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识要7:读《内经》试谈中医阴阳离合说

 hzgscrs 2023-02-08 发布于云南

作为中医经方坚定的拥趸,为继承和发扬、宣传日渐式微的中医经方,新注册了百家号,衷心感谢各位看官“驻指观看”,亦烦请各位“关注”与支持!

读《内经》试谈中医阴阳离合说

《黄帝内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之首,是祖国传统医学古典文献,也是以论医为主题,系统阐述自然科学与哲学相结合古代辨证法的杰作。其“阴阳离合”的命题,是对辨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朴素而巧妙的概括。

阴与阳是我国古人从日常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一对矛盾范畴,原意是指日照的背向,即日没为阴,日出为阳。由此逐步引伸出代表暗与明、寒与热、里与表、退与进、南与北等对立概念,以至后来发展演变成为泛指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过程中两个彼此不同的方面或相互排斥的两种倾向。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自然科学的医学著作,坚持了朴素的气一元沦唯物主义和阴阳学说的辨证法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公元前541年医和的六气致病说已提及阴阳,但阴阳还只是作为六种天气中的两种。阴阳学说,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系统地运用于医学则是《黄帝内经》。《内经》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本”者,即“本于阴阳”。就是说,阴阳法则是贯通天地自然的普遍规律,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是生长衰亡的原因,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万事万物的根本方法和准绳,人的各种疾病,或外感于风寒,或内防于脏腑,或伤于七情,都不外是阴阳:二气消长进退所致,所以治病也就必须抓住这个根本。《内经》正是以此为指导,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疗方法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同时《内经》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对阴阳学说的辨证法思想给以了详细、深刻的阐发,把一般哲学道理和具体科学实践结合起来,虚实一体。有血有肉,没有某些哲学论著中的那种虚玄思辨,使人读了赏心悦目,启迪思维。《内经》中辨证法思想之丰富和深刻,实使先秦以至两汉哲学家们相形见绌,望尘莫及。

《阴陌离合论》是《素问》的重要篇章,而它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贯穿《内经》全书,统摄中医理、法、方、药整个思维体系。

阴阳离合是《内经》在认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内经》阴阳互根理论精髓。

阴阳是古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用以说明事物矛盾运动的一对哲学范畴,《黄帝内经》则充分运用这对范畴。对矛盾的普遍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一再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内经》根据当时的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成就,又对阴阳矛盾这种普遍性作了相当充分的论述。

《内经》把阴阳法则作为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以阴阳为“万物之纲纪”作指导,对自然界各个领域,各种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特殊矛盾,进行了归纳分类。观于天体,“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观于四时,“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观于四方,“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观于运动,“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观于气候,温热为阳,寒凉为阴;观于生命,生长为阳,衰亡为阴;观于人体,中上为阳,中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根据体内阴气阳气的多少又分为三阴三阳。《内经》作为一部医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针药效用及其相互矛盾关系分析得更是详细具体,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诸原则,就是以阴阳为总纲,在分析生理病理各种特殊矛盾基础而形成。

《内经》对古代辨证法的主要贡献是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在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提炼出了阴阳离合思想,阴阳离合是对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辨证关系的概括,阴阳离合说是《内经》阴阳互根理论精粹中之精粹。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不仅包含了矛盾普遍性和事物可以无限分割的思想,而且也指出诸种矛盾的共同本质是在于一。一者何意?唐代王冰注释为:“一,谓离合也,虽然不可胜数,然其要妙,以离合推步,悉可知之”。即事物的阴阳或矛盾多不胜数,错综复杂、但只要把握了阴阳双方的离合关系这个关键,则可提纲挈领,悟得阴阳实质。明代医家张介宾对该篇中的“三阴三阳离合”命题的离合二宇作了专注:“分而言之谓之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谓之合,表里同归于一气也”。

此说与其进一步把阴阳法则概括为“一分为二”,是完全一致的,所谓“二”,就是一中之二,二是从一中分离出来的,所谓“一”,就是二的统一, —是二的结合,阴阳双方性质不同,彼此排斥,但双方又互为存在条件,相互联系和转化,阴阳矛盾双方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因此我们说,《内经》的“阴阳离合”论。朴素而巧妙地概括了辨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这是恰如其分的。

阴阳二者的性质是对立的。这对范畴的提出及其在《内经》中的应用,都是表示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内经》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或形”。阴阳在这里主要是说明在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两种事物和势力的不同性质和作用。《内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这里主要说明,食物在体内分解后营养物质和糟粕的不同走注过程。再如;“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这是说两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和阴阳偏胜所产生的两种病变及其临床表现。总之,阴与阳分别代表着天地、动静、寒热、虚实、上下、表里、左右、升降出入等对立的事物和倾向。了解阴阳的这种对立性质,就在于对任何事物和现象都要进行矛盾分析,弄清阴阳各处于何种地位,以何种方式同对方相对立或斗争。所以《内经》强调,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阴阳对立的双方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并可以相互转化,阴阳之间除了分离,排斥或斗争性的一面,还有相互联系、结合或同一性的一面,而且,《内经》对阴阳离合之合即阴阳对立双方的同一性,论述更为详细。

阴与阳互为存在条件,双方总是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素问》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就是说,阴与阳分别处于内外,然而却相互为用,相互依存,阴静于内,为阳之镇守,阳动于外,为阴之役使,见于人体,就是卫气行于外,是以营血为物质基础的;营血存于内,是以卫气为护防的,二者缺一不可。故《内经》又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谓“和”,就是阴阳交和、配合或联系,人们养生和治病,就是调理阴阳,使气血平衡,“阴平阳秘”。若使二者分离,断绝联系,精气就会枯竭,生命就会停止。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的“生之本,本于阴阳”的道理。对于阴阳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张介宾作子明确阐述:“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此于对持之中,而复有互藏之道”。

阴与阳相互渗透,双方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内经》在分析阴阳双方的互对关系时,还进一步分析了阴阳交合,彼此贯通的复杂情况,指出阴阳双方不仅相互为用,而且阴阳各方又分阴阳。就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而深入一步,则“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就昼夜而言昼为阳,夜为阴,而白天又分上午下午,上午为阳,下午为阴,此谓“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黑夜分前半夜与后半夜,前半夜为阴,后半夜为阳,此谓“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对于人体的阴阳,《内经》更是分析得细致入微,条理分明,人体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而“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相输应”,就是阴阳互相输送、运转,彼此蕴涵、照应,这种“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思想,揭示了身体表里内外务器官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奠定了三阴三阳贯通一体的理论基础,从而启发人们对事物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要善于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使从本论治,达到治病目的。

阴阳双方相互转化,是阴阳离合之合,即矛盾的同一性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事物新陈代谢的转机。《内经》对阴阳转化规律的论述相当精深,并明确提出了“物极谓之变”的命题。《灵柩》云;“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阴寒阳热,这是阴阳的正常表现。秋冬去而春夏来,气候由凉寒转化为温热;春夏终而秋冬始,则由温热转化为凉寒,这是阴阳转化在一年四季温热凉寒过程中的表现。人的疾病发生和变化,也都体现了阴阳双方的盛衰转化规律。如《素问》云:“阴胜则阳病,阳牲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感受阴寒之邪,体内阳气亏损,就会阳病,症状逞身热,口渴,腹满等。《内经》认为,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完全是由阴阳交争或阴阳反作所引起的。“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在表述阴阳寒热转化规律时,特别强调“重”、“甚”、“极”三字,意思是说,阴阳双方斗争的结果,彼此失去平衡,由量变达到过甚或极点时,就会发生质变、飞跃,阴阳各自就会转移到自己的反面去,这就是说不要把阴阳对立看成是凝固不变的东西,而要注意二者的转化,善于把握病机,行针施药,创造条件,促使阴阳和调,陵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内经》正是依据阳阴离合的辨证法思想,描述了事物运动的永恒性,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据源泉。

阴阳离合的辨证法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哲学根据。中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无不渗透着阴阳离合的辨证法。正如张介宾所云:“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说理,《内经》根据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和正邪之气盛衰进退的病理变化,依气之多少,进一步具体形象化为“三阴三阳”六经(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内经》关于“三阴三阳离合”的论述,就是讲阴阳行经不同而又表里贯通一气的道理。阴阳二气运行不已,诸经流传,周而复始,气运于内,形成于表,交互作用,相反而又相成。《内经》还以六经分证,对热病外感内传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症候作了分析研究。

文章图片2

《内经》按照阴阳离合辨证法思想,制定了一些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治疗原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体内阴阳双方处于正常的“离合”关系的表观,病邪侵入人体,这种关系遭到破坏。阴阳双方出现偏盛偏衰就会发生疾病,同时。签于阴阳是中医诸种辨证的总纲,各种病变无不可以归之于阴阳失调,而寒热进退,表里出入,邪正虚实等,都不过是阴阳变化的具体表现。所以,从根本上讲,调理阴阳,乃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一个基本准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这可以说是对这个准则的最高概括,这个概括不仅强调调理阴阳的宗旨标准就在于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同时还进一步把调理阴阳归为正治和反治两种治则、所谓正治就是逆证候而治,所谓反治,就是从证候而治。无论正治还是反治都是通过阴阳消长,扶正祛邪。促使阴阳盛衰转化,而达到彼此协调的相对平衡状态。《内经》不仅重视阴阳相对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强调这种平衡是通过调理实现。《素问》云:“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凉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气所宗,此治之大体”。无不是调理阴阳的具体表现,皆为“阳病阴治,阴病阳治”法则之实际运用。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