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随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从省城来到了公主岭(当时叫怀德县,公主岭是县政府所在地),在公主岭完成了小学、中学、高中的学业,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和同学们来到了“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我还在农村的时候父母又从公主岭调到了其他城市。随着国家建设需要“知青”也陆续返城我也参加工作到了省城。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最近看到网友们发的很珍贵的公主岭的老照片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也唤起了我童年时零散的记忆。通过搜集和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一些照片经过整理制作了一套相册,可能在公主岭生长或工作过的五十岁以上的老同志还有些记忆。由于年头太久好多地方回忆不起来了,有的地方标注的不够准确,仅供参考也许能对大家的记忆有所帮助。 公主岭火车站位于铁路北侧,是俄国人占领东北时1903年修建的。 解放前的公主岭火车站(来源历史资料) ![]() 解放前的公主岭车站(来源于历史资料) ![]() 火车站站内 ![]() 火车站站台 ![]() 这个站牌是撤消刘房子火车站后换的,原来公主岭陶家屯中间还有个刘房子车站。 ![]() 火车站内还有一个两个站台间的过路天桥也是后建的。 ![]() 同上图,这是后建的一站台和二站台的过路天桥 ![]() 解放前的火车站内(历史资料) ![]() 解放前的火车站内(历史资料) ![]() 火车站室外检票口,位于铁路北侧 ![]() 废弃后的火车站改为商用屋顶也换成铁皮,门口还有摆地摊的。 ![]() 站前东侧的地摊 ![]() 站前广场位于铁北(老四长公里就在此通过) ![]() 正对着出站口是通往省农科院的主路路口东侧是公主岭宾馆 ![]() 车站对面的公主岭宾馆 ![]() 公主岭宾馆的前身 ![]() 铁北站前西侧的街道(老四长公里就在此通过) ![]() 铁北站前面向西看的街道(同上) ![]() 铁北站前东侧的街道(老四长公里在此通过) ![]() 铁路小学,下面是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拍照的铁路小学 ![]() ![]() ![]() ![]() 铁路小学 ![]() 铁路小学冬景 铁北车站内西侧的水塔 ![]() 这是车站西侧原水塔附近位置个人投资兴建的一座圆柱形楼、楼梯是旋转的,地下加地上一共20多层为休闲娱乐餐饮的商业楼后来发生了许多灵异事件,人们管它叫“鬼楼”现已不见了。(现在还有坐火车还能看见这个楼废弃了) ![]() 天桥铁北站前进出口的引桥 ![]() ![]() 铁北站前的道路 这是铁南和铁北车辆和行人通过的“三节道口”现在已是地下立交通道,向北直通獾子洞和公主岭军用机场 ![]() ![]() ![]() 解放前的铁路天桥(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 这是铁南通往火车站的跨铁路天桥始建于1908年建成初期称“泰平桥”是连接铁路两侧人们步行的便民桥,桥为钢架结构桥面是木板铺设,住在铁南的人们要坐火车必须过天桥,这是天桥的南侧。 ![]() 天桥右侧的大门是铁路的货场现在是后建的火车站 ![]() 泰平桥南口入口的桥桩 ![]() 天桥南侧的街道,正对着的是大马路(现迎宾路)东西两侧是七道街 ![]() 天桥正对着的大马路(现迎宾路) ![]() 中心塔,位于大马路与三道街交汇处,是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兴建的纪念塔,当时也是公主岭标志性建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三道街(现公主大街)扩建时拆除。 ![]() 儿童公园,位于天桥下的七道街南侧大马路东侧现已是其他建筑 ![]() ![]() ![]() ![]() ![]() ![]() ![]() ![]() 知青商店 ![]() 在大马路上的公主岭邮政大楼,看见的大门是原公主岭镇政府 ![]() 百货公司第三商店 ![]() 维护粉刷以后的百货公司第三商店,现已拆迁 ![]() 黄楼旅社,初建时也是公主岭标志性的建筑,位于三节道口路北西侧,2000年毁于一场大火(见下图) ![]() 2000年被大火烧过后的黄楼旅社 ![]() 黄楼旅社侧面照片 ![]() 三节道口路北东侧的小楼,(下图是后改的铁北大药房,门前东西向的道路是老四长公里) ![]() 三节道口路北东侧的铁北大药房,西侧是黄楼旅社 ![]() 这是三节道口路北侧向铁南看的方向 ![]() 三节道口南侧与七道街交汇的路口,现在是地下通道的南口,它的正南偏西侧曾经是怀德县政府办公楼 ![]() 原铁北派出所 ![]() 铁北二副食品商店 ![]() 铁北的街道 ![]() 空军四六二医院 ![]() 空军四六二医院西门 铁北,解放前的铁北是外国人居住区,多数建筑都是俄国的欧式建筑和日本的建筑风格 ![]() 公主岭空军机场 ![]() 大马路上的晨光照相馆 ![]() 公主岭第一中学 ![]() 公主岭一中最初的教学楼 ![]() 现在的公主岭一中 ![]() ![]() 电影院正门 ![]() 在电影院左侧的工人俱乐部 ![]() 铁北居民区的日俄建筑 ![]() 站前小学的教学楼和下图是同一个楼只是拍摄年代和拍摄角度不同 ![]() 站前小学教学楼 ![]() 现在的站前小学 ![]() 西振华街路口 ![]() 大马路与七道街路口交通岗 ![]() 七道街西侧,通往大煤厂(过去公主岭有个大煤厂和小煤厂,居民要凭煤证去买煤) ![]() 儿童公园西门, ![]() 七道街 ![]() 铁北的老建筑 ![]() 铁北居民区 ![]() 日伪时期的老建筑 ![]() 公主岭变电所 ![]() 铁路家属楼也是日俄时期的老建筑 ![]() ![]() 铁北的民宅也是老建筑 ![]() 铁北 ![]() 三节道口往北行路过的黄土包(铁路浴池)再往北就到飞机场了。 ![]() 铁北伪满时期的建筑 ![]() ![]() 铁北老建筑 ![]() 铁北老建筑 ![]()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正门对着火车站方向 ![]() 农科院后改建的正门 ![]() 农科院畜牧所南门 ![]() ![]() 农科院畜牧所 ![]() 农科院 ![]() ![]() 农科院畜牧所 ![]() ![]() 农科院 ![]() 农科院畜牧所 ![]() 农科院 ![]() 农科院(同上图是一个楼拍摄角度不同) ![]() 农科院 ![]() 农科院(同上图) ![]() 破旧的民宅 ![]() 公主岭第八中学 ![]() 老照片 ![]() 铁路的老建筑 ![]() 电影院 ![]() 解放前的正阳街(资料) ![]() 公主陵遗址 ![]() 公主陵(历史资料) ![]() 公主陵(历史资料) ![]() ![]()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同下图是一个建筑(历史资料) ![]() 同上图是一个建筑拍照的年代和角度不同(历史资料) ![]() 解放前的公主岭市区(历史资料) ![]() 五道街口,怀德县轻工业产品展销商店 ![]() 铁北,怀德县食品公司零售商店 ![]() ![]() 老街道 ![]() 铁北,通往机场油库的铁路专用线,东侧是农科院畜牧所再往北是红光药厂。 ![]() 天桥南侧的东七道街 ![]() ![]() 大马路与五道街路口 ![]() 老照片 ![]() 农科院 ![]() ![]() ![]() 天桥南侧的七道街西侧至通大煤厂 ![]() 怀德县医院 ![]() 伪满时的满铁医院,后改怀德县政府办公楼,在三节道口西南侧儿童公园的东侧。 ![]() 解放前的怀德县公署解放后改公安局看守所(位于正阳街路南侧)(历史资料) ![]() 这是中学时在农科院院内和同学在一起 ![]() 解放初期的怀德县政府(在正阳街路北) ![]() 这张照片就是和同学在县政府办公楼门前照的 ![]() 和同学在县政府办公楼门前的老212布棚吉普车上照的,那个年代吉普车在公主岭也是屈指可数的只有县一级领导才配坐,还是司机不在时偷着照的。 ![]() 1972年和同学的照片,也不知两位今何在 ![]() 知青年代在一个集体户的同学至今还常聚。 ![]() 在我的母校二中初中毕业留念 ![]() 在高中时的四中欢送参军的同学入伍。这里其中有一个同学后来担任了公主岭市政府副市长 ![]() 1974年在农村插队时县“知青办”领导到集体户慰问检察工作时在我们屋前合照,有一位同学后来在国家机关担任副部长。 ![]() 这就是在原铁路天桥下南口货场处重建的公主岭火车站,从此车站由铁路北侧改为铁路南侧了,原来在广场南侧还有一尊“响铃公主”的雕像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搬走了。 ![]() ![]() 公主岭站前广场,在广场内南侧安放着公主岭传说中“响铃公主”的全身塑像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搬走了。下图就是放大了的“响铃公主”的雕像 ![]() “响铃公主”雕像 ![]() 公主雕像面对车站 ![]() ![]() 这是在大马路(现迎宾路)与河南大街交汇处后建的公主岭阳光广场 ![]() ![]() 曾经的政府办公楼现已改做它用,下图是大院的正门 ![]() 政府办公大院的正门 ![]() 现在的政府办公楼 ![]() 这是在原来公主岭市区东部后建的响铃公园。我小的时候都把这叫东山,虽然叫东山但也没有山只是一片高低不平面积很大的树林还有好多山杏树,前面还有一条东西向贯穿市区的河(现在这条河已经不见了)公主岭河南与河北就以这条河为界,公主岭当初最高的一座铁塔(不知是什么信号塔)就在这建的,立塔时我还去看过热闹,在东山的西侧还有一个怀德县体育场当时县里有大型的活动或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 ![]() ![]() 园内门口的天然巨石(江山如此多娇) ![]() ![]() ![]() ![]() 东立交桥,原来是铁道口现在已建成立交桥,桥南侧东西向是工业大路,桥北就是“老四长公路”公路再向北一直走就是黑林子—老怀德至双城堡。 ![]() 这是我原来下乡插队的地方离开40多年后的2018年和同学们故地重游,这里的环境变化不大还是原来的土路,只是过去的土坯房大部分变成了砖房、玉米杆围栏的小院改成砖的或预制板的了。当时比我们大的老人也不多了看到的只有他们的后人还坚守在这块土地上。 ![]() 图中刘木森是当时的生产队长,杨义和是生产队“打头的”(带领大家干活的)后边的小伙子是高秀中的儿子(是现在的生产队长,我们离开时他还没生)他的父亲高秀中(已逝)是我们集体户的朋友。 ![]() ![]() ![]() 这是在我们集体户原址的屋后拍的,我们的房子已经没了,这个小伙子就是现在的生产队长。 ![]() 这个老人就是原来“打头的”(领着干活的) ![]() 我们路过有老怀德镇在这吃的午餐 ![]() ![]() 发布于 2020-12-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