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感受通过图像让你一目了然,这究竟是谁想出来的?

 绝骑红尘 2023-02-01 发布于山东
正念觉知是最好的存在状态,是真正的活在当下,这个状态下人通常都是轻松愉悦的,做事专注且持续,情绪平和且稳定。我们专注于带领大家做落地训练,尽可能让每个参与者拿到实实在在的体验。

今天我们结合自己的感知和科学家的研究,分享主题是:用图像来理解感受。

图片来自:ncbi.nlm.nih.gov/pubmed)

很多人可能在朋友圈刷过这个图,然后就说人在不同情绪下身体的温度,其实这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这个图其实表示的是在不同情绪下不同身体部位的感受。我们就理解正常人为什么是黑色(第一排最后一个)。

(焦虑左和愤怒右)

人在焦虑的时候,虚火上升,就感觉心里好像什么东西在烧一样,心脏周边部位会有紧绷感,身体就想做些什么,定不住。人在愤怒的时候,就是焦虑紧绷扩大到全身,以上半身为主,感受上脑袋充血,双臂僵硬,甚至手会发抖。

(抑郁)

抑郁是黑中带蓝色,这里蓝色代表的是无力感,主观上通常会感受到“能量”从四肢向心脏回抽感,个别会感受到丝丝缕缕时有时无的麻木感。

(爱和幸福)

爱是有指向的幸福,幸福是无指向的爱,爱是给予某人某事,幸福是爱满满,仿佛爱全世界。

这两张图片也是红色,代表感受强度很高,主观上通常是元气满满,充满干劲的感觉,个别会感受到一股能量从心脏部位向四肢传递,甚至向整个世界扩散的感觉。理解了感受, 就有点理解古人为什么说心是灵魂的居所,因为各种感受往往是向心收拢(悲观)或者从心向外扩散(乐观)

(傲慢和蔑视)

傲慢的焦点是我高高在上,蔑视的焦点是别人都不行,文字好像是一个意思,感受却截然不同。通过自己的感知结合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傲慢的感受是走脑,头部兴奋;蔑视的感受集中于大概身体上部三分之一,通常主观上是紧绷感。

(图片来自心理学空间网)

来个大图,推荐收藏一下,这是图尔库大学的神经科学家Lauri Nummenmaa领导的芬兰研究小组已经制作“人类情绪感受空间”的详细地图,显示了每一个主观情绪感受是如何与独特的身体感觉相联系的。

参考资料1:情绪的身体地图 - 心理学空间 (psychspace.com)
参考资料2:知乎,胡远东“人体情绪热量图”是真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