的人,在停跑期间,即使训练没有停顿,但不同的训练模式,毕竟在刺激和强化的作用(提高方向)是不一样的。只要停跑了,一定是“跑”这件事被搁置了,再度起来的时候,适当地慢热,不是也很正常,很应该吗?

譬如,最多以10公里为限,跑一休一,经过两周,慢慢拉长距离(时间),依然跑一休一,这样持续一个月,可能跟停跑前就差不多了。

3、保持步频。

如果随着速度放慢,而步频也明显放慢,几乎可以断言,一定还不是一个“跑者”。

虽然步频与落地冲击的大小,没有什么关系。过去有的人说,跑得快则触地时间短,对肢体冲击小,也有的说,跑得慢,腾空时间长,有足够的缓冲动作时间。

我所看到的资料,速度快慢与损伤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可以忽略。

但是,跑姿与损伤却是有关联的。

复杂的研究性的东西就不说了,我也没有资格。

有一点几乎不容争辩:快步频能始终保持落地时,脚的位置在重心之下(或者在重心垂直线附近),只要不是整个脚掌拍着地面的落地法,而是着地有“滚动着前进”这样特性的跑者(绝大部分人天生都是这样,是大自然的进化),这样的落地姿势,是对肢体冲击最小的。

奔跑速度靠步幅来控制。不管整体速度快慢,步频应该始终差不多,这样跑步技术动作算比较固定了。

常说的180步,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常识值。

身高不同,计划速度的不同,可以有所调整——毕竟,速度提高后,除了步幅明显加大(我们说过速度靠步幅调整),这时候步频也会有所提高,同样,速度降低,技术动作稳固的人,步幅会缩小,步频也会适当放缓。

大致来说,无论速度快慢,170-190之间的步频,是大众理想的步频。所以,一般跑者之间,常以180来说事。

举个例子说吧,老威刚刚开始恢复跑,下面是近日的实际数据:

(1)目标心率:以乳酸阈值分区法的2区为靶心(图中上半部曲线表示,和下面半部分以柱状图显示,都是大部分在蓝色区);

(2)配速:接近7分(复跑第一天还在7以外呢,所以我说恢复起来其实也挺快的);

(3)平均步频:174(软件记录以单脚为单位,87步,即我们习惯称的双脚174)。

速度的快慢,基本上对步频的影响非常小。我们上面说过了,真实的跑步,当速度处在不同的速度区,步频当然也会有波动,但是不是影响速度的关键因素。

有一定的快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步频,小于150,那基本上像跳着跑了,几乎不大像跑步动作了。

步频是否适合自己,可以让家人、同伴帮自己录像下来,看看自己落地时,脚在重心线的什么位置。

如果不管速度如何,步频基本都在公认的合理区间内,那大致说明你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跑者了。

4、关注休息和恢复状况。

虽然我们说恢复跑期间以跑一休一为好,但并非做到跑一休一就一定能确保休息充分,所以,还是要自己根据自己的真实体感,来判断自己的状态。如果有恢复测试工具,那就更好了。Polar的V1以上产品,有恢复测试功能,搭配心率带来使用,是比较有用的一个检测手段。Garmin有类似的工具,叫HRV Stress,也是跟踪自己当下状态的一个参考工具。

好了,经过春节的考验,人们对于外出的担忧已经渐渐消散了,同时,春天的脚步已经临近了,老威过去两个月,把跑步完全让位于室内练习,现在也要逐步恢复到50-50的常态分布了。

大家在春天里跑得愉快。

=======================

作者:老威修斯,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跑步是运动的其中一个手段。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