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6·25】觚不觚之感慨

 liuhuirong 2023-02-07 发布于湖北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哪里是觚啊?这也算是觚吗?”

【感悟】

一、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

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孔子感叹“觚不像个觚了”,一是说性状变了:最初的觚,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象征着天圆地方,“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后来觚被改变成圆形而没有棱角了;二是说容量变了,失去了它容量的限度。原来的容量约有二升,可以戒人少饮,浅尝辄止。如果是盛三升酒就不叫觚了,叫觯,如果盛四升酒,就叫角。形状和容量都变了,主体精神也就容易抛弃了,酒量一旦敞开,人就容易放肆了。徒有形式的演变而违背原有的善的精神内涵而虚有其表,是人类的悲哀与耻辱。

程子说:“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

从这一章,我看到了孔子教学的生动。你看,他在跟大家吃饭的时候,举起这个形状和容量都已改变了的酒器“觚”,很动情地:“觚不觚,觚哉,觚哉”,随便举出一器,就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引出来了。

我们学习《论语》,光理解字面意思是不行的,要透过这件事里头悟那个理。孔子到底讲这个事情是什么意思?他举出这么一个酒器,来比喻天下物都是如此。也就是程子解释的:“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程子给我们举出君、臣这两个例子,春秋时期确实也是五伦都完全被扭曲了。

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暗示社会一旦陷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将会出现残暴,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二、如何理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很多人一听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要联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就会义愤填膺的用以揭批孔子及儒学,当作讨伐孔孟儒学的把柄。但是查遍儒家经典、并没有此话的出处,孔子、孟子更没有说过。

反而,在《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曾子犯了小过,曾子的父亲一怒之下就用锄柄暴打曾子,结果将曾子打昏了。孔子知道后教育曾子说:你要记住一条原则,“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我们做了错事,父母发发脾气,骂骂我们,或者打我们,我们要让父母把气发出来,否则就会伤害父母的身体;但是,如果父母很不理智,眼看要出手过重,你就要赶紧躲开,给父母一个冷静的时间,如果你不躲开,还犟嘴,就是火上浇油,就可能陷父母于不义。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民国时期,在民间流传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几句歌谣,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当今君子去偷牛,文武官员爬墙头,公公拉着儿媳手,儿子打破老子头。”我们当今的社会,很多高官有不少都倒在石榴裙下,夫妻之间的真爱、亲子之间的血乳交融越来越淡漠,想想都非常可怕。

是该回归传统的那种“五伦”情意了!用圣贤思想来治理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刻不容缓。

人有权欲饥渴、物质饥渴、精神饥渴、皮肤饥渴这四大饥渴,人人都有领导欲,当领导的都希望下属能够尽心尽责,可领导上面还有领导,所以每个人都有着双重及多重身份身份,

所以要学会做君、做臣、做父、做子、做朋友。

三、孔子的“变”与“不变”

一些人读到这一节,总是谴责孔子是顽固的守旧派人物,借一只酒杯大发牢骚,非要开倒车把历史拉回西周时代不可。评价一个时代好不好,主要应以社会是否安定,百姓是否能安居乐业为主,即使是现代,如果像伊拉克那样,我觉得更应该说那才是历史的倒退!孔子赞赏的西周的前二百年,是国泰民安的,而孔子所处的春秋年代是诸侯纷争内乱的生存环境,西周是一脉暖阳,春秋是寒风凛冽。怎样理解“守旧”与“前进”,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两章结合起来看,上一章孔子主张“变”,这一章孔子又反对“变”。孔子的变与不能变都是围绕着一个原则,就是和谐的“五伦”秩序,有悖于“五伦”的,既是经济再发达,也要加强“五伦”教育,原来能够体现“五伦”秩序的,就要维护,不能乱变。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