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新用户15472188 2023-01-31 发布于广东

辽沈战役又作辽锦沈会战,。辽沈战役发生在辽宁省西部(以锦州为中心)和沈阳、长春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

文章图片1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国民党部队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文章图片2

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时局此时非常复杂,国共双方都急欲在苏联撤军后占领东北。1945年9月5日中午,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即率首批八路军约2000人乘专列抵达沈阳火车站,经一昼夜多方交涉,9月6日苏方决定:八路军可以下车,但需要驻在城南30里的苏家屯,部队遂下车,以四列纵队徙步穿过沈阳市区前往苏家屯方向,途中受到沈阳市民的夹道欢迎,随行的卡夫通少将当即改变决定,让曾克林部队驻在小河沿一带。随后曾克林于此成立了沈阳卫戍司令部。

文章图片3

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林彪

此后,中共中央又从全国各战略区调集11万部队和2万干部进入东北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并由林彪指挥前线。11月,国军新一军、新六军于山海关以南的秦皇岛登陆,突破山海关并占领葫芦岛、锦州等地。按照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在东北广大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1月10日,由周恩来、张群在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调停下于陪都重庆签订一月停战令,蒋介石对国军下达第一次停战令。1947年10月,朱瑞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建立了中共第一支独立建制的炮兵部队。后亦在朱瑞领导下,以俘获和修理的日式95轻型和97中型坦克为主建立了第一支装甲部队。

文章图片4

1946年4月1日蒋介石在重庆国民参政会上作了蓄谋已久的政治报告,宣布政协会议《五项决议》和刚刚签字的《东北停战协议》无效。1946年3月31日,国军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令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梁华盛,率先违反东北停战协议,集中5个军所辖的11个师的兵力由沈阳沿安沈路向南满、沿中长路向北满大举进攻,意图攻占本溪、四平等东北民主联军占领的城市。东北民主联军被迫反击,东北地区由于防地辽阔兵力不足,乃形成被动之形势,迫于情形,自4月1日起,集中兵力在本溪、四平两处展开保卫战。

6月6日,蒋颁发第二次停战令。在马歇尔压力下,蒋介石对国军下达暂时的第二次停战令,同意休战15天。后来又延长8天,于关内在华中、华北集结军队。7月,蒋徇调人之请,两次颁令停止冲突,并主张召开五人小组,商谈政治问题,与三人军事小组同时进行,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

1946年7月,鉴于国军攻势,中共中央东北局扩大会议在哈尔滨召开,通过《七七决议》,号召干部下乡,巩固农村根据地。

文章图片5

1946年10月,国军通过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方针,派遣十万部队进攻南满。至11月下旬,中共南满根据地仅剩下临江县、长白县、抚松县、濛江县、辑安县五座小县,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派遣陈云、萧劲光、萧华成立南满分局,陈云任分局书记。11月,蒋颁布第三次全面停战令。12月17日,国军集中第52军第195师、第2师,第71军第91师,新一军新30师,第60军182师及暂编21师6个师下属的共10个团,对东北民主联军坚守的南满根据地临江地区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胜利进行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最终东北民主联军成功守卫了临江地区,此战役的结束标志着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上攻守局面彻底改变。

备战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原联军总部机关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军区、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刘亚楼、伍修权任参谋长。

文章图片6

东北野战军在冬季攻势(1947年底到1948年3月)之后,为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需要进行整编。至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编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约70万人,加上地方军区武装,合计103万余人。已控制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国军的地区,因此中共中央军委把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1948年春,东北人民解放军林彪部连续在东北发动七次攻势,2月7日攻占辽阳,2月26日攻占营口,3月14日攻占四平街,3月19日攻占永吉,国军集中兵力坚守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地区,补给全赖空运接济,因运输量有限,三地食粮燃料奇缺,长春每日饿毙者不下百人。

文章图片7

国军在冬季攻势中战事陷入不利,蒋介石用卫立煌替代陈诚指挥东北地区国军战事。1948年1月1日,参谋总长兼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政主任陈诚在沈阳发表元旦《告东北军民书》。宣布危机已过,战备完成,即将由铁岭、沈阳、新民三路(以新六军、新三军为右路,新编第七十一军、新编第一军为中路,新五军为左路)出兵,向沈阳西北扇形推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决战。东北剿匪总司令部辖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文章图片8

总司令卫立煌驻沈阳,有周福成第八兵团、廖耀湘第九兵团等共8个军(第五十三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三军、新编第六军、第四十九军、第五十二军、第七十一军以及青年军第二〇七师)。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驻长春指挥第1兵团(辖新编第七军、第六十军);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驻锦州,有卢浚泉第六兵团等共4个军(第九十三军、新编第五军、新编第八军、第五十四军),防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防守重点为锦州、锦西。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

卫立煌接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后,专注于部队整训,充实兵员,补充装备,构筑工事,把主力集中于沈阳,任解放军打到什么地方、守军如何告急都不为所动,卫立煌认为可以长期固守沈阳,亦认为长春是个包袱是着死棋。由于锦沈间交通被解放军截断,为减轻运输压力,部队缺额多的师重建以及新建接收兵员的需运到山海关、锦州等地就近关内与港口整补。而蒋介石因为对东北国军仅靠空运补给不能负担,力主留第八兵团守沈阳,打通锦沈线交通,将主力调往锦州,必要时放弃补给不易的长春,防止东北共军进入山海关,安定关内局势,伺机转攻收复关外。

文章图片9

卫立煌认为沈阳主力单独出辽西背水侧敌行动会被消灭,与蒋意见相左,焦点在于是否将主力撤至锦州的问题。1948年8月3日,蒋在南京国防部召集军事检讨会议,参加者80余人,由何应钦主持。会议检讨两年来作战方针、作战指挥、编制装备、新兵补充、后勤供应、士气、情报等方面问题,并作出如下军事决策:“东北力求稳定,华北力求巩固、西北阻匪扩张,华东、华中则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攻打匪之主力。”同日,行政院会议通通委任马占山、罗卓英、万福麟、郑洞国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8月20日,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由南京飞返锦州。

1948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东北野战军提出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后,4月18日东北野战军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先打长春。5月发起长春外围作战同时准备打击由沈阳出援的国军,但是战斗中发现部队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攻坚存在问题,而且卫立煌以是围城打援圈套为由在沈阳按兵不动。于是中央军委与东北野战军在打长春与南下北宁线作战多次反复,侧敌南进作战还有后勤补给的担忧。

文章图片10

蒋介石

1948年8月3日,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参加会议的主要将领和高级幕僚有120多人,包括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林蔚、刘斐、萧毅肃、关麟征、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汤恩伯、范汉杰、杜聿明、宋希濂、黄维、李默庵、霍揆彰、孙立人、黄百韬以及刘峙的代表李树正、胡宗南的代表沈策等。会议开始蒋介石作了《改造官兵心理加强精神武装》的精神训话,承认“就整个局势 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到今天不仅使得全国人民的心理动摇、军队将领信心丧失,士气低落,而且中外人士对我们国军讥刺诬蔑,令人实难忍受。”

军事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一般高级将领自己的精神堕落,生活腐化,以致部队情感隔阂,士气消沉,战力消失”。提出“起死回生”,改造精神,改革生活,明廉知耻;表示:“继续领导一班同志,艰苦奋斗来完成戡乱建国的使命。”次日蒋介石讲话,要止住失败的气氛:“我自黄埔建军20多年以来,经过许多艰难险阻,总是抱着大无畏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决心,坚持奋斗,终能 化险为夷,度过种种难关。自对共匪作战两年来,军事上遭受了挫折,这是不容讳言的事实。但今天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同心同德,共济时艰,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激励士气,来挽救危机,争取胜利,而不是要互相埋怨,互相倾轧。

文章图片11

蒋介石

尤其我们这些高级负责人,更应坚定信心,处在危疑震撼之际,更宜力持镇静,绝不可有丝毫悲观失败的情绪和论调,以致影响士气,影响全面。现在我们在军事上,海军、空军占绝对优势,陆军还有几百万人,在经济上,有9亿美元的基金,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物产丰富,粮食绝无问题;国民政府仍然统治著广大地区,有众多的人力可以征调,就总的力量对比来说,我们要比共产党大过许多倍,没有任何悲观失败的理由。'破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打破大家害怕共匪的心理。”

会议的最后一天,顾祝同提出战略为巩固长江以南地区,防止共军渡江起见,应暂时停止战略性的进攻,将现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的部队,编组成为几个较强大的机动兵团,将原有的小兵团概行归并。这几个兵团应位置于徐蚌地区,信阳地区、襄樊地区,其主要任务是防止共军渡江,并相机打击共军,在长江以南地区速编练第二线兵团。

文章图片12

会后,蒋偕同宋美龄宴请参加会议的人,散发了《为什么要剿共》的宣言,又分别召见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等亲信将领,布署新任务。要杜聿明去徐州剿总任副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蒋对杜说:“徐蚌为首都门户,关系甚大,我们有强大的兵力在这个地区,共军是不敢转举渡江的。”具体部署是:东北剿总布防4个兵团约55万人。总司令卫立煌率30万人防守沈阳,副司令郑洞国率10万人防守长春,副司令范汉杰率15万人防守锦州,并以保持与华北的联系。华北剿总布防4个兵团,约55万人,分布于北甯路和平绥路沿线的山海关至归绥一带,总司令傅作义坐镇北平。

1948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领导机关正式分开,林彪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桓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至8月中央军委对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的顾虑提出批评,随后东北野战军作出南下切断锦州、山海关守线,截断北宁铁路,封闭、歼灭国军的战役决心。

文章图片13

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九月会议),确定在大约五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要求各战略区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第三年准备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9月中央军委批准东北野战军的计划,在《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中提出要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将主力使用于锦州—唐山一线。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作战。以求全歼卫立煌集团,完全获得东北地区这一战略资源重地。

文章图片14

第一阶段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南下,向北宁铁路锦州至昌黎段进攻,辽沈战役开始。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部队包围绥中、兴城等地国军,国军第五十四军紧急向南增援,在兴城以北遭到解放军独立第6师阻击。随后,各独立师主动撤兴城之围,集中力量进攻绥中。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也于此时出击山海关至昌黎各点,于14日攻占昌黎县城;紧接着又攻占北戴河等地,并击退六十二军对昌黎的反扑。28日,解放军攻占绥中,切断锦州至秦皇岛间北宁线,关闭国军由关内至关外的陆上通道。

文章图片15

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向锦州发起总攻,15日晚占领锦州。歼灭守军国军第六兵团及所属第九十三军、新编第八军共10万余人,其中死伤1.9万人、被俘虏约8万人,俘虏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封闭国军从陆上撤回关内的唯一通道。10月15日,蒋介石派遣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事实上剥夺卫立煌的战场指挥权,而令其仅能统领在沈阳的国军。

长春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围困长春5个多月,城内缺粮严重,国军军队士气低落,百姓饿死者数以万计,长春景象十分悲惨。与原来驻长春市西半部的新编第七军相比,从吉林撤下来驻守长春市东半部的国军第六十军粮食供应更加困难,引起第六十军官兵的颇有意见,士兵虽无饿毙但亦谋兵变。

文章图片16

辽沈战役开始后,蒋要求长春守军突围。由于粮食断绝官兵体力甚弱已无力突围,加上在锦州城破的压力下,10月17日,第一兵团副司令兼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与下属第一八二师师长白肇学、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陇耀经过密谋,率部起义,19日,新编第七军与解放军接洽放下武器投降。

10月23日,解放军攻陷长春,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国军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被俘。东北野战军占领长春,全歼国军守军第一兵团及所属新编第七军、第六十军等共10万余人。

第二阶段

黑山阻击战,1948年10月21,为保证东北野战军在攻占锦州后迅速东进围歼国军第9兵团的意图得以实现,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建立防线,阻击并拖延了国军第9兵团向营口撤退。黑山阻击战直接决定了国军第9兵团的命运,由于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死守黑山、大虎山一线,廖耀湘第9兵团被拖住,无法占据黑山、大虎山掩护向营口撤退的通道,丧失了大量时间。10月2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赶到。10月25日,我1、2、3纵队等各路大军同时向廖耀湘兵团发起总攻。敌人攻不动我黑山阵地,就转向大虎山,仍然遭到阻击,无奈又南窜台安地区,那里已有我打完锦州回师的两个纵队阻击,敌人又掉头北窜,被我南下的6纵在晏家窝棚一带截断。

文章图片17

黑山阻击战中的东北野战军

10月26日, 在黑山以东、大虎山东北、绕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纵横约120公里的区域里,对廖耀湘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范围内包围并歼灭了国军第9兵团及所属新编第1、新编第3、新编第6、第49、第71军5个军12个师共约12万人,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被俘虏。鏖战至28日拂晓,围歼战胜利结束。

第三阶段

10月29日,辽沈战役后,沈阳守军失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开始撤退,卫立煌偕高级官员赴锦西,沈阳守军交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指挥。第五十三军的王理寰第130师从新民收缩回沈阳。10月30日上午,杜聿明奉蒋命令飞沈阳调整该市防务,因机场混乱不能降落,遂直飞北平向蒋请示锦葫部队行止。蒋命杜回葫芦岛待命,并命卫立煌到葫芦岛指挥,蒋旋返南京。杜飞返葫芦岛,计划撤退营口和葫芦岛之部队。卫立煌偕赵家骧、董文琦等由沈阳飞抵锦西,一周后卫立煌奉蒋令飞北平。

文章图片18

10月30日20时,沈阳防守兵团司令官周福成在兵团部召开紧急会议,宣读了蒋介石要周福成全权指挥、固守待援的命令,并在会上获知各师、各总队都已经在与解放军联系起义或投诚。周福成和东北剿总总参议化装逃到世合公银号内。当夜,第116师参谋长马佩生(黄埔出身)听闻部队放弃抵抗后痛哭,半夜时分不辞而别。

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攻占营口。是日上午,第7、8、9纵队及辽南独立第二师从三路发起攻击,战至10时,歼灭国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师全部,第二十五师1个团及军部运输团,共1.48万余人。第五十二军撤退时损失三分之一,第五十二军残部从海上撤往葫芦岛。11月2日,解放军攻陷沈阳,卫立煌先期飞北平,部分国军突围撤至营口,经海运南下,东北尽失,国军先后丧失精锐达30万人。国军自沈阳、营口撤出东北。辽沈战役至此结束。在沈阳被攻占后,锦西、葫芦岛地区的援锦作战的国军第十七兵团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于11月9日经海上撤向关内,次日东北野战军占领锦西、葫芦岛,东北全境解放。

文章图片19

11月10日,蒋介石下令将卫立煌撤职查办,命令中说:“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着撤职查办。”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则这样说:“蒋先生反将全部战败责任委诸卫立煌一人。立煌不但被拘禁,几遭枪决。直至蒋先生下野后,我才下令将卫立煌释放。”

影响、纪念与评价

辽沈战役的失败使得国民政府丧失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以及大量精锐部队,士气遭到重挫。此战以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总兵力对比发生逆转。解放军在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当时军事形势出现重大转折,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战略机动力量很快被投入关内战场参与平津战役,对关内战场产生决定性影响。

文章图片20

辽沈战役在国际上也取得了相当反响。法国评论称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胜利乃是为独立而斗争的一切人民的胜利。美国美联社报道称:国民党在满洲的败北,已使南京突呈紧张,人们已在公开谈论着政府迁移的可能性。1948年11月6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报告国务院,谓中国局势恶化,任何军事援助亦于事无补,因此,我们非常不愿意地得到这样的结论:国民党现政府之早日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了。

1983年8月9日,陈云总结解放军辽沈战役胜利的原因有五点:

  1. 全国各个根据地部队支援东北。

  2. 用正规部队打击国民党,巩固后方。

  3. 在东北进行土地改革,争取农民支持。

  4. 东北革命根据地经济基础雄厚,解放军可以不断扩充,而且交通方便,部队机动性强。

  5. 党中央正确的作战方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