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故事性文本阅读策略运用

 朝百 2023-02-07 发布于海南

分级阅读

图片

图片

语文主题学习ABC(31)

  小学故事性文本阅读策略运用

建构阅读体系,实施策略阅读。阅读有了策略,每一次阅读无不都在体现着能力,比如,获取信息能力需要在初读文本内容中体现,整体感知能力需要在阅读全文内容中体现,形成解释能力是在精读文本内容中体现,作出评价能力是在研读文本内容中体现,而创意运用能力更是如此。

建构阅读体系,实施策略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紧扣主题,大量阅读,自由阅读。以1+X为基础,建构了五种基本课型,即“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组文阅读课”和“自由阅读课”,通过延伸阅读、链接阅读、拓展阅读,实施了大量阅读,按照五个阅读维度,提升了学生五种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发展。

我们可以理解“读占鳌头”,也想做到“读占鳌头”。而我们只看到了“鳌头”,却没有看到“鳌”的全身,忘却了提升阅读能力的连续性、螺旋性、整体性。

当然,不同题材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朗读方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里,故事性文章是比较多的。现在,我们探讨一下怎么读好故事性文章。

1、朗读课文。小学一二年级的朗读课文,大多数是独立要求的,而且这样的课后思考训练题也是比较多的。而后对于“朗读课文”有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首先是读好,然后是背诵。这样设计要求,是渐渐地增加难度,接近于思考,使朗读与思考联系起来。随着年级的上升,要求逐步增高,“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来说,所有的朗读都在为复述故事练功。

   “朗读课文”看起来虽然是一个要求,比较简单,但它明显包括“获取信息方面”“整体感知方面”。实际上,也隐含有“形成解释方面”“作出评价方面”等。

图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对于故事性强的文章,首先是读好本文,重点读好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现在“形成解释能力”“作出评价能力”方面,也就是说,读好对话能够解释清楚,能够评价到位,而且能够创意运用。

如:一年级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课后思考训练题一、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年级课文《小马过河》课后思考训练题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三年级课文有《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思考训练题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课文《陶罐和铁罐》课后思考训练题二、结合课文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略读课《池子与河流》文前提示语: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讲,分角色朗读课文。略读课《漏》课后思考训练题二、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还有四年级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后思考训练题一、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等等。

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选择适合的角色,能够表现出形形色色的人,明白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样的朗读,才有分角色朗读的效果。其次,读好对话。小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在课堂上,一般安排有旁白,因为这是朗读课文。其实,这对朗读效果是有影响的,朗读者也不能够很快进入角色。

3、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考查的是五种阅读能力,特别是“创意运用能力”。复述课文是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需要创意运用。实际上,小学教材里的课文都可以复述的,这里主要浅述对故事性课文的复述。

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源于课文,所以,讲故事是依据文本进行的。

a、借助词语讲故事。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如二年级课文《小马过河》课后思考训练题二、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

b、借助表格讲故事。一般是先把表格填写清楚,因为表格里内容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所以,填表格有助于把故事讲完整。如二年级课文《后羿射日》课后思考训练题二、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 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大地上重新出现了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留下来最后一个。         勃勃生机。

c、借助标题讲故事。标题就是故事内容的提纲,借助标题讲故事,也是能够把故事讲完整。如五年级课文跳水课后思考训练题一、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讲讲这个故事

水手猴子取(        )(         )

d、借助描写讲故事。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许多故事性文章中,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加上了细节描写。借助这些描写,能够使人物栩栩如生。如五年级课文军神》课后思考训练题四、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变化,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

e、借助提示语讲故事。略读课文在“文前提示语”里,已经提示到对讲故事的基本要求,所以,需要根据提示语要求讲故事。如三年级课文《鹿角和鹿腿》课后思考训练题二、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图片

②表演故事。表演故事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讲故事的形式,小学生作为表演者,一般要佩戴头饰,所以,演故事常见于小学一二年级。它可以根据故事内容选择合适的角色,演读要求表演者不仅要有语言,还要有动作和神态等。如:一年级课文《小壁虎借尾巴》选做题: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二年级课文《青蛙卖泥塘》课后思考训练题一、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复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小学教材里,复述故事对于不同年级是有不同要求的。在上册教材里要求很明显,一二年级借助图片复述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故事,四年级简要复述故事,五年级创造性复述故事,还有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等。下册教材继续用各种形式复述故事,如三年级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思考训练题二、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

续编故事。续编故事需要先掌握文本故事的整个内容,思考故事的结尾还有续编的空间,就可以对故事作延展性续编。三年级略读课《枣核》文前提示语: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创编故事。创编故事就是对故事内容留有的空白,进行合理的补充,故事的前、中、后都可以作补充。也可以根据文本故事内容,创编新的故事。如三年级略读课文《方帽子店》文前提示语: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五年级课文《景阳冈》课后思考训练题三、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图片

课本剧。课本剧是一种舞台的故事表现形式,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课本剧一般格式包括题目、人物、时间、地点、道具、背景、幕名和正文这几个部分。

课本剧表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学习、整体发展及反思,是“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创意运用”五种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年级口语交际怎样表演课本剧。

分小组讨论怎样表演课本剧,可以讨论以下内容

选课本:学过的课文中,哪一篇适合演课本剧。

分角色: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分配给谁。

怎么演:怎么演好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可以从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如,怎么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话,表演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动作。此外,还可以想想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和道具。

讨论时,大家轮流做主持人,其他组员既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意见不同时要一起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

课后各小组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排练,再在班上表演。

任何一项教育课题,一定是以优秀课例为基础的。我们实验就是开展大量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有了模式固然重要,但模式不能成为万能的,思想才是万能的。“出模”意味着有了思想,一个教师能够带着思想去上课,比带着模式去上课更有底气和张力。若能带着包含有先进的教学思想、现代的教学理念,渊博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等要件的“思想”去上课,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