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目前对老子《道德经》最靠谱的解释(修改版)

 莫为天下先 2023-02-06 发布于湖南



    
姚丰辉/

图片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名万物之始也。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恒有,欲以观其所。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注释:道:一般指道理,说,道家语境里有不变法则,自然法则,理性思维意思。

名:概念名称,名号标记,被称作。这里恒名有法律契约意思。

无:在道家语境里:万物中包涵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之质、理性逻辑思维或真理,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无欲:纯无。不变的精神法则。

有欲:纯有。精神意识的信实积累。

有:在道家语境里:万物中的积累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之质、形体或实体,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译文:

一般生活上的道理(道)可以说(道),可那不是不变法则(恒道);一般日常生活物的概念名称(名)可以用称号做标记(名),可那不是不变的契约法规(恒名)。被叫做万物的起源之初的状态;被叫做万物的母体时的状态。作为物质的不变的精神法则(无欲),可以通过意识的思维观察到它的幽深微妙之处;作为精神意识的信实的积累(有欲)也可以通过意思思维看到它与无的边界之处。两者起源相同,是同一构成的关系,概念名称却不同。都可以称为事物幽深的奥妙。奥妙之中还有奥妙,所以,才是事物形成奥妙之出处。

感悟:

这是老子由浅入深的开场白,引出一般人不知道的恒道这一概念,即自然法则概念。这个恒道应该与人们日常生活一般的道理有关系,却又与之不同。但这个宇宙规律恒道又与一般人日常生活说的道理都有个共同特点:讲究逻辑关系!

从这个意义来讲,老子这样的开场白不能不说很高明。在汉语中道是一个多义的词。如:表示路,方向,途径,。;还指道理、、逻辑、规律、法则;还有说明白,讲明白,的意思;无疑应该还有精神实体,人文思想,理性思维的意思,这其实就是老子大道的道,是一种恒久不变的思维模式。

当然,道还有更多的解释在此就不多说了。因为,老子《道德经》中的的含义重要涉及到这四个方面的意思。那么,老子为何要以来界定道,界定这个恒久不变的思维模式呢?因为,他认为,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绝对精神实体,是人对宇宙万事万物终极真理界定,而人又不能凭借感官来感觉它的存在,只能凭着逻辑思维来看到它的脉络走向来管窥它。

当然,可能还不止是界定一切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而且还用来界定客观物质起源混沌状态,也就是物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构成状态。而则是物质的三维粒子状态,是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由宇宙一维二维的混沌状态演化形成立体三维状态,正是这三维状态的物质才形成世界万物,故可以说它是万物形成的母体。

现代物理知识告诉我们,世界万事万物本来由三维粒子的量子态的微观量子集合形成。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只是因为人们去观察它们的时候,在人的意识反映中呈现出的量子态的状态不同而已。

其实,这些可见的由三维粒子组成的量子态,这些有形的三维粒子也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维度的一维二维混沌无形粒子的量子态构成的。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可以如老子表述的那样:““两者起源相同,是同一构成的关系,概念名称却不同。都可以称为奥妙。奥妙之中还有奥妙,所以,才是事物形成奥妙之处。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理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恶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所以“有”和“无”是相依生成的,正如同难和易相依形成,长和短互相映衬形象,高和下互相充实量度,音与声互相谐调融和,前和后互相对接跟随等等一样恒定不变。

因此,道家哲人按自然法则做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自然教化。让万物自然生长而不自己创造后天形成的物面的规律(有),故,理性的人对事物有所作为却不横加干涉,做事情成功了不自夸自傲,不占据事物成功的果实。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劳就不会失去。  

感悟:  

世界万事万物都来源于“无”和“有”。所以,“无”和“有”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或状态, “有”和“无”的存在状态原本是宇宙二种物质状态相互转换的永恒的平衡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起源相同,同一构成的关系,又是相互相成,相互转换的关系。

打个通俗比如:一棵树由一粒种子发芽生长,几十年后成为一颗参天大树,那只是因为土壤、空气和阳光转换成构成“有”状态的碳水化合物的高分子纤维物质的速率要大于碳水化合物的高分子纤维物质转换土壤、空气和阳光的速率而已。那么,这些土壤、空气、阳光与构成树的碳水化合物的高分子纤维之间的关系既是起源相同,同一构成的关系,又是相互相成,相互转换的关系。  

显然,这棵树成长便是从“无”到“有”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和“无”的存在状态,是一个是物质的形体积累的过程,也是两种状态的物质从“无”到“有”的正向转换过程。 

 故此,宇宙中物质存在都是宇宙中二种状态物质相互转换的平衡态,即是“有”和“无”的永恒存在平衡状态转换过程,也是二种物质状态相互转换的平衡态。就这棵树来说,当这棵树生长时候,也是出于两种转换物质平衡态,只不过是正向转换的动态的平衡态;当这棵树被人砍倒后,在一个阶段这二种物质状态相互转换达到平衡了,而当这棵树完全死掉后这种平衡便开始或逆向转换了。  

从逻辑上理解,“有”应该是“无”积累的,我们把它叫做正向转换,如果“有”消散而转换成“无”呢?我们把它叫逆向转换。所以说现实的事物的存在状态原本是宇宙二种事物状态相互转换的平衡态。因而,事物的这种平衡状态在未来是有可能向正方向或逆方向变化,而宇宙的自然逻辑规律道,就是让事物向积累德性的正向方向转化。如此而已.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物质状态的“无”和“有”的界定范围。老子《道德经》中的“无”可能包括二个大的方面,一个是道的方面的“无”,一个是物质的混沌状态方面的“无”,前者是精神层面的,后者是物质层面的。“有”在这里也有些相似,一个是德性方面的“有”,一个是物质的形体积累的“有”,前者是精神层面的积累,后者是物质层面的积累。  。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理解: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释:  尚贤:选贤任能,贤能政治,尊崇贤人政治。  

虚:守虚,守虚抱一,与守中抱一、守柔抱一:其实都是“大道守一意思相同。  虚其心:让人们思维守虚抱一。  

实:填实  柔:同虚。有守柔,守柔抱一,守中抱一,其实都是“大道守一意思相同。  

无知:真知卓见,真理的知识。  

无欲:真感情。真情实感。  

不敢:不敢者,慈爱也。不敢之心,就是慈爱之心。  

译文:  不搞贤能政治,人们就不会去抢夺名利;不去故意抬高社会稀缺资源的身价,人们就不会偷窃它;不去搞炫耀美色、金钱、地位等等膨胀欲望的东西,人们心性就不会迷惑。因此,理性的人治理社会,让人们思维守虚才包容;让人们腹中填实才有学识;让人们意志守柔才理性;让人民体魄强健才长寿。让人民保持真知卓见,真情实感才会使人们知道慈爱(不敢者,慈爱也。)做什么事情也不胡乱作为妄。依照这种原则去治理社会,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感悟:
  这一章比较有争议的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现在有很多人把这一句作为老子赞成愚民,赞成治国之道就是要把老百姓变得没有智慧,最好是复归于婴儿状态,然后统治者就好用巧智来驾驭愚弄。这种认为老子道家是宣扬禁欲主义说法其实大错而特错!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道家一向提倡“为欲”的,反对禁欲的,提倡大智慧反对技巧之智的。

首先看看道家的文章《淮南子.原道训》中对老子这一句的解释:  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所谓志弱而事强者,柔毳安静,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  翻译:所以认识自然规则(道)的人,其意念柔弱顺势就办事稳妥,心胸虚怀若谷就应对得当。所谓“志弱而事强”,其实就是说意识柔顺虚静,把自己处置在慈善位子,必定行动起来就无所不能,把自己处于恬淡放松的精神境界,必定行动起来就不失时宜,抓住时机;顺应万事物变化,不去自创规则,而是应顺事物规则。 

 这样看来这一章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显然不是愚民弱民,而有“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的涵义。“实其腹”也不是有的人理解那种吃饱肚子,让人民吃饱喝足完事,而应该让人民满腹学识才明是非。古时候“腹同厚相同。腹,厚也。厚德载物,厚道长者。故“实其腹”应该当“实其厚”理解,意思是使之积累深厚的自然之道德。自然道德也可以确定为人文的广博的理性知识。要知道古人总是以为人的学问是装在肚腹里面的。如:满腹经纶,腹诽而心谤,腹中空空这些成语中的“腹”都是“内心”的意思.

我这样的解释这一章也与《道德经》里后续的其他章节比较吻合,表达老子道家是赞成提倡人的智慧和能力的,提倡注重人的高级精神层面的积累,反对人的低级的知道层面的仁义教条。 

 另外,分析一下老子关于反“尚贤 ”的论点。所谓尚贤,就是选贤任能,提拔有政治抱负的贤人,给与高官厚禄,名利颇丰的尊贵地位,所谓“贤能政治”(事实上得到荣誉地位的未必都是有才德之人) 。这应该是人治社会政治生态特有的一种现象,与法治社会的循名责实政治恰恰不同。正如道家法制派名家邓析说的:“ 法治,莫过于使非法(私)的行不通,其功劳,莫过于使人们之间不争斗。现在也讲树立法治却让非法(私)的通行,是非法与法制相争斗,造成的混乱有甚于没有法治。君主立法又去搞尚贤,这是让贤人与君主争斗,这样造成的混乱有甚于没有君主。所以,政治开明的法治国家,法治一旦施行,一切违背法律的贤人的建议都行不通,君主立法(君立)或君主宪政是没有贤人的尊贵地位的。人们唯一认可君主一人,而一切民事都以法律裁断。”  而贤能政治显然不只是会引起君主与贤人的争斗,而且会因为贤人的尊崇的地位,会引起君主属下大臣之间为了争夺这个高贵无比政治地位而发生争斗。  

还有正如邓析说的,它破坏法制环境,导致民间老百姓之间的争斗。因此,贤能政治造成的混乱有甚于没有法治。  据说墨子是主张尚贤的,在这一点上道家与墨家是有分歧的。墨子的一段话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尚贤,它的意义及其墨理由何在。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读完后,咋一想似乎觉得墨子的尚贤还有有道理的,本来嘛,邦国里需要贤良之士,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嘛,要治理国家的能人嘛,当然需要对这些特别的人“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而,只要你回头细细反思:如果邦国里存在这些特别的人,先让他们““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岂不是说明他们是一些特权人物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这岂不是与人人平等原则相背离?老子道家讲求,真正的理性的贤德之人在地位上要与人民平等,要大众化的,没有特权的;在利益上先人后己,自己帮助人民致富成功而不占据成果。而这些“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的特权人物还没有为人民谋利益,出成果之前就已经占据着利益。这难道适合公平正义原则?

况且,当这些被“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的一群人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阶层时候,社会大众将处处受制于他们,引发非正义,岂不就是产生一种违背这种自然秩序的状况,要知道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起码公平正一才是一个失败的治理啊!所以说,道家老子的不尚贤还在于如此方面考虑的,这点上无疑比墨家深刻的多,理性的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