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现“语言运用”的规律性

 朝百 2023-02-07 发布于海南

语言运用

01

图片

统编教材是以阅读单元形式编排的,我们正走在阅读单元的路上,实施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具体的课程落实形式,它要求教师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材单元的编写意图为基础,对单元学习目标、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确保学生在整体性的学习体验中有层次地内化相关知识,习得具体技能,抵达深度理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在遵循一般课程逻辑的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需要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目标统领原则、系统设计原则、任务驱动原则、学教评一致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具体的课程内容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资源,当然,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也只能以教材为例子,链接阅读丛书内容,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大量阅读,反三归一,质从量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律,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说明。

图片

一、阅读单元的目标与资源

1、单元导语。(1)单元专题《神话故事》。(2)人文要素: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3)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2、两类课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和《普罗米修斯》;略读课文:《女娲补天》。

3、习作:我和___过一天

4、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嫦娥》

5、快乐读书吧:很很久以前……

6、链接阅读。整本书阅读,《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节选),《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填海),《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神话选译百题》(女娲补天)。

图片

二、“语言运用”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以课后思考训练题(文前提示语)为思路的助读系统

为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每篇精读课文在课后思考训练题里设置了一些助读工具。如,《盘古开天地》课后思考训练题二、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精卫填海》课后思考训练题二、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课后思考训练题二、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还在略读课文的文前提示语中提示“语文要素”。如,《女娲补天》提示语说: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以任务驱动为原则的阅读体系

1、简要说出故事的过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盘古开天地》课后思考训练题二作为学习任务,学习提示中需要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即起因、经过和结果。

2、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卫填海》课后思考训练题二作为学习任务。一是文言文的文本内容较短,在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谈起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明确讲故事的三要素,起因、经过和结果。

3、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普罗米修斯》课后思考训练题二作为学习任务,明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需要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简要复述故事。

图片

(三)以教学评为原则的阅读策略

首先,对“神奇”的理解。

单元人文要素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盘古神吗?需要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精卫神吗?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普罗米修斯神吗?说说故事中哪个情节触动了你?和同学交流。女娲神吗?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其次,前置“交流平台”。

之所以把“交流平台”前置,是因为对文本内容理解,特别是突出“神奇”有所帮助。

玲玲: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

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阳阳: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桐桐: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

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