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声健 聂文婧丨学校音乐教育的“双减”与“双增”

 顺其自然h 2023-02-06 发布于北京

可以说,这次的“双减”政策对学校音乐教育来说,不仅意味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双减”政策为学校音乐教育带来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可能的“双增”。对此,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有具体清晰解读。第一增是在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后,为学生增加了参加包括音乐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的时间和机会;第二增是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中将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培训,学生接受音乐培训的时间将会大大增加。不过,我们应当看到,这样的“双增”只是存在可能性,因为无论是校内的作业负担减下来还是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减下来,客观上的确增加了学生在校内的音乐活动时间和在校外参加音乐培训的机会,但是,学校会不会安排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家长会不会让孩子去参加音乐艺术类的培训,这都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学校与家长对音乐教育是否重视。

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这次的“双减”政策,再加上2020年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美育进中考”等改革举措,客观上已经让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了全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关注。“美育”一时间变成了教育领域的热词,自然音乐教育也跟着增加了曝光度。特别是当人们思考着“双减”政策把校内的作业负担减下来、把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减下来之后怎么办时,音乐教育自然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和首选领域。如果说以往音乐教育的地位更多是停留在文字上、文件中,停留在我们的自我认同中,那么这一次则让我们感受到这种重视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行动上、现实中,体现在他人认可中。

必须看到,音乐教育的上述发展机遇,很大程度要归功于美育影响力的增大和地位的提升。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与途径,可以尽情享用美育受到重视所带来的一切“红利”,美育所拥有的机遇就是学校音乐教育所拥有的机遇。音乐教育当下最需要做的是借美育的东风,扛美育的大旗,朝美育的方向,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具有角色转换意识,我们的角色定位必须从一个教音乐这门课程的专业老师转变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们既是音乐教师,更是美育教师。正如三十多年前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所指出的,音乐教育只有通过和其他姐妹艺术结盟,才能够朝学校核心课程迈进,以取得和其他学科平等的地位,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的确如此,当我们只是以一门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的课程的身份出现时,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但若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美”的姿态出现,则一切属于美育的机遇和“红利”都可能让音乐教育所拥有。

“双减”政策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真正让学校音乐教育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很大程度上还得取决于我们音乐教育自身。为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双减”给学校音乐教育也带来了各种全新的挑战。诸如:当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音乐学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时,师资数量够吗?素质达标吗?音乐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要满足面向人人的音乐教育需求,原有的课程体系还能适应吗?三点半课程怎么开?由于时间增多与途径变广,音乐教学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相应增多,以往的教学方式能否应付得来?音乐要进中考了,是否与“双减”相冲突?怎样改革创新音乐考试内容与形式,切实保证不因此增加学生负担?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学校音乐教育面临与亟待破解的问题。学校音乐教育要想应对这些挑战,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势头,唯有反思自身问题,锐意改革创新。

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特别是自21世纪新课改以来,改革就没有休止符,更无终止线,而且改革是一揽子工程。但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音乐教育改革必须基于育人的高度与视角,凸显新时代美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当下“双减”政策的新举措,抓住改革重点,破解改革难点。为此,我们提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双减”与“双增”主张。

音乐教育要“双减”,

一减功利化,二减技术化

功利化、技术化是长期以来学校美育存在的一个问题,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关于功利化、技术化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育人作用,转变艺术学习的技术化和功利化倾向,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初国办《意见》是针对家庭与社会艺术教育提出这个问题的。但实际上,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学校美育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如果音乐教育让师生觉得累,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诸如比赛、评优等功利化追求的压力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减负问题也并不只是对学生而言,实际上老师同样需要减负,老师的负担减不下来,学生的负担就难以真正减掉;如果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我们把音乐当成了技术来教?由此导致的极端后果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学校音乐教育自身的确给师生带来了“负担”,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功利化和技术化造成的精神压力和身心负担,是功利化让我们身心疲惫,是技术化令学习枯燥乏味。

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音乐教育,为“减负”撑起一片蓝天》(《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4期)的短文,文中谈到:“音乐教学很少有课堂书面作业,也基本上不留家庭作业,按理不会有课业上的负担,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音乐课堂教学照样也存在'减负’的问题。一些老师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教学规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味地把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看成是音乐教学的全部,一味地采用单调枯燥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领略不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反而备受诸多非音乐因素的骚扰,以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毋庸讳言,即便经历了音乐新课程改革,22年前文章中所描述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所以,我们今天在谈“双减”时,千万不要以为这事跟我们音乐教育无关,认为音乐学科不需要减负,要减的是其他学科,我们尽情享受“双减”带来的“红利”就好。但事实上,学校音乐教育同样也要“双减”,要通过“双减”,让音乐教育从功利化、技术化转向美育化、生活化的轨道上来,不被功利绑架,不被技术桎梏;要通过“双减”,探索出一种适合培养业余爱好者的音乐教学模式,让音乐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常态。

总之,“双减”政策下,学校音乐教育必须淡化功利化追求,破解技术化顽症。要以育人为本,以独特而重要的育人成效赢得自身应有的地位,而不能试图靠功利化追求来求得满足自身虚荣且并不稳固的一席之地;不能把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音乐教育降低到技术层面,更不要试图依靠技术操练去达成以美育人的目标。

音乐教育要“双增”,

一增数量,二增能量

1. 增数量,师资队伍要扩容。

应该说,音乐教师缺额大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且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学校。但“双减”之后,学校可能会大幅增加音乐课程与音乐活动的比重,那么,城市学校也将面临着音乐师资短缺的问题。为此,补充音乐师资缺额是当下应对“双减”政策给音乐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必须破解的问题。

根据国家美育政策以及各地的有关经验,音乐师资队伍扩容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各地各学校要确保新晋专职音乐教师基本比例,逐步增大音乐师资的绝对量。二是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上述两条途径比较,眼下更可行的办法还是后者。

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实音乐教师队伍,主要有以下思路与办法:第一,返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师德好、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音乐教师担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指导等工作,特别是课后三点半的音乐教学工作;第二,招募包括文艺团体的专业人士、民间艺人等社会艺术人士担任学校兼职音乐教师;第三,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和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进具有教育资质、专业水平达标的社会艺术机构进校园,承担诸如乐队、合唱团等课外社团活动的教学与指导工作;第四,大力推广高校美育浸润行动,通过建立高校实习、对口援教基地等方式,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社会艺术实践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机对接;第五,鼓励和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学校音乐教育公益项目,特别是开展乡村学校美育公益行动;第六,充分挖掘校内具有音乐特长且乐意兼任音乐教学工作的其他各学科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资源,并针对他们进行音乐专业培训,培养校内兼职音乐教师,等等。

2. 增能量,音乐教学要提质。

音乐教育增能量,就是要做大做强音乐教育,不断夯实与完善自我,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用显而易见且无可替代的育人成效赢得信任与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不受重视,除了社会与教育大背景的因素之外,归根到底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就如前面所述,音乐教育追逐功利和技术,或许某个时候能够刷出一点存在感,但更多时候却容易被人忽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那就是必须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切实提升音乐教育的育人成效。

基于“双减”政策大背景,根据国家有关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精神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音乐教育要提质,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是拓展实施载体。“双减”之后,学生参加音乐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将明显增加,以往常规性的音乐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将无法满足学生的校园音乐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拓展音乐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课上和有活动参与,真正实现音乐教育面向人人,就需要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和艺术展演方面做文章,要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浸润的美育环境中,时时刻刻都能得到美的熏陶与滋养,要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性地去校内外的艺术馆、音乐厅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实践。要构建群体化、常态化、课程化、生活化的全员音乐展演机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想唱就唱,想舞就舞,而不是一年等一回,甚至三年等一回。

二是丰富教学内容。首先,“双减”之后,课后三点半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摆上日程,其教学内容要与国家课程形成差异化发展和优势互补,要尽可能与学生现实音乐生活对接,直接服务于他们的音乐实践活动,尤其是要开发满足学生音乐专项特长发展的实践类、特色类课程。其次,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开发与实施音乐课程的新生态,特别是依托社会文艺团体和专业艺术场所的专业与场地优势资源,丰富学校音乐教学内容。第三,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舞蹈、戏剧、影视已正式进入国家艺术课程体系,以及学科融合理念的不断强化和具体落实,音乐课程教学要主动融入其他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内容,要以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来拥抱其他艺术课程门类正式走进艺术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无论是在职音乐教师的专业提升还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都不能再满足于懂音乐,而是要在“音乐一专”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艺术多能”。

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双减”之后,随着音乐教育实施载体的拓宽与教学内容的丰富,音乐教学方式必须创新,创新的基本依据与方向是中办、国办美育《意见》提出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艺术审美体验 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要聚焦“教会”“勤练”“常展(演)”,注重创设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任务,围绕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主题和项目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强化音乐表现、深化审美体验、激发创意实践的教学改革目标。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艺术审美体验 艺术专项特长”中的两个“ ”号不是简单的相加和单向的进行,而是以艺术审美体验为中心环节的三者相互融合。特别是知识技能的教学必须融于艺术审美体验之中,在学生参与的审美实践活动中结合着去教,并且在专项特长培养中得到巩固和提升。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里所指的专项特长一定是建立在兴趣爱好基础之上的特长,而不是要求技术指标要达到何种专业化程度;这种专项特长的培养同样必须依托学生的艺术审美实践体验,而不是枯燥的技术化操练。

四是慎重推进评价。无论是音乐素质测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还是音乐进中考,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应试教育倾向而增加学生负担,都将与“双减”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评价无疑是“双减”政策下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音乐课程究竟应该怎么考?育人和育分两者能否统一?如何让音乐课程的成绩直接反映育人的成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探索、慎重推进的问题。音乐教育评价要坚持育人为本,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表现性评价,聚焦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相关现实问题的能力,杜绝可能导致应试倾向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尊重学生的艺术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在评价中展现艺术才能和学习成果的机会。

五是帮扶乡村美育。乡村美育的问题不是减负,而是它事实上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把音乐课开起来就是最大、最好、最美的减负。首先,开齐开足音乐课,把被其他主科挤占的课时还给音乐,可以有效减轻其他课程的课业负担;其次,开设音乐课,可以优化学校良好教学氛围,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第三,开设音乐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特别是慰藉乡村孩子的心灵。一所学校听不到学生的歌声,那是不可想象的,乡村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样需要美丽的歌谣,他们更是期待有一片音符能够带着他们的心走出乡村,飞向远方。

*原载《人民音乐》2022年第五期

郭声健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聂文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  张萌

(排版  宋兴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