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品行靠教更靠带——舒生读《论语》第82

 liuhuirong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孔子的学生,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孔子评价子贱“君子哉若人”,意思是君子就是像子贱这样的人啊!接着又说“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前一个斯是说斯人,指代子贱这个人,后一个斯是说斯德,指的是这样的君子之德。子贱能成为君子,还是因为鲁国君子比较多啊,否则,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孔子评价子贱说:君子啊,这个人!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那他怎么会得到这样的君子之德的呢?

《朱注》荀氏曰: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师友。这是说,一个人的美好品德,来自于身边的父母兄弟、师长和朋友,更大一点说,是来自于身边的言传身教,来自于成长生态。一部《论语》,其核心均在重教育、树品德,究其方法,一个主要的方面便是言传身教。《尚书》讲:学,效也。就是效法,模仿,我要学什么,就是要效法他,照着做。人生就是在不断学习模仿中成长。那模仿的本质是什么呢,是行动,也就是照着做。其实,我们看论语学做人也好做官也好,特别是做官,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据其所而众星拱之”“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等等,都是讲你做好了,别人自然模仿你,跟着做好了。修齐治平,一切在于修身,就像个同心圆,你在中心,你做好了,就会带动一个家,进而带动一个国,然后全天下都模仿你,就达到“内圣外王”的王道。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因为他们出生后一片空白,什么都不会。所有的技能都是从身边成年人那里去学,那么他的所有问题同样是身边的成年人造就的。抚养人对被扶养人,首先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是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第三是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由抚养人决定,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抚养人造就的。用李玫瑾教授的话说,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缘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狮子王》中辛巴和木法沙告诉我们,长大以后我就变成了你。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样子、行什么样的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我们经常说,要重视家教,家教是什么?根子上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从行为到品行,无不如此,婴儿在出生之后就学会模仿,5 个月大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拍手,7 个月的孩子会模仿大人说话,8 个月的孩子会模仿怎么玩玩具了……可以说,成长的过程从这样无意识的复制开始。

一个人的教养、谈吐、气质,都来自于他所在的家庭,他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价值观的形成。有人说,好的父母还要是个好演员。要想孩子具有某种好的品格,哪怕自己不具备,也要在孩子面前把它表演出来。而且,这种表演还不能有破绽。因为,孩子随时都在观察你,随时都在模仿你。你身上不被注意的坏习惯、小毛病有可能都被孩子学了去。诗人惠特曼说:你看见什么,就成为了什么。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为人父母,怎么能不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呢?你说“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就要在吃饭的时候等父母到了再吃,有好吃的菜先夹给长辈;你说“要陪伴家人,家最重要”,就要抽出时间一家人在一起促膝谈心,经常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多分担家务少埋怨指责家人;你说“要帮助有需要的人”,就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搭把手,遇到灾难带着孩子一起去捐款、做制原则;你说“不要老玩游戏,要多看书”,不如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偶尔还和孩子一起同看一本书,讨论读书心得;你说“要把作文写好,不要害怕下笔难”,就要试着捡起写文章的爱好,写写过去的事,并试着投投稿,和孩子一起成长;你说“别成天宅着,有空出去运动运动”,不如换上运动服,“走,一起去打打球、跑跑步”。“身行一例,胜似千言”,有什么样的父母、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极大程度决定孩子的一生。

中国人是讲究家族传承的,但很多人关注的是有形的财富传承,甚至有不少人不择手段的挣很多钱,为的是给子女留下万贯家财。在挣钱的过程中,不惜践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还要冠以我吃苦受罪,是为了子女能过上更高层次的生活。殊不知,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也是对孩子教育的过程,结果传承了财富,也把不好的作为和品行传给了子女。那些纨绔子弟多半在家庭教育和父母身上能找到原因,因此,也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不是财富传承过不了三代,而是道德的教育、家教的传承经过三代之后,不足以支撑起获得、守住财富的素养。家道的败落,首先是家教的没落。家道的兴盛,首先是家教的严格。

带孩子是这样,管理团队也是这样。在平时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经常讲,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是领导者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率先垂范、立身为旗了。如果自己做的不够好,自然上梁不正下梁歪,队伍不散才不正常。这就是儒家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的下属都不怎么听我的,一定是我的表率不够。诸葛亮为了领导孟获,七擒七纵,最终心悦诚服,从此归心。所以,带人就是带心,也就是这个道理,你做到让下属心服口服,赶他走他都不走。

管人要管心,带人要带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