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而无不为,浅谈先秦时期老子思想要旨

 淘沙金 2023-02-02 发布于湖北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创始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争夺土地和人口。

老子深感天下大乱,人心不古,于是便站出来反对这种社会乱象。老子为道家确立了基本的思想主张,这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

后来,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道教思想,逐渐成为宗教性的教条,老子也被后人尊称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思想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老子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多积极意义,今天,就让我们来具体地了解一下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老子思想的渊源

人们经常将老子的思想和上古贤王黄帝的思想并称为黄老思想。因此,老子的思想并不是纯粹原创的,他的思想灵感主要来源于上古典籍和传说。

相传,老子做过周朝的史官,儒家创始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周礼,因此可以得知,老子的学识是非常渊博的,这跟他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职业的关系,老子能够接触到许多珍贵的古代文献典籍。据学者考据,老子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周易的宇宙论和辩证法思想。

老子崇尚上古贤王黄帝的施政理念,他的政治主张与黄帝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都崇尚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因此后世将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并称为黄老之学。

文章图片1

老子的本体论思想

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道的原本意思是指道路,后来逐渐被引申为道理,道并不是由老子创造出来的。

在老子之前,道这个范畴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老子对于道的贡献是将其抽象成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

值得玩味的是,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运动和存在的总定理和总法则,却又没有指明道究竟是什么东西。

后世学者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总结出了道的具体内涵。道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文章图片2

第一,宇宙论意义上的道。老子认为道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但是人们不能说出道究竟是什么,老子眼中的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

对于道这个存在物,人们只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它,而且,道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因而无法在人们眼中表现出真实面目。

老子认为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人所使用的种种概念范畴无法表达出这种东西,老子用道来概括这种终极性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人们去理解它。

虽然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老子认为,道这个实际存在的物体,在天地万物创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而且,道还是天地万物之所以产生的终极依据,道无法被人们把握,却又蕴含在天地万物之中。换句话讲,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文章图片3

第二,存在论意义上的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星辰存在的根据,因此,道的运动会表现出某种规律性。

人们可以探索、总结、利用道在运动和变化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规律,这些规律抽象化之后也可以称其为道。

老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中的规律来指导人类活动,即人可以将种种自然规律应用于人类社会,这样一来,道从存在论方面来讲就具有了色彩鲜明的伦理意义。

第三,生活行动方面的道。老子认为,这是人们可以理解的通俗意义上的道。

虽然人们不能去直接把握道,但是道却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

人们从道的运动和变化中所认识到的规律,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换句话说,抽象的不可把握的道,可以在生活层面对人起到指导作用,这样一来,道就可以被通俗地理解为人们的生活准则和处事之道。

在老子思想中,道和德通常是分开的,在后来,人们才习惯将道和德连用起来。在老子看来,抽象性的道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作用,就可以称之为德。

通俗地理解,道是抽象无形的,一旦人们认知了道的具体作用,就可以视作道的某种实现,万物受到了道的作用,就是一种得到,也就是的。

在老子眼中,道和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道可以理解为德的依据,而德可以理解为道的作用。

文章图片4

总而言之,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基础与核心概念,道既是抽象的本体论范畴,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生活法则。

道只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能用言语描述和表达,任何有限的存在物都不能完整地将道概括出来。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道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依据,道是无限,道是普遍,道是一般,道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流动和变化的过程。

老子的认识论思想

老子的认识论思想是以清心寡欲为基础的。老子认为,人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人的欲望是永远不能穷尽的。

因此,与其过多地去追求物质生活中的种种享乐,还不如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认识论上的转换,可以对人生获得最通透的感触。

一般来说,老子是非常排斥感性认识的,他追求的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

老子认为,对事物的认识不应该到外部世界中去寻找,他认为人越是深入实际生活,获得的知识就越少。

老子认为,圣人不用实践就会获得关于万物的知识,通过一种内心直观,人就可以在狭隘的物质空间中获得最大的精神解放和精神享受。

文章图片5

老子认为,人只要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万物就会自动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这样一来人就可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对待知识上,老子也有不同于常人的鲜明态度。

老子主张人应该无欲无求,这也包括禁绝人过分的求知欲。在老子看来,普通人精力和能力有限,不能够像圣人一样自如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因此反对普通人去从事学问。

老子认为,想要追求道的境界就必须不断地减少知识、减少欲望,人一旦做到了无欲无求,也就达到了无为无不为的精神境界。

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的政治思想与他的认识论主张是相互关联的。老子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就表现为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

小国寡民是老子理想中的社会和国家形态。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和相互攻伐,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欲望无法限制、社会法令的过于繁琐以及过分追求知识学问和仁义道德。

老子认为,知识和仁义道德是道沉沦的结果,如果想要天下重归太平,就必须取消知识、取消道德。

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是与他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相表里的。老子不主张通过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他主张要尽量减少扰民,以此来使天下达到安定。

文章图片6

与此同时,老子还提出了独特的社会历史观。老子认为社会的发展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

老子认为只有道是最接近小国寡民这种社会理想的,只有用道来治理社会,才能够使社会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

其实,老子提出小国寡民是为了应对天下大乱的社会现状,可是小国寡民理想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小国寡民其实是老子提出的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这种理想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却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色彩,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老子认为,事物总是具有向其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规律,事物总是处在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中,事物不能离开它的对立面孤立存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

老子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道,人应该顺其自然地处事生活。无为无欲是老子主张的人生态度。

老子认为,只有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而不妄为,才能够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

除此之外,老子认为有无、动静、强弱等都是辩证统一的,只有依据这种辩证法来指导思想和生活,才能够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文章图片7

结语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辩证法思想、政治理想以及哲学思想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子原本是周朝的史官,他目睹了周天子势弱、诸侯国争霸的社会乱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老子提出的种种思想就是为了改造现存不合理的社会。

但是,老子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并没有用武之地。相传,老子入秦国留下道德经五千文之后,就骑青牛离开秦国向西游历,此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过老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