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方法一:督脉经脉辨证论治方法

 昵称65820384 2023-02-06 发布于河南

一 、督脉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辩析

(一)督脉经脉循行意义辨析

主干:《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分支:《素问·骨空论篇》云:“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络脉:《灵枢·经脉》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1、“督脉”

经文首言督脉,是在强调阅者在研习督脉循行时,必先熟知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

督,督率、总督之义,督脉可总督全身诸阳经,人体的阳气功能活动与之密切相关,为阳脉之督纲、阳脉之海,有统摄全身阳气、维系人体元阳之功。

从循行部位而言:《庄子·养生主》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其中“督”为“中”解,所以督脉就是中脉之意,即督脉居人体后背正中,背部亦属阳,督脉入于脑,而“头为诸阳之会”,因此,督脉有“总督诸阳”的作用。从经脉交会方面而言:督脉联系于所有阳经,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而带脉出于第2腰椎。因此,督脉可溢蓄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主一身阳气功能活动,故为“阳脉之海”。而“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所以阳气虚弱,卫外不固,阳虚精神不振、筋脉拘挛之病,多取督脉穴治疗。

综上可知,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所以其生理特点是“阳盛多气之经”,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阳气失畅。

2、“起于下极之俞”

督脉起源古说不一,后世多尊崇“胞中”之说。而为何起于“胞中”?《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云:“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而《素问·奇病论篇》云:“胞络者系于肾。”因肾与胞络相连,肾中寓元阳,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故督脉唯起于胞中,才可受纳先天元阳使脉中阳气不熄,而蓄灌他经。此处分布有督脉首穴长强,是督脉与足少阳经、足少阴经交会之穴,也是督脉之络穴,为督脉从胞中而起,在体表循行路线有腧穴点的起始处,督脉之络脉由此别走项背,此穴是治疗阳气虚损和肛门疾患的常用穴。如湿热瘀血壅滞于肠所致痔疾,可选此穴与龈交、承山相配而治之;若肝风内动、风阳上扰所致癫疴,刺之可通调任督之经气。

图片

3、“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督脉贯脊沿后正中线向上循行到项部风府穴,入属脑系组织,然后沿头正中线上行巅顶,循头额下达鼻柱,交任脉于龈交穴。

(1)在骶椎部循行:分布有腰俞穴,此穴为督脉经气输注于腰骶部穴位,阳气初运升发旺盛。若阳气不足,不养筋脉,则腰脊痿软或强痛,不能回顾俯仰;若中阳不足,气虚下陷,则脱肛;若肾阳不足,寒凝经脉,则闭经。针此穴可治疗阳气不足所致前后二阴病变和腰骶疾患。

(2)在腰椎部循行:分布有腰阳关、命门、悬枢三穴。腰阳关善于温通腰部之阳气,如下焦阳气亏虚所致腰部冷痛、阳痿,可取此穴;命门善于温肾壮阳,补一身之阳气,临床常与关元、大赫、肾俞、足三里相配,以关元补益元气元阳于前,命门生养生命之火于后,大赫水中发火而助热生阳,肾俞补肾气以益气生阳,足三里补后天以养先天,五穴相伍温补一身之真阳,补益一身之真气;悬枢善于调理腰部经气,治腰部转动俯仰不能者。

(3)在胸椎部循行:分布有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八穴,诸穴除均能治疗脊强不得伸屈之证外,因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伴行而相合,故各穴病症主治亦相连。脊中居于两脾俞之中央,旁达脾俞,与脾气相通,故亦善治疗脾失健运之疾。若脾胃失和,可发为腹满不食;若脾阳不足,可发为下利清谷。中枢居于两胆俞之中央,与胆气相通,亦善利胆安神。若肝胆气滞,可发为太息、吞酸;若胆气不足,可发 为心悸易惊。筋缩居于两肝俞之中央,与肝气相通,亦善息风止痉。若肝气逆乱,可发为癫狂神乱;若肝血不濡,可发为筋肉挛缩。至阳居于两膈俞之中央,亦善温通胸阳。若寒凝心脉,可发为胸痹心痛。灵台居于两督俞之中央,亦善宽胸降逆治疗心肺之疾。若邪热在心,可发为疗疮,临床常在此处刺络放血;若心肺气耗,可发为喘促短气。神道居于两心俞之中央,与心气相通,亦善治疗心神疾病。若痰蒙心窍,可发为惊痫神乱;若心血不足,可发为惊悸健忘。身柱居于两肺俞之中央,与肺气相通,亦善治心神疾患和肺病。若邪扰魂魄,可发为狂走谵语;若痰热壅肺,可发为咳嗽气喘。陶道居于两大杼之中央,通于膀胱经气,亦善清热解表,通调督脉。若邪阻肌腠,可发为项强汗不出;若肾精不足,可发为眩晕头重。以上病变,皆可取相应腧穴治之。

(4)在颈椎部循行:分布有大椎、哑门二穴,大椎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是治疗外感发热、疟疾和诸阳经病变之常用穴,刺之有解表退热、通督镇静之功。哑门系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若阳气失煦、舌窍不通所导致喑痱,可取哑门配合崇骨、廉泉、旁廉泉,从阳引阴而治之,局部刺之尚能治疗后头痛、后项强痛。

(5)在头部循行:分布有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九穴。《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即阳气旺盛,可使脑神精明。督脉为阳脉之海,诸穴分属其中,可治疗神志疾患,又因腧穴所在位置不同,其主治亦有所别。风府至后顶四穴位于枕部及项部,亦可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肌腠,所致局部气滞、血瘀、湿阻之头项强痛。其中风府为督脉与阳维脉、足太阳经交会穴,督脉由此入属于脑;太阳主表主开,阳维脉主一身之阳络,故风府既可疏散外风,又能平息内风、醒神开窍,为治疗一切风邪为患之常用穴、风证之要穴。前顶至神庭四穴,位于头前顶部,可治风热上攻之头疾、鼻疾。其中“百会”位于人身最上,为百脉朝会之处,有升阳举陷、潜阳镇静、清头散风之功,为治疗气虚下陷证和肝火、肝阳、肝风所致头部疾患之常用要穴。

(6)在面部循行:分布有素膠、水沟、兑端、龈交四穴。若邪蒙清窍,神不导气,可刺素膠、水沟、兑端三穴,以开窍醒神、祛邪启闭。其中水沟治疗应用范围最广,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穴,是临床急救之第一要穴,也是神志突变、意识昏迷之主穴要穴。龈交为督脉与任脉、足阳明经之交会穴,是治痔疮之经验效穴,临床多施以点刺,或点刺出血。至此是督脉体表路线的终止。

4、“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督脉有一条支脉,为无腧穴的体表路线,从督脉主干分出,向前循行,从少腹直上,通过肚脐,向上联系于心,进入喉部,向上达面颊,环绕嘴唇,抵达眼下的中央部位。与任脉相合而行,以加强与任脉的联系,沟通阴阳,阳气得阴之滋润,阳中有阴,生化无穷。因此督脉之病,亦可刺任脉。正如《素问·骨空论篇》所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5、“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这是从督脉分出的经脉,在络穴(长强)处分出,挟脊上行,至头而散,复下行肩胛,与膀胱经相连,贯于脊背。与任脉的络脉相对,任脉之络散胸腹,督脉之络散脊背, 一阴一阳,阴阳相合。

(二)督脉经脉病候意义辨析

《素问·骨空论篇》:“督脉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

《难经·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脉经·平奇经八脉第四》:“此为督脉。腰背强病,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疾。”

1、“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任督二脉同起于胞中,督脉的分支亦与任脉相联系,督脉总督诸阳,而对全身经脉的阳气起到调节作用。若阳气不降,阴寒之气上逆则奔豚;若阳气失于温煦,则宫寒不孕;膀胱气化不利则癃闭;若阳气失于统摄,则痔疮、遗尿;若阳不化阴,阴液不能上承,则咽干。宜以“扶持”督脉之法治之。

2、“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

头重高摇指头部沉重,振摇不定。《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足,则可养神而使神清,养筋而使筋柔。若因邪聚经脉,阳气不得养筋,则脊强,宜取风府、身柱、筋缩等穴治之;若因阳气不足,阳气不得养神,则头重高摇,宜取百会、风府、大椎等穴治之。

3、“腰背强病,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痛疾。”

督脉所主癫痛因阳气不能养神、养筋所致。若阳气不能养神,神失所养,神机失用,则出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等癫症的表现;若阳气不能养筋,筋失所柔,筋脉抽搐,则出现强直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疴症的表现,宜以“动静针法”之“静针法”治之。

二、 督脉经脉病候辩证应用举要

(一)临床表现

腰脊强痛不得俯仰,抽搐甚则角弓反张,头重高摇,拘挛截瘫,癫痫,痴呆,痔,遗溺。

(二)辨证分析

督脉起于会阴,并脊里上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若邪阻脉络,经气不畅,则腰脊强痛;若阳亢风动,则抽搐角弓反张;若风阳上扰则癫痫;若阳气不能养神则痴呆多卧;若阳气失于统摄,则高摇、遗溺;若阳气失于温煦,则肢体拘挛截瘫。

(三)辨证应用举要

1、“腰背强痛,不得俯仰”

在疼痛的辨证中,经络辨证强调的是辨位归经,即根据疼痛的部位,辨属于何经、何脏,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辨别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时间的久暂。据此确定局部和远端循经取穴的侧重点,以循经取穴,辅以辨证取穴,合理配穴,发挥腧穴协同效应。此腰脊强痛不得俯仰,疼痛部位在脊柱正中线,属督脉。若痛势较重、时间较短,属实证者。“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当取督脉腧穴,同时注意宣散给邪以出路,注意温通,以“血气者喜温而恶寒”也。督脉腧穴中,常于散风者,风府为最;常于温通者,大椎、至阳、腰阳关为最。若痛势较缓、时间较久,属虚证者。“督脉生病……甚者在齐下营。”当取与督脉表里相通的任脉腧穴,同时注意温通、温补,常用者中极、关元、承浆是也。

薛某,男,68岁。诉腰脊强痛5小时。患者晨起弯腰时,突发腰脊强痛、不能俯仰,其女邀余延家诊治。现症:患者腰脊强直,不能俯仰活动,余无不适,舌暗苔薄白,脉弦紧。

中医诊断:腰痹(瘀血阻络型);

西医诊断:急性腰扭伤。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腰脊正中疼痛,不能俯仰,知其病在督脉。晨起突发是为新病实证,故法当散邪通络。因其惧针,遂仅取风府一穴,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嘱其活动腰部,疼痛大减,留针20余分钟,针感消失后起针,腰部活动如常。

按语:风府为督脉与阳维脉、足太阳经交汇之处,为治疗一切风邪所致诸疾之常用穴。该患者晨起活动受风,风邪闭阻经络,经气不利而发病。故针取风府,散风通络使经脉通畅而通则不痛。风府为笔者治疗腰脊强痛的常用穴,可谓屡用屡验。

2、拘挛截瘫

在临床上,拘挛截瘫虽有痰湿、瘀血、阴血亏虚所致者,但“阳气虚衰”是筋脉痉挛、肢体瘫痪的致病根本。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篇》所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人之神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筋得到阳气的温养,肢体才能柔和而活动自如。《素问·骨空论篇》云: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由此可见,筋脉痉挛、肢体瘫痪的病位主要责之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整和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能统摄全身阳气。又督脉行于脊里络肾,上行入脑。脑为“元神之府”,神主人身之功能、主动,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皆赖之所主。若督脉损伤,阳气虚衰,阳气不能上升下达,阴血瘀闭,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则拘挛、痿废不用。故治痿当首先“扶持”督脉,使阳气旺盛,则神有所养、筋有所柔。临床常用善于升举阳气之百会,醒神开窍之风府,宣统诸阳之大椎,强脊柔筋之身柱、筋缩、悬枢,壮阳益肾之命门、腰阳关,以及督脉之根基长强等穴。

徐某,女,20岁。诉双下肢瘫1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右下肢无力,4天后又出现左下肢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腰椎X线片示:未见异常;血钾低,考虑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经补钾治疗后症状无改善,遂转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考虑为“脊髓炎”,予神经妥乐平、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静脉滴注,2周后病情稳定,仍遗有双下肢瘫,不能起卧,来我院进一步求治。现症:神清语利,双下肢瘫,不能行走站立,神疲懒言,纳可,便溏,夜寐安,舌暗淡苔白,脉沉细。查: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肌容量减少,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侧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感觉平面未引出。

中医诊断:痿证(气虚血瘀型);

西医诊断:脊髓炎。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截瘫,不能行走站立,懒言,舌暗淡,脉沉细,知其阳气虚衰,阴血瘀闭,不能温养筋脉。其神疲便溏,舌暗淡苔白,脉沉细,则脾胃虚弱,气血不能濡养肌肉可知。法当首先“扶持”督脉,使阳气旺盛,则筋有所养所柔。针刺取穴:腰俞、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泉、绝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腰俞、腰阳关、命门、肾俞、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绝骨施以徐疾提插补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2次,配合低频脉冲电流疗法,以加强针感。患者经1周治疗,肢体活动同前,伴汗出,时有疼痛,纳可,寐安,二便调,舌暗苔黄,脉沉细。患者出现汗出,时有疼痛,说明络脉已通,效不更方,治疗同前。又经半个月治疗,患者已能站立,扶杖行走,伴疼痛、胀感及抽搐,抽搐以臀部、胭窝部为重,入夜尤甚。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Ⅱ级,肌张力增高,肌容量减少,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脉症提示患者邪气已去,而正虚日显。故针灸以调理督任为主,针刺加关元。治痿独取阳明,治亦应注重调理脾胃,故针灸取穴“调理脾胃针法”和华佗夹脊穴、督脉穴、膀胱经穴、胆经穴为主。患者又经近2个月余治疗,病情明显改善,双下肢活动无力好转,无抽搐疼痛,未诉其他不适,双下肢肌力Ⅲ~Ⅲ+级。由于经济原因,患者要求出院,嘱进一步加强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按语:该患者系外邪损伤肺胃致痿,以阳气虚衰、气血不运、筋脉失养为病机关键。故针灸首取督脉腰俞、腰阳关、命门以振奋阳气;辅以膀胱经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昆仑,胆经环跳、阳陵泉、绝骨,是以治筋所生病和骨所生病,舒筋柔筋、强筋壮骨。诸穴合用,使阳气旺盛,则筋有所柔,筋骨并治。辅以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调理脾胃,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俾其气血健运,筋脉得养,则痿废可起。

3、癫痫

癫病、癎证皆是脑神、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志疾病,癫病是以精神抑郁、情感淡漠,甚则哭笑无常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痫证是以突然昏仆、双目上视、四肢抽搐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二者多与情志或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其病理变化不外乎气、血、风、痰、火、瘀、虚,以五脏虚损为本,风、痰、火、瘀、气滞为标。针灸治疗多选取任督二脉及头部穴位,随证取穴施针。如有采用水沟、百会电针休克疗法治疗精神疾病者;有采用电针印堂、百会治疗抑郁症者;有独刺大椎或督脉穴位埋线、割治、刺络放血治疗痫证者等多种报道。笔者认为督脉所主治之癫痫,癫为阳气虚弱,不能养神,神失所养则不精,所谓“阳气者,精则养神”,为“静病”,法当秉承张景岳动静论观点“阴亢者胜之以阳”,采用“以动制静”的方法来治之,即取督脉上具有兴奋作用的腧穴或反应点,采用重、深、强的强刺激手法,不留针或留针中不停地运针(动留针法),针感宜强;痫为阳亢风动,筋脉抽搐,角弓反张,所谓“阳气者,……柔则养筋”,为“动病”,亦当秉承张景岳动静论观点“动极者镇之以静”,采用“以静制动”的方法来治之,即取具有镇静作用的腧穴或反应点,采用轻、浅、微的弱刺激手法,留针时间宜长,留针中不施手法(静留针法),针感宜轻微,似有似无。

王某,男,5岁。家长代诉患癫痫半年余。其母生患儿时难产,患儿半年前无明显原因突发意识丧失,双目上吊,口吐白沫,肢体痉挛抽动,持续3分钟左右后缓解,以后每日发作2~5次,每次2~4分钟,患儿每次发病前多可见印堂发青,苏醒后神疲嗜睡,服用镇静药能控制发作。数日前因骤停抗癫痫药而致病情加重,遂前来就诊。现症:神清语利,反应灵活,智力正常,口唇暗青,四肢不温,纳少,寐安,二便调,舌暗苔薄,脉弦细。查: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痫证(肾阳不足型);

西医诊断:原发性癫痫。

辨证治疗思路: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此患儿得之在母腹时,精气并居,任督失调;且患儿发病前常见口唇暗青、印堂发青,知其督脉阳气不展,经脉瘀滞。故法当振奋阳气,通调任督。因小儿惧针,肢体不便留针。针刺取穴:百会、大椎、风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诸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1小时,每日1次。并嘱其家属,若遇儿癫痫发作时,以三棱针点刺会阴,出血数滴即可。连续针治16次后,诸症消失,其间家属在家中,先后以三棱针点刺会阴治疗4次,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该患儿癫痫之发,始于其母难产,正如《素问·奇病论篇》所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其发作以突然昏仆、抽搐吐涎为特征,属“动证”范畴。而风主动,该证即责之于精气并居,任督失调,风阳上扰脑神。本着“动极者镇之以静”的原则,法以镇静安神、息风定痫。针取百会、大椎、风府通督镇静安神,长时间留针,取其“以静制动”,合《内经》“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义也。三棱针点刺会阴以通调任督,调摄阴阳。正如《临证指南医案·癫痫》所云:“痫之实者,……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

4、痴呆多卧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关系密切。病证多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肾经亏虚,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或阳气虚损,神明失养;标实为痰浊、瘀血闭阻清窍。督脉所主之痴呆,当属阳气虚损、阳不化气、浊邪害清、元神受损所致之痴呆,故痴呆多卧,寡言懒动,头晕食少。治疗当牢记脑为髓之海,非养不满,脑病易虚,非养不实;脑为元神之府,非清不静,脑病易闭,非清不开的原则。宜温阳益气、填精益髓、豁痰逐瘀、醒神开窍,随证施治,以调神益智为首务,选用“温阳调神益智针法”,或配合“滋阴调神益智针法”,或配合“豁痰调神益智针法”。

刘某,女,58岁。诉反应迟钝嗜睡4个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懒言乏力,多卧少动,渐至记忆力明显减退,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见明显疗效,且症状逐渐加重,而欲求针灸治疗。现症:反应迟钝,善忘呆笨,头晕乏力,懒言嗜睡,坐中、活动中即能入睡,纳呆,便溏,形体肥胖,舌淡暗胖大苔白,脉沉缓。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提示:脑萎缩。

中医诊断:痴呆(脾肾阳虚型),多寐;

西医诊断:脑萎缩,发作性睡病。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体胖、便溏、纳呆、则脾肾阳虚可知;其发作性睡病,伴善忘呆笨、反应迟钝则阳虚神明失养已显;纵观患者症、舌、脉,证属脾肾阳虚、神明失养。法当温阳益气,调神益智。针刺取穴:水沟、神庭、四神聪、百会、大陵、关元、血海、然谷、太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关元、然谷施以益气热补法,血海施以徐疾提插补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患者经1周治疗后,发作性睡病明显减少,头晕、便溏好转,纳食正常,效不更方;继前治疗1个月后,睡眠正常,反应明显改善,对答如流;又继前治疗半个月,诸症消失而告愈。

按语:《千金翼方》云:“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说明了阳气在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灵枢·大惑论》也明确指出“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本例即为阳气虚衰,不能养神则精,起居衰败。故当振奋阳气,遂取肾经之荥穴,水中之真火,燃于深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生不息,少火生气之然谷,合人体元气始生之关元,施以热补法以温阳益气,配善于升举阳气之百会,以恢复“阳气者,精则养神”的功效,余穴意在开窍醒神、养血安神,诸穴合用,共奏温阳提神、调神益智之功。

5、痔病遗溺

督脉起于会阴,循司前后二阴,若阳气虚衰,督阳不升,阳虚下陷,统摄无权,则脱肛便血、遗溺;若命门火衰,气化无权,则癃闭;若阳气不展,阴血瘀闭,则痔。此类患者多伴有畏寒肢冷、神气怯弱、腰膝酸冷之症,且多为久病,病证属虚。根据“督脉生病……甚者在齐下营”“阳经虚证补在阴经”的原则,当任脉、督脉并治,表里互求。脱肛者常取督脉百会、命门,辅以任脉关元、下腹的提托穴,针灸并用以温阳举陷、益气固脱;遗溺癃闭者加中极、膀胱俞、白环俞、淋泉;痔者常取督脉之龈交、长强及经外奇穴二白,针刺或毫针点刺以交通任督,化瘀除痔;便血疼痛者加孔最、承山。

李某,女,23岁。诉排便伴疼痛便血1周。患者患痔数年,近来排便时,常伴有疼痛、便血,遂前来就诊。现症:排便伴疼痛、便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可,寐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查:肛周9点处有一1.5mm×2.5mm外痔,肛门镜检齿线上有黏膜隆起,3点、7点处各有一个2mm×3mm内痔,龈交处有一0.5mm×0.5mm结节。

中医诊断:便血(脾胃虚寒型);

西医诊断:痔。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平素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则阳气虚衰已明;内外痔并生且疼痛,则阴血瘀闭可知。法当温阳散瘀。针刺取穴:长强、孔最、承山、命门、龈交,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长强、孔最、承山施以平补平泻法,毫针点刺龈交处结节,每晚睡前艾灸命门。患者连续治疗4次后,便血疼痛消失。又经2个月治疗,诸症尽除,龈交处结节和内外痔皆消,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龈交穴是诊治痔的经验效穴,临床经验提示龈交处有结节者,此人必有痔,但有痔者,龈交处不一定有结节。中医学认为机体局部的变化,蕴涵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病人身体局部细微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信息情况。《灵枢·外揣》中详尽论述了“司内揣外”“司外揣内”等诊病方法。《灵枢·本脏》亦强调:“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龈交为任督二脉之所会,督脉之末穴,标之所在。根据中医经络标本根结学说认为十二经脉的“根”与“本”部位在下,为经气始生始发之地;“结”和“标”部位在上,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临证取穴治病既可病在标者取之标,病在本者取之本;亦可病在本者而治其标,病在标者反治其本。《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亦指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故取龈交穴治疗痔,师出有据, 验之有效。《针灸大成》载:“长强,……主肠风下血,久痔瘘。”“命门主老人肾虚腰疼,及诸痔脱肛,肠风下血。”《玉龙歌》云:“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孔最为肺经郄穴,最善治诸窍出血,而大肠与肺相表里,故疗便血更为其所长。

本文选自张智龙《细说经络辨证》,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