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讲评,体制内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略有耳闻吧。 就是一年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地促进来年工作,机关讲评基层,基层讲评机关,以加强沟通和交流,融洽相互关系,共同促进提高。 乍一听,这个工作机制好像还不错,作为下级的基层,是不是就可以好好表达心声了。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对体制工作的现实还缺乏认识。 搞过这项工作或者撰写过相关材料的人都知道,机制虽好,但已经沦为一种形式和过场,基层讲评机关,哪儿敢讲真实想法和意见啊,哪个基层不是变着法地表扬机关。 说实话,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双向讲评的时候反映了也没用,讲了也白讲,还是解决不了。而且基层要是讲得太直白太实在了,还得罪机关,来年机关给你“穿小鞋”,工作更不好干。 所以,基层最好的选择就是忽悠忽悠,差不多就行了,表扬不少,建议不多。 这两天,领导安排我撰写讲评机关的材料。 起初,我想着没什么实际意义,花了一上午时间随便写写就行了。 结果领导说不行,要这样要那样,还给理了个提纲,让重新写。然后,我就又花了近一天的时间修改这个材料,绞尽脑汁表扬机关,帮机关总结他们年度开展的工作,很是嘲讽。 按道理说,搞到这个份上,应该可以交差了吧。谁知机关反馈说不行,又给了个模板,让按照他们的模板来写,而且要增加材料的长度和深度,内容要丰富,细节要详实。 领导当然不会自己写啊,所以又给我安排…… 我虽然很不情愿,但我深知任劳就要任怨的道理,这个时候如果拒绝,起初的付出都会白费,连苦劳都没有,所以还是假装很积极地接了下来。 一份没有意义的材料,来来回回要搞3遍,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不为别的,就为了表扬机关,就为了领导的人情世故。 想想有些落寞,一天到晚搞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究竟为了什么。 吐槽归吐槽,抱怨归抱怨,但理智仍旧在提醒告诉我,这就是体制工作的现实,你要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这种工作作风和模式,不能抗拒,因为越是抗拒,就越会心态失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