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诗人笔下的元宵节

 杏坛归客 2023-02-01 发布于山东

曾昭安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此我们通过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过元宵佳节的!

     隋朝大臣、著名诗人薛道衡曾在《和许给事劝场韵诗》中描绘了隋炀帝时庆元宵的盛况。诗中说元宵“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表演项目中,既有各种少数民族舞蹈,“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假面饰金银,盛装摇珠玉”;又有惊险的马术杂技,“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长鼻,青羊跑复跳,白马回旋骑”。

      到了唐宋,元宵节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盛景和游人的勃勃兴致表达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据有关史料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展花灯,前后三天,赏灯民众可谓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声与市民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欢愉的气氛中度过。

      南宋著名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吟道:“东风夜放花万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描写了元宵繁华熙攘的动人情景。在这灯月交辉的美妙夜晚,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却在自甘寂寞,独立于冷静之处。词意蕴藉深厚,别有寄托,耐人寻味。

      通常的元夜诗,多描写古时都市场景。而明代大才子唐寅的《元宵》诗,却取材于农村,全诗意境优美感人,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灯月辉映的乡村美如画,灯月映照下的村女也格外可人。她们青春焕发,尽情欢颜。如果不是她们的欢声笑语,良辰美景如何才能消受呢?

      元宵节,又是男女青年比较“自由”地表达爱情的好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真的《元夜》云:“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诗写的是一对情人在元宵之夜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堪称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生活的佳作。可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少有情人却难成眷属,抱憾终身,正如北宋大文豪、文坛领袖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一词中所云:“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代诗人董舜民有《元夜踏灯》词,咏少妇看灯,给人一种绝美的享受:“百枝火树千金屧 ,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忽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约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