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初十三,从伤寒到温病

 中医林佳明 2023-02-03 发布于广西

2023.02.03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594天。

学习伤寒后,对于温病方子,也是慢慢有了认识及理解,运用起来临床效果有很大的提升,又加深了对温病的认识。

我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多的是达原饮,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三甲散,上焦宣痹汤(利城老师教的)

温病的达原饮、三仁汤可以好好的研读及运用。

我发现师父也是很喜欢用,这次我跟师父外出去看一些病人,都有达原饮的引子在里面,草果,厚朴,槟榔。

李可老在运用小青龙汤的时候,也会加草果。

达原饮,像厚朴、草果善于治肠治消化——行气导滞,让邪从大便解;

三仁汤,像蔻仁、薏苡仁类善于利尿,让湿从小便解。

有时可两方合用,兵分两路,共同驱敌。

达原饮—和解剂-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出自《瘟疫论》,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黄芩,白芍,甘草组成。治以辟秽化浊,宣透膜原为法。

主治:瘟疫初起,邪在膜原,证见憎寒壮热,或12~3次,或11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古辩深红,苔如积粉,扪之燥涩,脉象弦数。

本方为瘟疫初起,邪伏膜原儿设。膜原与腠理同属手少阳三焦半表半里。

三仁汤,中医方剂名。

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

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组成。治以清热解毒,芳化淡渗为法。

主治: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湿胜热微,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

三仁汤与达原饮的鉴别。

达原饮,邪伏膜原,邪从鼻入,克于膜原,影响水液失调,秽浊阻遏于中,阻遏营卫运行之机,病机邪伏膜原,湿遏热伏。

此证虽有头痛身疼,不可误用汗法,唯宜辟秽化浊,宜透膜原,使秽浊去而阳气宣,阳气宣而热自降。

方用厚朴苦温燥湿,下气消痰,草果燥湿化浊,芳香辟秽,槟榔消谷利水,破气行痰,三药直达膜原,以宣利五胜六腑津气壅滞,能使秽浊之邪速溃。

湿浊去则水道通,三焦理而气机畅,阳气不受湿遏,则寒战高热,头痛烦躁诸证愈矣。

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荣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水,非拔病之药也,《瘟疫论》。

三仁汤核心病机,湿温,湿胜热微。

此种肺脾功能失调,湿热阻滞三焦而呈湿胜热微机理,宜宣降肺气以开水源,燥湿化浊以复脾运,淡渗利水以祛湿邪,稍用清热药物解其郁热,才是正确的治法。

此方即据此一治则配伍而成。

方用杏仁宣降肺气,启上闸以开水源,合行气的厚朴疏畅三焦气机,使上焦津气畅行无阻。

白蔻仁、半夏芳化燥湿,醒脾利气,恢复中焦运化,薏苡仁、滑石、通草甘淡渗湿,通调下焦,祛已停之湿。

用竹叶、滑石略事清热,合而用之,能呈清热除湿功效。

方中杏仁辛开于上,薏苡仁淡渗于下,白蔻仁芳化于中,分而言之,三仁照顾三焦,合而观之,辛开、燥湿、芳化亦为除湿而设,体现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的配伍形式。

湿温病的治疗,正如吴鞠通所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当辨热与湿之多寡,合理应用祛湿与清热两法。

热重于湿,且夹有毒邪,治当清热祛湿,佐以解毒,方以甘露消毒丹最为合拍。

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配木通以清热利湿;黄芩、连翘合贝母、射干以清热解毒,利咽散结;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湿浊,宣畅气机。

共成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之功。

《温热经纬》甘露消毒丹条下:“雄按: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芒种后……地乃渐湿,温湿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则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症。

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宜细细品味。

甘露消毒丹

出自《温热经纬》,王孟英云: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

由白蔻仁,藿香,石菖蒲,薄荷,连翘,射干,川贝母,黄芩,茵陈,滑石,木通构成。治以清热除湿,芳化淡渗为法。

主治:感受时疫,变生湿热,阻于少阳三焦,发热倦怠,面如油垢,汗出酸臭,胸闷腹胀,神志昏蒙,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亦治咽肿、颐肿、斑疹、出血、黄疸、泻痢、淋浊等证。

温疫受自口鼻,肺胃首当其冲。随吸气而受者,首先侵犯肺系,影响津气运行,气郁化热,津凝为湿,留恋少阳三焦,于是诸证蜂起。湿热交蒸,则身热倦怠,面如油垢,汗出酸臭;

湿闭清阳,阻滞气机,则胸闷脘痞,腹胀不舒;

湿热蒸腾,上蒙清窍,则神志昏蒙;

湿阻三焦,水道不利,则小便短赤;

颐肿、咽肿,是湿热阻于上焦,壅滞不通之象;

斑珍、出血,是疫毒内侵,血热外溢使然;

身目发黄,是邪从口入,热郁肝胆,胆汁外溢之症;

泻痢,是疫从口人,侵犯肠道所致;

淋浊,是尿路感染,侵犯肾系而成,虽然受邪途径不一,但其基本病理相同;舌苔黄腻,则是湿热的佐证。

此方重用黄芩清热解毒,得凉散的连翘、薄荷相助,可以消除病因疏解郁热;

重用滑石清热渗湿,得茵陈木通相助,不仅可祛已停之湿,亦可增强清热力量,引导热邪下行,成为清热利湿的主要组成部分。

佐射干、贝母泄肺利咽,化痰散结,合薄荷宣通上焦津气,调理肺卫功能;

白豆蔻、藿香、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利气,恢复脾运。

诸药合用,能呈清热解毒,芳化渗湿功效,用于湿热阻滞三焦证候。

展示了新开肺气于上,芳香化湿于中,淡渗利湿于下,三焦并调的配方法度。

 举例运用:男,46岁

主诉:咳嗽2周2022年11月7日。

现病史:2周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曾在外院住院诊疗,症状未改善。

刻诊:咳嗽,白稀痰,口干口苦,咽喉瘙痒,遇冷风则打喷嚏,头项部汗出,怕热,难入睡,夜尿3-4次,易醒,醒后难再入睡,无怕冷怕风,无反酸嗳气,无鼻塞流涕,无胸胁闷,无下肢水肿。纳差,小便频,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沉细。

中医辨证: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合病。

拟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半夏厚朴汤、喉科四味加减。

北柴胡24g,黄芩片10g,姜半夏20g,干姜10g,细辛9g,五味子10g,茯苓 20g,炙甘草10g,生石膏45g,西青果 10g,防风10g,蝉蜕10g,炒僵蚕10g,薄荷6g,姜厚朴20g,紫苏子 10g,炒莱菔子1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11月10日二诊:药后咳嗽、汗出、咽痒改善。少许咳嗽、咳白稀痰,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夜尿3-5次,口干,无口苦,无鼻塞流涕,无胸闷,大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沉细。谷丙转氨酶60。

拟方:三仁汤、上焦宣痹汤加减。

炙甘草10g,西青果10g,防风10g,蝉蜕10g,炒僵蚕10g,薄荷6g,姜厚朴 20g,紫苏子10g,炒莱菔子10g,燀苦杏仁10g,肉豆蔻10g,薏苡仁45g,滑石粉30g,通草10g,佩兰15g,广藿香 15g,蜜枇杷叶15g,郁金15g,淡豆豉 10g,射干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12月09日:咳嗽基本缓解, 需要另外其它疾病,转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按语:本案比较特殊的是在二诊的时候,运用了上焦宣痹汤合上三仁汤。

上焦宣痹汤这是我从利城老师每周四案例讲解学习到的。

上焦宣痹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二的宣痹汤,其组成有:

枇杷叶2钱,郁金1钱5分,射干1钱,白通草1钱,香豆豉1钱5分。

上焦宣痹汤是治疗湿热痹阻上焦,有胸咽自觉闭阻与轻度郁热的现象。

临床中表现出咽喉不利、咳嗽痰少且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咽及胸部微痛,或有胸闷不舒,喜叹气,或有喜咳清嗓,或咽干不欲多饮,舌暗红,苔白腻,寸脉独沉。

方中郁金芳香气窜,舒气透湿,专开上焦郁滞;

枇杷叶清凉甘淡,清热而不碍湿,肃降肺气以助调通水道;

射干性寒味苦,散水消湿,化痰利咽;

通草淡渗通经,导湿下行;

豆豉清香,也助解郁开胃以利运湿。

五味相佐,共达宣透上焦湿痹、清解上焦郁热之功。

另外,郁金为血中之气药,兼入营血,欲行血中湿滞。

非其莫属,故其与枇杷叶清肺利气之品配伍。

一气一血,心与肺兼顾,可为上焦湿热通治之基础。

临床中多用于上焦湿热,气分痹结而哕者。

荣城在钦州开了家诊所,叫我师父,我们认识了很久,他一直有自己独特的决招,帮助到很多患者。

今晚他发了两张舌像给我,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分享给大家。

小孩发热治疗:

用三仁汤➕小柴胡汤来治疗。

希望对大家临床有用。

简单说两句:

发热我在临床上分三种

1、伤寒(恶寒,不想喝水,咽不红)。

2、风热(有汗,咽红或肿,喝水,舌尖红苔白)。

3、温病(微恶寒,咽红肿或不红肿,舌红苔腻)。

方剂:

1、伤寒,葛根汤。

2、风热,小柴胡汤➕ 连翘,麻杏石甘汤。

3、小柴胡汤 ➕ 三仁汤 (喝水),甘露消毒丹(不喝水,咽红肿,咳嗽 ),升降散➕ 薄荷,桔梗,淡豆豉(无便,高烧手脚凉,舌芒点)。

荣城每次的经验都是单刀直入,他的临床经验,总是让我学习到很多,纯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有独特的优势,基本辨证准确,都能一剂而解。

三仁汤治疗一例面疮案

三仁汤、四妙散治疗突发双脚踝红肿发热案

反复发热,运用抗生素不效,四逆三仁渐入坦途

林佳明,蜗居钦州小城。

我与利城老师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有很多的瑕疵,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经方5年一个交代及总结。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4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