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两个新冠感染后的容易被忽视的后遗症: 一、 脑雾病: 大约在我发热的第四天,下班后到了地下车库,却怎么也找不到车子了。却又想不起来放在什么地方了,后来在地面车位上才找到。 很多人多少都类似的体会,在恢复早期,一过性出现大脑空白、反应迟钝、失眠、头晕等。随着病毒的清除,很快就好转了。 这其实是这次新冠感染后的后遗症之一,“脑雾病(brain fog)”。这两天查房时,稍加留意,发现遗留有“脑雾病”的人很多。 今天就一位68岁老太,12天前发热,两天后缓解,一周前其家人发热,她又再次感染,发热一天后缓解。但随后家人发现老人神志出现了问问题:反应迟钝,前言不搭后语,经常呼之没有反应,坐不住,动作迟缓,睡眠多,饮食从今天开始有好转,但吃什么也没有味道。这就是新冠后的“脑雾病”, 在本次新冠病毒流行过程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好多。只是以前关注的少。 三年来,随着全球数亿人感染新冠病毒,“长新冠”(Long Covid,新冠长期症状)的问题越来越引发大家的关注。脑雾现象就是其中一种。代表一种暂时性的智能力下降状态,其实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就会经历“孕期脑雾”,也就是常说的“一孕傻三年”。 这是神经科的一种不太常见疾病。表现为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各种困难,包括记忆力、注意力、信息处理、计划和组织方面的问题。 脑雾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内分泌改变等生理因素,也有可能是因为劳累或者焦虑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但我个人认为,这很可能与脑血管的损伤有关。我观察到,这次新冠感染过程中,不仅损伤气道粘膜,胃肠道粘膜,对血管内膜也不放过。例如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内膜的损伤,导致心梗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升高。那么,脑动脉内膜出现损伤,有什么奇怪的呢? ![]() 二、新冠疯: 一周前,在门诊上,一位体育老师,发热好转后,自觉全身极度乏力,大脑时常出现空白,生活不能处理。来诊室的时候,在凳子上都坐不住,只好躺在诊床上。结果查了肺CT,只有一点小片状影,心彩超,心肌酶电解质都正常。 回到家,症状更加严重,连遗嘱都写好了。后来,又咨询了另一专家,告知这在美国称为“新冠疯”,是一种精神症状。听了这个结论后,这位体育老师,神奇般地恢复了正常。 原来,这段时间老师们都在家上网课,空闲时间多,就不停地看手机、刷抖音,你越关注什么,手机上就越推送什么,结果全是新冠严重并发症的内容,实实在在把他吓坏了,结果一出现发热,就处在极度焦虑之中,即使发热缓解,也走不出这个心魔。也就是让抖音上的内容洗了脑子。、 另外,这位老师平时的心理承压能力也很差。因为他很少生病,从来没有吃过药,过打针,缺少疾病的历练。所以,小的时候体弱多病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更有出息,是有道理的。 故: 常得小病,就不得大病, 常吃小亏,就不吃大亏。 ![]() 再说一个今天的例子: 72岁男性,肾透析患者,新冠感染后恢复得不错,很庆幸肺上没有肺炎,不吸氧也没有缺氧的表现,但就是胸闷憋气,胸痛乏力,坐也不舒服,躺着也不行,在床边透析的时候,紧张得直盯着机器看,就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对医护态度也不好,吵着要写遗嘱,还要捐献遗体。 我估计这位老先生平时一定是个暴脾气,一问果然是,而且平时吃饭狼吞虎咽,易饱食,容易发无名之火,一家人都要顺着他。 ![]() 这两位的表现是新冠的另一个神经方面的后遗症:新冠疯。表现为行为失常。 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嗅神经,从嗅神经上行到前脑叶,而前脑叶是主管性格行为的。有些新冠患者唯一的症状就是突然的神智的改变,或者“发疯”。 能查到的资料非常少,只有美国的一位医生 描述过,“没有其他的症状,只有发疯,都是年轻力壮的大汉,特别疯狂,寻死觅活的,要7-8个人才能按得住。病好后彬彬有礼,完全不记得发病时候的情况”。这位医生的经验是应用激素是有效的。 我还遇到一病人,出现痛觉、冷、热觉的消失,很痛苦。还有人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不知是不是新冠疯的另一种表现。 ![]() 这次的新冠感染对我们来讲,真是一个新生事物,遇到了好多新问题,大家都 在积累经验,思考 对策,这种情况将来能恢复到什么程度,都 还没有定论。但大多数新冠后遗症都 能在1-3个月内恢复。希望脑雾现象、新冠疯也不会持续太久。 在这里给诸位提个醒,最近如果遇到脾气异常的人,或者“路恕症”,先别急着生气上火,先观察一下,是不是这两个新冠后遗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23.1.6 ![]() ![]()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