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待字闺中的孔夫子——舒生读《论语》第12

 liuhuirong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女子的成年礼比男子要早好几岁,十五岁的时候就要举行成年礼,称作“笄礼”,“笄(jī)”是簪子,盘发结笄,表示成人了。这时父亲要给她取一个“字”。举行完笄礼,女子就可以出嫁了。但是在笄礼之后、出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这位成年女子的状态就称作“待字”或者“待字闺中”。女子尚未婚配,就好像在等待那个成人时方才可以取的“字”一样,故称“待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子贡,用易中天老师的话说,孔子曾调侃他是“高级饭桶”(瑚琏也)。但子贡的人生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开挂的人生”。他把求学与致用、行义与营利结合起来。从学,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识渊博;从政,则高车驷马,与诸侯分庭抗礼,使鲁国转危为安;从商,则,经商货殖,成为历史上“儒商”的鼻祖。孔子的周游列国就是他“友情资助”的,孔子能成为“圣人”,也与他不遗余力在孔子死后的“造圣运动”分不开。

    这段话是他们俩的问答,南怀瑾先生以话剧的形式翻译此节:子禽悄悄地扯着子贡的袖子,把他拉到门边,生怕孔子看见。然后压低嗓门轻轻地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做官,还是想给人家提点什么意见啊?子贡看了看子禽,正色道:我们老师是温良恭俭让的人格魅力以得之的,老弟啊,夫子不是像你说的这一般思想,好事当前总是把别人推开,自己抢过来。他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自己出来做。假如你认为我们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与一般人的求官方式完全不一样吧!

    温良恭俭让,即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这里子贡用这五个方面把孔子的风度、性格及其修养总结得很精准、很形象,也成为儒家十分推崇的五种美德。

    蕅益法师在《论语点睛》里面讲,这一章“可与美玉章参看”,两章比较着来看。“美玉章”是在后面,也是子贡问的。子贡向夫子请教。“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贡问孔老夫子,如果有一颗美玉在这里,你是要把它藏在盒子里头,还是你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把它卖了?子贡是外交家,很会讲话,这个美玉是比喻孔子的德行学问。孔子回答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沽就是卖,要找一个买家去卖。但他又说,“我待贾者也”,“待”是等待,不是主动推销、随街叫卖,而是等待识货的人自己“三顾茅庐”。

    然后,这也许就成了后世书生对政治的那种“忍不住的关怀”“羞答答的上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