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生白论方法系统论-----发表法

 茶墨幽香 2023-02-05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发表意指向表外发出,体表是指汗腺、体表微循环等排异代谢通路。排异系统向体表的排异活动发生障碍时,用发表法。

发表法对应的是本能系统向表外排异的病势,是一般性的方法、是一群病的方法,而不是具体一个病的治法。它是本能系统对外界侵入体内的致病生物以及非生物作出向体表排异反应时使用的方法。发表法下面有3个子方法:解肌法、发汗法、透表法,它们都是从体表排出异物的具体方法。

《伤寒论》上已有透表法的思想,但没有明确表述。清乾隆年间温病学出现后,明确提出了透表法。在吴鞠通《温病条辨》、叶天士《温热经纬》、余师愚《疫诊一得》这几本书中,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我们讲的透表法,既涉及到了温病学、但又不完全是温病学,因为在其中含有本能医学的思想。

临床治一个具体的病,先要看它的排异方向是向体表、还是向下、还是向上。也就是说,是通过体表发汗、还是通过呕吐、还是通过大小便排异。

“凡是向外的,同时向上;凡是向上的,同时向外”。向上(张仲景叫上冲)总是伴随着向外,有上冲的趋势就是向外,这是向体表排异的共同特征。发热恶寒、脉浮、头项强痛,这是使用发表法的共同依据,即必须在这个条件下才能用发表法。

具体的方法里,包含着共性。比如,解肌法的特征中,既有发表法的共性(个性当中有共性)——排异趋势向表,又有解肌法的个性——有汗。

病势向表的证据是发热恶寒、脉浮、头项强痛。脉象浮(比平常浅)是因为发热,发热是因为要排汗、要通过汗腺把致病物排出来。至于其他的有些症状,就不要太在意,比如体温稍有波动,不要把它看成大问题,因为常人的体温也是变动的。出去跑一圈、喝完热茶,身体也能高零点几度。到了体温很高、给人造成痛苦,才会体会到升温发热。古人不说发热多高,麻黄汤证没说发热40度以上,只说发热恶寒。到桂枝汤证了,就说发热恶风。体温差别自然就能从中比较出来:一个恶寒,一个恶风。

恶寒和恶风是同一个机制。张仲景行文精细,在恶寒到不恶寒之间,还插入一个中间阶段。古代没有体温表,温度说不太准。恶寒只是一种感觉,病人、他人的感觉综合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看出恶寒来了:全身颤抖,端水的碗老碰牙,水都喝不了,体温40度了还上升,这算恶寒;如果颤抖达不到这个程度,发热39度,还算恶寒。盖着被不觉寒,风一来就觉得冷,这虽然也算恶寒,但如果要对程度进行区分,以张仲景的大智大慧,这可以称“恶风”。

恶寒是厌恶寒冷,这是一个意象。体温这么高还厌恶寒冷、全身颤抖,这是身体要制造体温以发汗。为了保护体温,必然要让人厌恶寒冷。发热恶寒的体温增高,是依靠体表肌组织自己制造热量实现的。肌肉颤抖,目的就是让肌肉摩擦制造热量来提升体温。在这个多器官、多组织的协同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势,是本能系统向体表排异的趋势。所以,发热恶寒是排异态势向表的最明白的表达。我们要顺应其趋势,用汗法助其完成排异活动。这涉及到如下几个问题:

1、发汗的能力:首先要有发汗的能力,就是排异能力。病毒进入身体,本能系统得到信息以后,马上作出反应、组织实施排异行为,于是就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就是要通过发热排汗,把病毒从汗腺分泌排出。发热的目的,就是提高体温、加强体表供血以制造一次排汗。

2、发汗的条件:A、提高体温,这是出汗的前提。B、排异路径通畅。C、必须有循环系统的支持。汗腺要往外排汗,需要大量的血。没有血液、体液,汗水就没有来源。脉管浅出、心脏跳得有力,血液就充足。所以脉必然要浮,浮就说明循环系统在向体周组织大量供血。

3、发汗的方法:明确了应当用发汗法后,就要分析排异障碍在哪里。障碍在汗腺不分泌,用麻黄汤;障碍在津液不充足,用桂枝汤。至于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统统不管;是热伤风还是冷伤风,一概不论,只需要根据病势确定用发汗法还是解肌法。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病非常彻底,1800年以前的病毒不管是否变异,今天用发汗法帮助本能系统排汗,还是一治就好。

4、发汗的结果:吃对了方药就发汗,发汗了就好病。

如果感冒了,该出汗没让他出汗而用了别的方法,虽然退烧了,病其实没治好。该排出的致病物质没排出来,体温虽正常了,身上还是痛,这是病情变化留下的后遗症。如果不去彻底治好它,也许痛一年两年,痛起来没完。另外,麻黄汤和桂枝汤用错了要出事:

1、麻疹误用麻黄汤,孩子出大汗,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增加排异难度。

2、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一定出问题:大汗淋漓、大汗亡阳、脉沉,造成逆转而转入少阴。

3、麻黄汤证误用桂枝汤,也绝对出毛病:体温更高、更加烦躁,汗出不来,病好不了。

所以,经方派找出了规律:“有汗不用麻黄汤;无汗不用桂枝汤”,这是必须牢记的戒律。知道禁忌就不会错用,知道标准就能用对。注意:没汗不能用桂枝汤,不是不能用桂枝;有汗不能用麻黄汤,不是不能用麻黄。

如果出汗没出好,就会留下亚健康,给以后生大病构成了一个基础。不留亚健康就不会有大病,病毒细菌就不感染你。被感染的人,一般都是先前已经是亚健康。亚健康后,戴多少层口罩也屏蔽不住,因为病菌到处都有。老捂着厚被子预防也不是个办法,会缺氧。

只要用发表法,都是取漐漐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否则不管原发病、继发病,都好不了,只能加重不能减轻。因为排汗只是方法,目的是排异。弄得大汗淋漓,津液就会丧失太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伤津就亡阳(阳气是能力),损害物质也会降低能力。血汗同源,汗是从血里分泌出来的,血与汗都来源于体液。被发汗法夺出来的汗不只是纯粹的水分,里面还含有很多物质元素。所以发汗这个活动,整体来说是伤血的。“取微似汗益佳”,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做到只排出异物、不伤血液。所以,一切出血、伤津液情况严重的人,都是禁忌发汗的。

发一场大汗,结果搞得大汗淋漓、遂漏不止。体温原来36.8度,大汗出得一下子降到35度多了。老觉着冷、浑身颤抖、老往外流汗,这样也会出毛病。所以,既要发汗,还要注意保护津液。仲景的“病必不除”是含糊语。不管哪个病,只要留一个病,就是没好。出一身大汗不烧了,全身哆嗦,不吃,躺在床上动不了,这不能算病除。所以,最准确的语言也是最模糊的语言。去不了的是哪一个病没有关系,误治一定有误治的后果,他不去说具体是哪一号后果,就简单地说一个“不除”。

有向外趋势需要发表的,根据病势选用发汗法、解肌法或透表法。太阳病是感冒,症状类似中毒性痢疾。太阳病表症没有解除时,不可用下法。误用泻药出现问题后,只要还有向外趋势,还可以用发表法。没有向外趋势了,就要看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再决定怎么收拾。注意:曾经发过汗,病却没有解除,就不能再用麻黄汤发汗,再发汗就要丧失津液。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舌象没什么特征。如果感冒症状不典型,可以再看看舌苔。比如舌苔薄白、没有津液,那就说明是气机失调。再问有呕感、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喜呕吗?有一个,就不必再问其余。一个脉弦细就可与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相区别了,这叫必然证。张仲景说,“有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在临床治疗皮肤病的时候,也经常使用汗法。有人还用汗法治疗肝病、荨麻疹、过敏、关节痛。(李景白、雨山)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