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浅析(八)

 昵称65820384 2023-02-08 发布于河南

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大自然主客观规律最基本的阐述,能“合二为一”则大道至简,会“一分为二”则大道至深。能“合”又能“分”是真懂阴阳之人。
其实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仅是一个智慧“名词”。首先这个“阴”、“阳”二字,没有初步的实修,恐怕仅凭文字上的学习很难达到最基本较全面的明白。我也不想用什么“暗物质”、“微中子”、“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词汇来套近乎,因为古人的用词与现代用词不一样。又如近代提出了“能量”医学,而“能量”就是中医学中的“炁”的新名词。对于微观古代的研究也是超现代的,一微尘中含大千世界。

中医教材对阴阳五行在“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没有做“互根”,所以真正懂“阴阳”的不多,或者说了解了皮毛而已。从佛教的角度,“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是构成阴阳五行生化之道的基础条件。同时学好阴阳也是修炼“得道”、“证神”、“证佛”的理论根据。如果说真懂阴阳就能理解“佛经”、“道德经”,恐怕很多同仁会不赞同,今后我会抽出时间写出来与同道共商。

宇宙万有离不开一个“缘”字。缘聚而有,缘散而无。宇宙实相是超脱轮回之所,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界五行充斥了整个宇宙,而实相也在此宇宙之内。深究三界万物不会超越五行属性,换句话说,三界万物都包含在阴阳五行之中,所有的中医可以说对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是尽一生所学。

而现代有文凭中医,就我个人认为仅就“阴阳”这个概念性的学问都不是人人都能十分明白的。
即使学得好些的,顶多停留在肤浅的感性知识层面,就成为合理合法为人治病的中医大夫,而真有实学者拿不到文凭只能做做“地下工作”者。
和一个中医谈阴阳五行学说本来就不应该,说了也没闲功夫听,因为这是中医幼儿园的东西。可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未必就个个懂,因为目前多数的中医已不是过去的中医了,说不定有些中医先生对自己所学都产生怀疑,所以我们以最原始的有关<河图>(比佛经、道德经,内经都早N年/没有文字时代),也是阴阳五行学说最早的源头来浅析这一理论。<河图>的内涵和外延太大了,它不但是表三界之理,同时又开示了生命实相。
现仅仅从观照<河图>从阴阳五行,说说个人的认识。阴阳五行依图形看应该是相合才是三界繁衍之道,对于相克,这个道理不是简单的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傻瓜法则。

图片


如果说阴物质(反物质)及阳物质的绝对平衡从物理学角度讲应该是湮灭,所有阴阳五行绝对平衡的不多,相对平衡的到是有。我们生命活动是依赖'物质'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人类发展原始(本来、或叫基因)是储阳性的。
类比:男多于女女,精子方倍与卵子、动多与静(动为阳,静为用)、海水之多还是被上包围(表象上水多与土,实质上土远远大与水)这些仅表达一下我们这个生命体系中的阴阳平衡还是偏向于阳性的。

看河国有五个阵--水阵一木阵一火阵一土阵一金阵一水阵,然是顺时针为向解旋相生之象。我们从先天<河图>中找不到阴阳'相克'与'五行'相克的检象,是不是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相克与五行相克搞错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是我们执着在'文字相”中,坐在'文字狱”里了。就是我们看后天的<洛书》从较深的层次看,也看不到真正相克的道理。
中医学者如果仅仅从目前教科书学来的一知半解的阴阳学说基础理论,就难怪人说中医是抽象的,是玄虚不实的,再这样下去真正的传承中医就断层了。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话虽这么说,可是现·代、的·中·医·连·治·标·都·达·不·到·,医生的水平是凭疗效说话的,我们大多中国人生病了首选的还是西方医学,为什么?老百姓是认事实说话。为什么中医的国医靠边站?技不如人。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如果不是毕业后再深入经典是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
不是现代人不如古人,更不是中医难学,其实中医太简单,可以说中医就是一举手,一投足的学问!学阴阳就是学自然,怎么体会,怎么运用,你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河图》中这五个阵中都是阴阳之和的一个大家庭,阵中的阴与阳是一个组合,就象国家与社会家庭一样,皆为对立的统一。
生物界有雌雄两性,雌雄两性中的任何组织。细胞都渗透着祖系承下来的两性基因。如果没有两性,就不可能有新陈代谢,也就不可能有繁衍和发展,这是宇宙本源的道生一,一生二派生出来的。无机物也不例外,一颗小小的电子,虽然结构简单,同样是吸引、排斥、中和的本性。
如果它是单性就不会有任何其它的故事。
因为阴阳互根,所以就不可能出现绝对的纯阴与纯阳,只存在阴阳(大和)。《河图》的五个阵实际上就是五个阴阳结合体。有的结合的(阵)中阴多,有的结合的(阵)中阳多。阴阳为了自身的需求,阴与阴对立,阳与阳对立,强阳重新得到自己所需求的强阴,强阴同时也求得了适合自己的强阳。
在重组的过程中剩下的弱阳与弱阴也得到组合。同性之间的相斥是由于异性之间的相需(吸引)而引起的。
阴与阳之间从来就不相斥,不相斗,不相争,两者之间只存相需关系。
阴阳学中不否认斗争,但斗争决不是阴斗阳或阳斗阴,而是同性之间在特定(阵)因占有的异性不平衡,都是为了自己的需求分配而引发了争夺异性而进行的斗争,本质上只能阴与阴斗或阳与阳斗。属于同性相斥的斗争,即斗争只能发生在同性之间,其斗争点是在同性之间的共同需要或利益上。斗争可由阴引起,也可由阳引起,这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要求分辨的病因,所以我们认为的阴阳的对立实际上是(阴阳阵)中的(小合)之间的对立。是结合体与结合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对立,而阵中也可因分配不均引起窝里斗。
争夺异性,同性个体有时单干,有时它们之间协调一致,形成联盟,为争夺共同所需的异性而团结作战。当联盟得到异性后,如果异性得以平衡分配,形成联盟就会和平共处。否则就会引发对异性的再分配而进行下一轮的斗争。
为了保护“中和”既得利益,偏阳的派阳排列于外、偏阴的派出阴排列在外守护这个(阵)。这些至简道理看看《河图》的五个(阵)即一目了然。

《河图》是二分合一的大道至简,由简至繁,我们就应该用“一分为二”认识生命体多层面的复杂世界。《洛书》是后天“失和”转“大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大和”既得利益,在下次《洛书》中讨论“中医平衡与运动中平衡规律”,又是《洛书》较高的层次,望同仁斧正。


“阴阳合,万物生”。实际情况是每次合中必有分,每次分中也有合。唯有真正的阴阳“大和”才是道,才是诸宗教苦苦追求的理论基础与修行的方向,同是也是揭露中医变“玄”为实的理解与实践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