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身经历:工作后才明白的4个职场真相

 小挢流水人家 2023-02-06 发布于山东
时间的齿轮进到了2023年,算上实习,我踏入职场竟已经两年了。
这两年里待过很多家公司,虽然是实习,但也旁观了职场的人情冷暖,也有幸和一些很厉害的人成为了朋友,了解了ta们一路摸爬滚打的成长之路。
而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职场小白的蜕变。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工作不顺,找我吐槽,我竟也可以指点一二,帮她发现工作的价值和方向了。事后,我就在想
  • 究竟什么样的职场生活才符合大多数人的期待?
  • 这之中有哪些易被人忽略的职场真相呢?

下面就浅浅地同步一下个人的思考吧~

职场真相一:大多数工作都是重复且枯燥的。
在工地搬砖的人,往往会羡慕坐办公室的白领,因为他们觉得白领工作轻松且富有新意,不像自己日日年年都重复一样的工作。
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就算是公司里备受关注的创新部门的核心岗位,工作的时间长了,他们也会厌烦,进而陷入这样的怪圈:
刚入职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干劲十足,但成为熟练工后,就越发觉得自己像是运转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开始质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当这种质疑达到峰值,基本就开始跳槽了。到达新公司后,再次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一次两次无穷尽也……最后只落得待了很多公司,看似经验丰富,实则成长有限。
讨厌枯燥重复的工作是人之常情,但好高骛远也不是成长之道。要想把握职业发展黄金期,飞速成长,有两点建议可以共勉:
1. 静下心来,聚焦于思考“我怎么最大化在这个岗位上的收益”
积极学习当前岗位的相关技能,多观察学习身边优秀的同事。利用这个历程,锻炼自己对业务的理解能力。即使未来换了行业,这一套理解业务的方法,你是可以带走的。
2. 保持对当前岗位和外部市场的好奇。
多去关注更高阶的人在做什么、需要什么能力,多关注当前市场的变化,用人的要求,持续基于市场机会、个人偏好和技能积累,慢慢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图片


职场真相二:在职场,“成为管理者”并不是一条「必经之路」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大厂待了5年,职级很高,但并没有管理title。我很好奇,他说“我一直作为IC(individual contributor个体贡献者)在工作,管理对我来讲不重要。”
讲真,这让我有点震惊。我一直以为到达一定高度的人,都是要往管理岗走的。后边,他和我分享了个人贡献者和管理者的区别:
  • 包容度。作为管理者,对于“灰度”的容忍需要更强。这就包括了:团队里有的同事,可能你不太欣赏,但也需要找到管理和激发ta的方法;

  • 影响力。这不是权责角度的影响力,而是作为团队管理者,通过人格、工作激情、专业度等不同角度,对团队施展正向影响的能力;

  • 情绪管理。很反直觉的一点是:管理者并不是可以随意滥用权力发火的,反而需要比IC更注意控制情绪;

  • 视角。新晋管理者,特别容易沉浸在自己原本擅长的领域,而忽略了团队整体的方向、进度。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把视角放得更高,关注那些从组织角度来看更重要的事情。

由此可见,成为管理者,不只是有光鲜的一面,背后也有很多要去承受的。果你只想做一个快乐的打工人,那做个IC也未尝不可啊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躺平,只是想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板,希望你不要把自身短板的补齐当作成功的唯一标尺。
但如果你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想把管理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追求,那你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精进自己:
  • 业绩。拿得出手的业绩,永远是证明自己实力的底气;

  • 视野。除了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有大局观,即有意识地去了解团队整体的工作目标、核心产出,甚至是协作方的核心目标、彼此间的协作关系等;

  • 声望。所谓声望,其实是经营好自己的人缘。最简单的就是在沟通协作上,通过产出好的交付来赢得别人的认可和信任,如此才能获得资源上的共享,配合中的话语权。

图片


真相三:放弃自由职业幻想,不要轻易裸辞。
现在互联网上裸辞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以至于很多人都把裸辞当成了工作不顺心的“解药”,感觉裸辞也没什么大不了啊,反正互联网上靠副业月入过万的大有人在。
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真要自由职业,建议要想清楚的问题是:
  • 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 核心竞争力有哪些?

  • 收入稳不稳定?

比如,我怎么靠写文章赚钱?怎么让别人付费找我咨询?有没有足够的储蓄支撑收入不稳定的生活?

如果后续,自己的各种设想没变成现实,那多半还得面临求职问题。到时候,甚至可能因为财务压力等原因,心理负担更大着急忙慌接受一个性价比并不高的offer,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如果真想尝试自由职业,也尽量先不要辞职,可以先用业余时间尝试起来。尝试了,才能拿到更多的信息,比如知道需求怎么样、自己水平如何、差异化优势在哪里等。

图片


职场真相四:“职场贵人”可遇不可求。
职场中,如果能遇到贵人,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把一切希望寄于“贵人帮我”,那就有些儿戏了。
在“渴求贵人”和“不求贵人”两种极端之间,可以有中间地带。我们大可先做好自己能做的,如若遇到了,那就是幸运;如若没遇到,那也无所畏惧。
这里提供一点小tips,即如何才能达到“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效果呢?
要让贵人愿意提携自己,前提一定是自己展示了出值得被提携的能力、潜力、素质。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每个人最大的贵人是自己。先投资自己,让自己有能力,有价值,才更可能被所谓的贵人相中。
比如工作中,做事靠谱,得到一个“可信”的名声。
比如主动承担责任,让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向上。
比如每次接受帮助后,积极给到正反馈,让对方看到ta给你提供的建议,你真的有在认真思考和听取。

职场发展的路还很长,希望我们戒骄戒躁,稳步前行!

图片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点思考吧,管理好预期,平衡好心态,未来皆是坦途!希望我们的2023,千金散尽还复来,健康快乐睡得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