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书剑恩仇录》:顿悟,陈家洛必须是于万亭的亲生儿子

 思明居士 2023-02-08 发布于河北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早期的名作,故事背景很不错,加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宏大叙事,很吸引人。但是整部书比起后来的《射雕》系列和《鹿鼎记》等等,其影响度相差不少。

文章图片1

凡写此书相关评论的,大多是在骂男主人公陈家洛,感觉这是个令人失望的故事。这其中除了那时金庸在文笔和情节以及人物塑造,都不够深刻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整个故事的逻辑基础有致命bug,导致人物的失败显得莫名其妙。

这部小说主要是讲陈家洛领导红花会群雄与清廷做斗争的故事,其实历史上并没有红花会这样一个发源于江浙的帮会组织。

按照红花会的入会切口:红花老祖本姓朱,为救苍生下凡来。一敬桃园结义刘关张,二敬瓦岗寨上众儿郎,三敬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一救仁人义士,二救孝子贤孙,三救节妇贞女,四救受苦黎民。一杀鞑子满奴,二杀贪官污吏,三杀土豪恶霸,四杀凶徒恶棍。投降清廷者杀,犯上叛会者杀,出卖朋友者杀,淫人妻女者杀。

表面看,姓朱的,八成是明朝后裔,所以红花会的宗旨就是要与清廷作对。但是书里说得明白,红花会的创始人是于万亭。

陈家洛道:'师父,我义父的事,你就只知道这些么?’

袁士霄道:'他被逐出师门之后,隐居了数年,后来手创红花会,终于轰轰烈烈的做出一番大事来。’

所以,大概是于万亭本人不满于满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所以想借了前明朱家的名头,创建这么个帮会,效法瓦岗寨和梁山泊,从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开始,最终实现造反夺天下的目的。

而且,于万亭确实做得很出色,到陈家洛接手红花会时,其势力在江南已经相当庞大。

徐天宏手一挥,马善均、马大挺父子取出火炮流星,嗤嗤数声,射入天空,如数道彗星横过湖面,落入水中。蓦地里四下喊声大起。树荫下、屋角边、桥洞底、山石旁,到处钻出人来,一个个头插红花,手执兵刃。徐天宏高声叫道:“弟兄们,红花会总舵主到了,大家快来参见。”红花会会众欢声雷动,纷纷拥将过来。……

陈家洛不动声色,缓步走到一名御林军军士身边,伸手去接他握在手里的马缰。那军士为他目光所慑,不由自主的交上马缰。陈家洛跃上马背,从怀里取出一朵红花,佩在襟上。这朵红花有大海碗大小,以金丝和红绒绕成,花旁衬以绿叶,镶以宝石,火把照耀下灿烂生光,那是红花会总舵主的标志,就如军队中的帅字旗一般。红花会会众从未见过本会大首领,登时人人振奋,呼声雷动,俯身致敬。

旗营和绿营兵丁本来排得整整齐齐,忽然大批兵丁从队伍中蜂拥而出,统兵官佐大声吆喝,竟自约束不住。那些兵丁奔到陈家洛面前,双手交叉胸前,俯身弯腰,施行红花会中拜见总首领的大礼。陈家洛举手还礼。那些兵丁行完礼后奔回队伍,后面队中又有兵丁奔出行礼,此去彼来,好一阵子才完。原来红花会在江南势力大张,旗营和绿营兵丁不少得人引荐入会,汉军旗营和绿营中的汉人兵卒尤多。

乾隆见自己部队中有这许多人出来向陈家洛行礼,这一惊非同小可……

这样一个在官方军队中都有大批成员信众的组织,是足以给朝廷构成“心腹大患”的印象了。

而于万亭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出身贫苦农家,没受过太多教育,连邻家少女都娶不起,后来出外谋生,做了南少林俗家弟子,这一学武又是好几年。当他再会情人时,已经可以依仗武功夜入豪宅不被发觉。再过三年,就能独力杀死血滴子杀手了。之后十几年,他守在北京。乾隆登基后的五年,他伪装成陈家奴仆,暗中保护情人徐潮生。之后,向师门坦诚了自己的违规事实,被逐出南少林,然后又隐居了几年,才开始创建红花会。

文章图片2

如果说于万亭是十八岁离家,经过这一番事情,他应该已经是年过四十之人。此时他才开始回到江南,组建红花会。不过十几年,红花会就声势浩大如此,只能说,于万亭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如果红花会能按此平稳发展下去,日后必能成就大事。读者大多觉得,后来的当家人陈家洛懦弱无能,才导致了失败,那么为什么他会成为红花会领袖呢?这就是bug所在。

红花会这几位当家的,要聚拢来,只需两条,一是武功高明,因为红花会这些人都是些武呆子,一见了高明的武功就走不动,非要学习切磋。再一个是够江湖义气,肯行侠仗义。

出身南少林又苦大仇深的于万亭,恰好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但是,仅仅聚拢几个高手,还不足以成就红花会的事业。想来于万亭必有善于用人和组织策划的能力,并且有自己的野心。

文章图片3

在前半生,他一直活在自己的爱情里,出家是为了谋生,练武是一种天赋和爱好,守护爱人徐潮生才是他的理想。按说,这样一个痴情汉,本不是个适合搞政治的人。

可是忽然,在他四十多岁之后,他却要结党造反,很可能是因为,潮生的儿子做了皇帝,这件事刺激了他。

于万亭此生深恨初恋未果,根源在于他的门第势力远不如陈世倌。陈家有钱有势,所以娶走了潮生姑娘。也因为陈家的显赫地位,使得潮生与陈世倌的长子居然阴差阳错做了皇帝。

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妈,徐潮生并不期望儿子有这样的荣华,她倒是希望儿子平安平凡守在身边。可是对于男人来说,个个心里都有个皇帝梦,就算自己做不成皇帝,若是自己儿子能做,也是好的。吕不韦献赵姬给秦庄襄王,所图也是这个。

所以,于万亭心里对陈世倌是妒羡交加。如果说,徐潮生嫁给陈世倌,是于万亭所受的第一重打击,那么他们的长子登基称帝,则是于万亭所受的第二重打击。有了这两件事,他这辈子怕是都难以超越陈世倌了。

文章图片4

所以,在确定潮生没有危险之后,半生蹉跎的于万亭突然决定自主创业。他成立了红花会,计划要推翻清朝,推翻这个情敌做阁老、情敌儿子做皇帝的朝廷。

很意外地,他发现自己还真挺有政治才干,不过十几年间,红花会已经名震天下。如果他纯粹是为了救苦天下苍生,那么只要稳健发展壮大红花会的势力,走朱元璋的老路,等到时机成熟再号令天下,反清扶汉,也未尝不可。

但是于万亭等不及,他想要走捷径。

文章图片5

文泰来曾经对陈家洛转述过于万亭的想法:

“于老当家知道皇帝是汉人,就去劝他反满复汉,恢复汉家山河,把满人尽都赶出关去,他仍然做他的皇帝。皇帝似乎颇有点动心,不过他说这事是真是假,还不能全然确定,要于老当家把那两件证物拿给他看看,再定大计。哪知于老当家回去就一病不起。他遗命要你做总舵主,他对我说,这是咱们汉家光复的良机。皇帝是你哥哥,要是他不肯反满复汉,大家就拥你为主。”

于万亭的A计划是让徐潮生的大儿子乾隆反满复汉,红花会帮忙。如果乾隆不肯,就实施B计划,让红花会造反,拥陈家洛为帝。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于万亭肯定心里清楚,A计划基本上很难实现。但凡世人造反,没几个是真心要救万民于水火的,就算初心是,真到了成功之日,也早就转念了。造反的终极目标就是做皇帝,掌权力,享尽荣华富贵。

具体到乾隆本人,既然他已经做了皇帝,又何必多此一举,冒险反清呢?万一失败,不但现成的帝位要丢掉,还可能送命。况且,乾隆虽是皇帝,却不能掌控整个清政府,他的背后是势力庞大的满蒙八旗贵族,如果失去了他们的支持,他什么也做不成。天山双鹰都能一眼看清这个事实,于万亭会心里没数?

于万亭潜伏在京城十几年,对官场和政治自然有耳濡目染,所以后来才能成功组建红花会。对于乾隆的处境,他也未必不清楚。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奔着B计划去的。

文章图片6

比起A计划来,他更期待B计划的成功,他希望陈家洛能一统江山。

因为乾隆是潮生的儿子,于万亭不好直接反清杀帝,所以先实施计划A,向皇帝挑明:你是汉人,你做清朝皇帝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应该反清。皇帝自然不会乐意,第一反应就是索取身世证据。于万亭这样一个老江湖,会想不到吗?

但他在没有携带证据的条件下就冒然秘访皇帝,同时,仅仅劝说皇帝造反,却没有对造反的计划和路径作出任何具体规划。

文章图片7

见一次皇帝,势必要冒千难万险,而于总舵主居然毫无准备地进行了一次低效率会面,不但未能说服皇帝,反而打草惊蛇,引发朝廷对文泰来的追杀。这实在不像一个成功的江湖大派首领所为。

只能说,他是故意的。其目的就是要借此让皇帝坐不稳帝位,之后再将皇帝身世散布民间,让陈家洛以弟弟的身份逼宫。皇帝若是顾念手足情分,一时心慈手软,红花会就可能占了上风,若是皇帝被清廷废掉,他就更是只能倚靠红花会,待红花会造反得了天下,为主称帝的自然该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而乾隆,就算坐了江山,也是威望不足根基不稳,识相的话,还得让贤。

所以,A计划只是一个包装和前奏,于老帮主真正期待的是B计划的实现。因为陈家洛是他的亲儿子!

文章图片8

这样一来,剧情就说得通了。事实上,金庸起初写这小说时,也是把陈家洛设定为于万亭与徐潮生的私生子的。后来为了人物形象更伟光正,修改了设定。结果反而造成故事逻辑不通。

其实,于万亭一开始就想要执行B计划,只是迫于潮生的压力,必须设计一个A计划。但是于万亭没想到,潮生死得那么早,他刚见过乾隆,潮生就去世了。痴情的于万亭经受不住这个打击,也一病不起,很快去世,他来不及推行后续计划,甚至来不及向陈家洛详细交代自己的这盘棋。

但此时陈家洛已然是少帮主,于万亭这些年刻意培养他,在他考中举人之后,教他拜在武功当世第一的天池怪侠袁士霄门下为徒,又教他结交江湖义士,广铺人脉,明里暗里告诉大家:这就是红花会未来的接班人,文武全才,义薄云天,我认可。

文章图片9

于是大家也都认可。

可是于万亭去世得突然,反清计划只能由文泰来转述给陈家洛。文泰来是个耿直莽汉,并不能真正体会于万亭的用心,把A计划当作了首选,B计划反倒成了候补。

文章图片10

陈家洛十五岁上就中了举人,可以说,初级人生观是在儒家经典中学习和形成的。在心理上,他是陈世倌的儿子,家学渊源,世受皇恩,忠君报国这几个字,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十五岁之后跟着义父闯荡江湖,算是晓得了民生疾苦和江湖义气,但这些跟儒家教导的仁义礼智信,并无本质区别,而且,他主要精力还是跟着袁士霄习武。到了二十五岁,陈家洛虽已是文武全才的少帮主,但是对于江湖险恶和人情世故,所知甚少。

再看看红花会这几位当家人的背景,就知道,凭他们几个造反,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二当家是“追魂夺命剑“无尘道长,少年时原是绿林豪杰,被一官家小姐所骗斩去一臂,后来出家,是天下第一快剑。三当家 “千手如来“赵半山,是温州王氏太极拳掌门弟子,精擅“太极拳“,尤精暗器,自创暗器“回龙璧”、“飞燕银梭” 。四当家是“奔雷手“文泰来,精擅“霹雳掌“。十一当家是他妻子,“鸳鸯刀“骆冰,独行大盗“神刀“骆元通之女,擅用鸳鸯双刀和飞刀。五当家和六当家是西川双侠“黑白无常“常赫志和常伯志兄弟,都是青城派弟子,擅“黑沙掌“与飞抓。七当家是“武诸葛“徐天宏,智谋深沉,擅用单刀铁拐,后入赘铁胆庄周家,又习得铁胆之技。八当家是“铁塔“杨成协,原青旗帮帮主,后加入红花会,用单鞭,擅横炼功夫。九当家是“九命锦豹子“卫春华,擅用双钩。十当家是“石敢当“章进,外家高手,力大无穷。十二当家是“鬼见愁“石双英,无极门弟子,执掌红花会刑堂。十三当家是“铜头鳄鱼“蒋四根,水性好,用铁桨。十四当家是“金笛秀才“余鱼同,武当派掌门马真之徒,擅用金笛打穴,也能以金笛使用“柔云剑术“。十五当家心砚,是陈家洛的可爱书童。

这些人中,除了徐天宏足智多谋,杨成协有领导经验之外,其他人都是些自幼潜心钻研武学,天真单纯、耿直义气的武林高手兼道德标兵。他们的政治水平和世故心机未必比今天的一名普通高中生更强。

这些人讲究忠肝义胆,愿意为理想主义付出,也容易为德才兼备的人心折,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性情散漫、淡泊名利的人,成功之后,他们不会跟总舵主抢班夺权。

陈家洛又道:“何况哥哥你才能远胜李渊、赵匡胤。只要你决心恢复汉家天下,我们这许多草莽豪杰立时听你指挥。我可拍胸担保,他们从此决不敢对你有丝毫不敬,不尽为臣之道。”

乾隆不住点头,心下尚还有一份顾虑,却是不便出口。陈家洛猜到他心意,说道:“我只要见哥哥把胡虏赶到关外,那就心满意足。那时要请你准我归隐回疆,和我手下这些兄弟们赏花饮酒,共享太平,以终余年。”乾隆道:“这是哪里话?如能成就大事,天下军政大计都要请你辅佐才好。”陈家洛道:“咱们话说在先,一等大事成功,你必须准我退休。须知我们这些兄弟不知礼法,如有不合你心意之处,反而失了君臣之礼、兄弟之义。”

乾隆听他说得斩钉截铁,去了心中顾虑,伸手在桌上一拍,道:“好,就这么办!”

文章图片11

陈家洛用这群人的这种特点,打动了乾隆。事实上,于万亭看重的也是他们这个特点,让这样一群人辅佐儿子,于万亭比较放心。但是,搞政治、造反夺天下,单靠这样的人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于万亭只是在红花会创建的早期聚拢他们,但从不指望他们中能有人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也不曾潜心培养陈家洛之外的后辈。因为他不希望会内有比陈家洛更优秀、更老谋深算的人才。就算需要有,也该等陈家洛掌权、起义之后,慢慢发掘培养优秀的政治人才,那时陈家洛也成熟老练了,足以驾驭这样的人。

可惜于万亭去世太早,由于他多年的刻意谋划,红花会内部已再找不出第二个比陈家洛更有才能的接班人。

于万亭一生艰苦,所憾的就是起点太低,读书少,家里穷,习武成名殊为不易。所以,缺啥补啥,这一世的欠缺,统统要在儿子身上找补回来。他看着陈家洛饱读诗书高中举人,又命他跟袁士霄习武(他觉得自己的武功还不够好),就此将他培养成为不世出的少年英雄。

陈家洛在武术上,足以震慑群雄,在文韬上,几乎有状元之才,这是包括于万亭在内的诸位英雄都不具备的。所以于万亭以为,把陈家洛培养到这样一个程度,便足以位居天下之主了。

他可没想到,古往今来造反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状元榜眼,也没有一个是武林至尊。

陈家洛未必不能体会义父的良苦用心,只是他不想承受义父的好意。因为他自己对造反做皇帝,并无兴趣。

文章图片12

十五岁以前是三观初步形成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陈家洛一直浸染在儒家经典之中。儒家强调的是天下的稳定和秩序。君臣有别,长幼有序,以德服人,是他的人生指南。造反做皇帝,从来都不在他的人生计划之中。于万亭还来不及培养他的政治野心和权谋机智,就早早归西,从天而降的一副帮主重担,本就令他不堪重负,要犹豫良久才不得不接受,后来的造反计划更令他惊诧不安。

所以,在他心里,更倾向于推动A计划的成功,而B计划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陈家洛大喜,道:“你再没犹豫了?”乾隆心想今日若不应允,终究难以脱身,于是说道:“没有了。只是我要托你一件事,你们故总舵主于万亭,有几件东西放在回部,说是我出身的证据,你去拿来给我瞧瞧。我看了之后,对自己真是汉人这件事才没丝毫疑心,那时必定和你共图大事。”陈家洛心想这倒也合情合理,道:“好,这些东西听文四哥说要紧非常,我明日就动身亲自去拿。”

乾隆道:“等你回来,你先来御林军办事,我把你升作御林军总管,统率护军、骁骑、前锋三营,过些时候,再兼京师九门提督。天下各省兵权也慢慢交在咱们亲信的汉人手里。等到我命你做兵部尚书,把八旗精兵分散得七零八落之后,咱们就可举事了。”陈家洛大喜,道:“皇上计谋深长,何愁大事不成。”当即跪下行君臣之礼,乾隆忙伸手扶起。

文章图片13

陈家洛这一生,永远需要有一位长辈来引领和教导。早年是父亲,后来是义父和师父。再后来,得知皇帝是自己大哥,就自然而然想与之亲近敬爱。对乾隆,他从来都是以臣弟自我定位的。所以,一听说他答应反清,就大喜,因为这反清的重担等于已经分了一半给他了。所以,仅仅听他口头答应升自己作御林军总管,也不要任何字据凭证,不制定任何行动计划和路线图、时间轴、里程碑,就忙不迭答应对方所有要求,不但帮忙搜集和毁灭乾隆所有身世证据,后来还应其要求,把自己的恋人喀丝丽献给他作妃子。他一而再再而三用实际行动向乾隆表达忠诚,而乾隆早就承诺的升陈家洛作御林军总管之事,此后双方都不再提起。

陈家洛闯荡江湖十年,只是学习武功和了解民间疾苦,加强道德修养,真正的政治智慧并未修成,等于万亭死了,他就更是被一群天真烂漫的豪杰簇拥着向道德完人(而非天下英主)的目标狂奔而去。

武当叛徒张召重是罕见的武学奇才,他投靠朝廷,恶事做尽,已成江湖大患。全部书有三分之二都在讲红花会与张召重的斗智斗勇,可以说,张召重的存在,给红花会的各种计划实施,造成了巨大困扰。陈家洛有好几次取张召重性命的机会,但是都被他出于给对方改过机会的理由,轻轻放过,导致张召重有机会做出更多与红花会为敌的事,也导致更多无辜者的伤亡。

文章图片14

陈家洛对乾隆的轻信愚忠,对张召重的心慈手软,与智商无关,主要因为他的目标不是要成事儿,而是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道德完人。他的理想,不是要得天下,而是要赏花饮酒享太平。他所要的,都是只讲虚名,不求实际。就像他的武功“百花错”拳,精彩纷呈,打得对方手忙脚乱,赢得漂亮,场面满满,却不是一招致命迅速制敌的类型。他做一切事,都力求要给别人看,让大家在面子上和道德上无可指摘。无论在事业上还是择偶上,都是如此。

于万亭婚恋失败,第一原因在于他起点太低。所以他把儿子的起点捧得极高。在朝,陈家洛是钟鼎之家贵公子,少年中举。在野,他是天下第一高手的传人,也是红花会的接班人。这样一个男子,任是天下何种优质女性,也都配得起了。

可是于万亭不曾细想,更不曾教导过陈家洛,要做天下之主,该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文章图片15

霍青桐文韬武略,有统军帅才,又有政治眼光,可称是妇好式的奇女子,堪作国母。她的智慧,足以吊打红花会十五个当家人。陈家洛若能得她辅佐,大事易成得多。

然而陈家洛理想的婚姻生活并不是跟一个女强人做政治伙伴谋求天下,而是赏花饮酒不用动脑子的清闲生活。他记事以来,第一个十年在苦读书,第二个十年在苦练武,他不希望自己的余生活在更大的挑战和费心之中。所以,相较霍青桐,纯洁美丽人畜无害的傻白甜香香公主,更符合他的期待。

霍青桐不是不够美好,只是她的优秀,他承受不起。一边感叹“不意人间竟有如此好女子”,一边却又借李沅芷之事挑剔怀疑霍青桐心有所属。李沅芷女扮男装被很多人识破,偏偏行走江湖阅人无数的陈总舵主识别不出,是有意还是无意呢?虽然首次见面就为霍青桐的美貌所心折,但是当木卓伦主动要派她给陈家洛帮忙时,他还是当即拒绝。潜意识中,他不希望与她共事,不想与她有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虽然于万亭照着完人标准培养他,陈家洛自己可从未有过太高的理想,哪怕是在爱情上。这绝世双姝,皆非常人可享的艳福,但是她们都主动向他示爱,所以,他在两姐妹之间取舍不定。

文章图片16

霍青桐是皇后之才,香香公主是旷世妖妃,他承受不起霍青桐的才干,也对来自香香公主的艳福战战兢兢。所以,一旦皇帝哥哥要他转让香香公主,他就又拿出道德完人的标准来借坡下驴自我绑架,顺便也绑架了香香公主。

“我该为了喀丝丽而和皇帝决裂,还是为了图谋大事而劝她顺从?”这念头如闪电般在脑子里晃了两晃,这是个痛苦之极的决定,实在不愿去想,可是终于不得不想:“她对我如此深情,拼死为我保持清白之躯,深信我定能救她,难道我竟忍心离弃她、背叛她?但要是顾全了喀丝丽和我两人,一定得和哥哥决裂。这百世难遇的复国良机就此放过,我二人岂非成了千古罪人?”脑中一片混乱,直不知如何是好。

……“这皇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困,如任由他为胡虏之长,如此欺压汉人,天下千千万万百姓不知要吃多少苦头。要是上天当真注定非如此不可,这些苦楚就让我和喀丝丽两人来担当吧。我该担当,那是不错。却为什么要喀丝丽也来担当?”想到此处,真是肠断百转,心伤千回,定了定神,对香香公主道:“你等一下,我出去一下就回来。”香香公主点点头,从他手里接过短剑,微笑着目送他出室上楼。

走到楼上,只见乾隆铁青着脸坐在榻上。陈家洛道:“国事为重,私情为轻,我可劝她从你。”

文章图片17

如果陈家洛只是一个普通才子或者侠客,嫁给他或许还能过太平日子,但一个肩负力所不及的宏大事业的男人,无论哪个女人跟着他,都不会有幸福。生于乱世,徒具美貌的香香公主,只能被他当作政治上的棋子利用。说起来,倒是乾隆对她的用心可能还实在真诚一点。

让陈家洛这样一个强行人工培植出来的政治领袖,去对抗从政二十年的真材实料老谋深算的皇帝,最后被皇帝耍弄算计,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果,也就毫不奇怪了。

于老帮主泉下有知,得知自己亲儿子终于还是败在情敌之子手下,不知又该是怎样一番懊恼叹息。

文章图片18

陈家洛最大的悲哀,就是作为一棵好苗子,被拔苗助长速成培养,失去了人生的选择权。太多的名师和高人铸就了完美的他,而完美的人,和完美的理想一样,恰恰是会给别人带来不幸的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