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悟道家的核心思想快速辨别附道的邪魔外道

 凤凰山居士 2023-02-03 发布于江西

世界上在弥勒佛出现在世间之,只有两个得道者能够相提并论,那就是老子和释迦牟尼。这就是龙华三会的三位会主。其他如儒前家对于修道悟道的这些领域涉猎很少,因此只要讲修道悟道,没必要把儒家也牵扯进来。对于道教和佛教来说,儒家所涉猎的领域也比较狭隘。因此如果修道者能够正视现实,能够接受实话实说,就会很轻易地辨别出儒家和佛教道教不是同一个档次。因此那些把儒学抬高到道的高度的,肯定是不懂道。

有人说:“道教修炼系统中更提倡“守真”、“守一”。用一念守住真心,这是道教修行第一关”。不论从道教或佛教来说,这些话都存在着错误。因为心本是生灭无常的,何来真心?“守真”“守一”指的是用心守住真如自性法性,指的是用心守住无对立、无生灭的无极太虚状态。

无对立不是让人从心中放弃道德(善),纯善无恶也是无对立,是一真的境界,是佛教的极乐境界,因为佛教的极乐世界就是纯善无恶的,只有善良,没有邪恶。极乐世界是一个没有对立完美的世界。

在道家思想中,指出了两个修道的要素,就是《道德经》这部经书名字中的“道”与“德”两个要素。道德经的所有言论都在围绕着这两个重点进行开示和解释,可见“道”与“德”两个要素在修行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只要道教有人说:“在道家思想中,本不存在性善、性恶的理论”,肯定是附道的邪魔外道。因为老子所说的“玄德”即是指真如自性中的善,即是宇宙本有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当然这是拟人化。因此在老子的思想中,也存在着性善之说。

不论道教佛教,都有“能如婴儿”之说,这是说婴儿没有太多的执着,没有贪嗔痴,没有太多的欲望,身心柔软,便于教化。而成人之后,形成了太多固执地见解,刚强难化。

并不是说修道者要学习婴儿,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若学习婴儿无善无恶(不能分辨善恶),你永远不能得道。因为修道就是要分辨善恶,然后择善而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证悟本有的“玄德”“无缘大慈”。

婴儿的状态只是接近于道的状态,但婴儿的状态并不是道,只是接近而已。若婴儿永远保持婴儿的状态,他(她)永远不会得道,因为他(她)那不是道的状态,婴儿的状态只是接近于道,婴儿如果从一开始就得到正确的教化,择道而修,择善而修,这才能真正的得道。不修善不修道,只保存婴儿的本真状态,是永远不会得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