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茯苓的作用

 陈炫君 2023-02-03 发布于广东

桂枝和茯苓的关系。

”桂“这个字取自于”圭“,这是以前测太阳影子用的天文仪器;芍药是司南的勺子,用于辨别地上的方位的,地理仪器。桂枝汤三阴三阳,一个天一个地,多么美妙。圭是第一声,通“归”音。肾是纳气的,我们以为是肺吸气,其实是由肾在纳气,肺是不会自己动的。娘胎里的婴儿用的是胎息,也是肾在纳气,而不是肺。


如果觉得吸气困难,其实都是肾不纳气。所以木防己汤里面用桂枝就是用来纳气的,症状喘满,面色黧黑。


肾,是坎水。肾纳气是纳的肾阳,肾阳如果外出就是奔豚病。这个气会一直往上跑,气上撞心就会心悸,如果一直冲到咽喉,形成梅核气,这叫”肾气上冲,咽喉噎塞“。现在所谓的一些咽喉癌你要从肾气上冲上面想原因。梅核气有些是肾气上冲的(奔豚),还有一部分是肝气郁结的(厚朴半夏生姜甘草汤+四逆散)。


桂枝纳肾气,让阳往里走不往外跑,阳气一往外跑,就会脉浮。脉浮了就会逼迫阴液外出,会漏汗,汗出导致津液虚弱,这叫做阳浮而阴弱,是阳气外浮汗出而导致的津液虚,而不是什么阳脉浮阴脉弱。桂枝汤用桂枝纳阳气归肾,肾阳足了热量到达膀胱,膀胱气化阳气到三焦,给人体提供阳气;用芍药运化损失的阴,加强脾胃的运化,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桂枝和芍药这样便形成了人体最大的阴阳大循环路径。

那茯苓和桂枝又是构成什么循环呢?桂枝纳阳气入肾,如果肾水不足的话,也不行,会小便时觉得刺痛。所以得生水,用茯苓生坎的肾水,这不是补肾阴(补肾阴的是地黄),这样肾本身的阴阳才能平衡。别忘了肾是水火二脏,有火了没水那就是干烧啊。茯苓一般用八两,桂枝用四两,茯苓的量是桂枝的两倍才能收住桂枝的火。水是二,火是一,这是坎卦的卦象,两个阴中间一个阳,如果只补一个水是制不住火的,这也是合于术数的。桂枝和茯苓是构成了一个小循环,是肾水火本身的循环,不是大循环。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主之”,方子里的茯苓用的就是八两,为了不让阳往外出。如果奔豚都到惊狂了,就用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因为惊狂到很严重了,就不单是要镇水了。龙骨,骨是肾在主管,这是化石类的药,用来镇住肾气。惊狂的话,火一直在往外跑,撞一下心就会觉得被惊吓着,惊狂这个病是奔豚的加强版。


被什么东西吓得魂不守舍,也是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还有一种是柴胡龙骨牡蛎汤,这是肝的问题,魂飞的症状,这是镇肝魂。方子里有味药是铅丹,是需要炼制的。铅是魂,魂是肝;汞是肺,肺是魄。现在有用铅丹中毒的,是用的没有炼制过的铅。最好不要用现代的铅丹,用代赭石来代替比较好。


肾脏,有肾水和肾阳的平衡。肾水不能说是肾阴。地黄是补肾阴,补肾的形质。肾水不是补肾形,不牵扯形质上的病。肾火太旺而没有足够的水,水液会太热,尿液太烫,小便的时候尿道会灼热。我们光吃桂枝会上火,但如果加上了多一倍的茯苓就不会上火了。茯苓会生肾水来平衡肾阳。


有一种肾炎是总想小便,但只尿一点点,尿的时候非常疼,痛苦无比,这就是肾水不足,可以猪苓汤来利水;如果还有口渴的话,是用五苓散;有脚心很热的话,涌泉穴热,是热/燥邪干肾。这些都是局部不利,是肾本身的小循环不利。


桂枝茯苓丸还有白芍,这不但有肾本身的循环不利,还牵扯脾胃,也是一个大循环。桂枝茯苓系的药本来就是肾的小循环,包括桂枝去桂加龙骨牡蛎汤,都是小循环。但有了芍药就是大循环了,包括枳实芍药加桂枝茯苓,这是两个系统的问题;而桂枝汤是解决人体阴阳层次大循环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