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安文学?“三曹”?你知道吗?文学史上一个比一个牛

 海曲上人 2023-02-01 发布于山东

重要概念:建安文学,建安风骨,建安七子知识串讲:

一、建安文学、建安风骨的概念

“建安”本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但“建安文学”年限不限于此,它实指从建安到其后魏文帝曹丕黄初年代(221—226)的文学创作。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广阔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拯世济物”、积极奋发的进取精神,呈现出慷慨悲凉的艺术特征。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坚固地位。

建安文学的上述特征,被后人标举为“建安风力”(《诗品》)或“汉魏风骨”(陈子昂《修竹篇序》))可以说,建安风骨指的是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风”主要表现为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雄健旷迈的艺术风貌;“骨”主要表现为反映了社会动乱、抒写理想怀抱的充实内容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后世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之美而强调文学内在感染力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

二、曹操

曹操在他的诗中,能以一种宏阔视野直接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及汉末重大历史事件。这类诗篇,大都具有“诗史”的性质。代表作《薤露行》、《蒿里行》被钟惺誉为“汉末实录,其诗史也。”曹操的另一部分诗作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这类诗悲歌慷慨,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是其中的代表。

文章图片1

《短歌行·对酒当歌》分析 全诗由二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重建天下的雄心。诗从“人生几何”发唱,以“天下归心”收结,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从艺术上看,诗人善于用质朴的语言简炼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情感的发展有一个回旋起伏的过程:由年华流逝联想到功业未就,从功业未就引出求贤若渴,然后又发出礼贤下士以求统一天下的感慨。语句沉郁顿挫,极尽慷慨悲凉之从艺术上看,诗人善于用质朴的语言简炼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情感的发展有一个回旋起伏的过程:由年华流逝联想到功业未就,从功业未就引出求贤若渴,然后又发出礼贤下士以求统一天下的感慨。语句沉郁顿挫,极尽慷慨悲凉之能事。本诗表现手法多样,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借《诗》言志,时而纯用比兴,时而以历史人物自况,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很好地表现了起伏变化的感情节奏。

曹操诗作的文学成就:

第一,能冲破传统文人偏见的束缚,接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运用乐府古题抒写现实的生活和感情,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开文人拟古乐府进行诗歌创作的端绪。从他这种旧题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新事乐府,再到白居易等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脉相承的发展。

第二,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悲惨的社会实况,并由此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要求,具有一种慷慨悲凉之气,强烈地腾发出这一时代诗歌所特具的积极精神,所以在开拓一代新的诗风上居于主导地位。此外,曹操的散文也很有特色。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三、曹丕

曹丕字子桓,其诗歌善于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风格清丽婉转,低回哀怨。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苍凉之习也,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代表作为《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是现存最早的一首七言诗,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曹丕也擅长散文。曹丕的散文中,《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两篇文学性较强。此外,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四、曹植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在建安作家中,他是留存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作家,梁钟嵘的《诗品》赞为“建安之杰”。曹植的一生及其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他的前期诗歌代表作或渴望为国立功,或慨叹洛阳残破,都表现了积极进取精神。当时,他过的是贵公子的豪华生活,这使他写下了《侍太子坐》之类的游乐作品。他后期,由于有和曹丕争位的经历,倍受压抑,所作诗篇,表现了倍受迫害和压抑愤激的不平之情。

文章图片2

曹植前期诗歌的代表作有《白马篇》与《名都篇》,其《送应氏》第一首写到洛阳的残破,可与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相呼应,一同构成了“汉末实录”。

曹植后期诗歌的代表作有《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美女篇》等。

《赠白马王彪》分析这是一首交织血泪、悲愤难抑的诗篇。

《赠白马王彪》分析

这是一首交织血泪、悲愤难抑的诗篇。通篇分为七章,采用了前后首尾蝉联的形式,把内心沉痛的复杂情感逐层抒发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本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采用了蝉联的辘轳体,除一、二章间没用之外,其余章与章之间全用,不仅使章章相应,曲折迭宕,而且使感情的抒发激扬低昂,收到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其次在抒情中穿插着叙事、写景,这就使感情更加深沉,气氛也更为凄凉;再次,大量运用了比喻、烘托、陪衬手法,以豺狼、苍蝇比喻谗巧奸佞小人,用秋风寒蝉烘托气氛,用曹丕对曹植、曹彰、曹彪的迫害、残杀来反衬他与白马王、任城王间的手足情深。

《美女篇》分析 

诗人借咏美女盛时不嫁、独处闺中的不幸遭遇,渲泄自己不得施展才干的抑郁心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鉴了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表现形式,但又有变化。描写对象、手法基本上承袭了《陌上桑》。描写对象都是采桑女,都从采桑写起,都采用了烘托手法,从旁观者的角度侧面虚写,但《陌上桑》着力描写罗敷之美,是为了显示对使君的骄傲,美的凛然不可侵犯;《美女篇》极写美女容采之盛,是为了表现她盛年独处空房的可惜,抒发了作者个人身世感叹,以美女喻君子。《陌上桑》叙事,情调轻松幽默,语言朴实生动;《美女篇》抒情,情绪伤感哀愁,词采华茂。总之,从《美女篇》中可以看出曹植在学习民歌基础上的艺术提高。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最讲究艺术表现。他的占整个作品半数以上的乐府诗虽然仍袭用乐府古题,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在许多情况下具有浓重的主观抒情性,在艺术上又加以创造和发展,这样就自然地把乐府诗过渡到“徒诗”,淡漠了乐府诗与文人徒诗的界限。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离本根”喻迁移不定的生活,以“盛年女子独处空闺”喻怀才不遇等。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明显地表现出文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也标志着文人在学习民歌基础上的艺术提高。就曹植整个诗歌创作而言,其艺术成就之高,篇章之美在建安时代是首屈一指的。在诗歌创作以外,曹植的辞赋、散文也写得颇见特色。《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