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无氧阈值看停跑期间维持体能训练的效果

 老威小屋 2023-02-08 发布于北京

从停跑两个月后,复跑已经持续了十来天。

那段时间的停跑,无论是躲避疫情,还是染疫(阳),是很多朋友的共性状态,所以,这一轮因故停跑的朋友,可能是过去三年当中最多的——所不同的,也只是停跑时间长短有些差异而已。

很多人对于停跑,非常焦虑,仿佛千年修炼的道行毁于一旦的那样。老威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多少年来,我始终把跑步当做自己运动中的基础形态。

故而,不跑了,那就练其他的形式呗!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值,是体能状态的良好指标。

有两个指标是很多运动爱好者都关注的,它们是我们普通人判断自己体能状态的常用指标。

一个是最大摄氧量。

一个是无氧阈值。

前者表示在最猛烈的有氧运动强度下,身体能够利用所吸入的氧气的效率。

后者表示随着运动强度的提升,乳酸产生的速度明显高于被清理的速度,以至于身体里乳酸堆积的程度急速提高,导致身体很快感到疲累。所以,也可以看是“快速疲劳的转折点”。

两个指标是有所不同的。

最大摄氧量低,表示吸入的氧气的利用率低,所以,有氧参与的代谢效率低,无氧代谢的比例增高,人容易感到累,运动坚持不久。

而即使是在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较高时期,如果乳酸随起随清(理论上说,只要从安静状态转入运动状态,就会产生乳酸,也就是乳酸阈值的低点,而无氧阈值,是乳酸阈值的高点。在很长时间里,乳酸一边产生,一边被清理),还不会让身体感到太累。乳酸产生的速度大大快于清理的速度,以至于乳酸快速堆积,就会很快进入疲劳状态。这个转折点,就是无氧阈值(乳酸阈值高点)。所以无氧阈值高,意味着即使运动中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在增加,由于抗疲劳的能力强,依然可以让运动持续下去。

停跑后复跑,两个值都有降低,这是没有悬念的。

其中,最大摄氧量跌得略大一些。而乳酸阈值,则变化极小。

这跟我所理解的科学概念相吻合的。

停跑以后,跑长距离(长时间)的有氧能力会有所下降,而抗疲劳能力,则取决于停跑期间的体能维持状态:如果完全放弃,则抗疲劳能力也会溃,而保持其他训练(如力量),则抗疲劳能力可以得到维持,如果训练认真且得法,这个能力可以做到几乎不受影响。

对于本来运动还算有素的人来说,有氧能力的恢复,是比较快的。这点从短短十来天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也被过去的经验所印证。

至于无氧阈值,在停跑前的11月,是163,4:58,而在上周的周六(2月4日),是161,5:11。心率变化很小。不过应该注意到,在达到这个心率值的时候,速度比过去慢了不少——也就是说,身体的抗疲劳能力没大变化,但体能转换为跑步的能力,是降低了的。

通俗地说就是这个意思,身体抗疲劳能力没变,但同样疲劳下,跑得慢了。

就是因为两个月没有跑,所以同样疲劳下比以前跑得慢了,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所关注的,是身体的抗疲劳能力本身,这才是我所追求的健康的意义。

至于同样的疲劳程度下,能跑多快。一方面,我基本上不在意,另一方面,过去的经验无数次地证明,只要接下来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恢复和提高,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保持体能训练,使身体“在状态”。

每个运动爱好者都有自己的追求。

有的人追求好的运动成绩,这种成绩是用数据可以度量的,譬如330跑完全马,或者140心率下10公里配速430,等等;

有的人追求的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排序——如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步数排名,一定要前三,如果被人挤掉了,有的人甚至极端到把排在前面的人,从联系人中删掉;

有的人则追求健康指标,如一年之内把脂肪肝消灭掉;

……

而对于我们运动爱好者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个人比较追求“在状态”。

这包括睡眠、休息、饮食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就运动而言,还包括自己要尽量维持体能。

“在状态”和“有成绩”,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吧。

训练中有基于心率和基于功率两种模式。

心率指标,表示现在身体的“辛苦程度”,相当于我们俗话说的,“有苦劳”。

功率则是所取得的“业绩”,不管这个业绩是辛苦取得,还是比较轻松取得,反正是达到的收获。是“功劳”(你看,还都有个“功”字)。

经常听员工说,“我没有功劳,可也有苦劳吧”,老板会这样说,“我不管你做了什么,我就要业绩”。

这样意思应该很明白了。

我们是自己身体的老板,所以业绩算不算合格,我们自己说了算。

我所谓“在状态”,就是:身体始终保持在可以随时付出“苦劳”的状态(体能要比较好),但是无所谓业绩。

而在停跑那段时间,换成其他形式,完全不影响对体能的维持即使一段时间里,业绩(跑步的成绩)可能因此而受点影响,但是能够承受的苦劳的能力(如比较稳定的乳酸阈值,却基本没有影响。

大概就是比较自在的状态了。

天天在痴迷于“全马破几”的朋友们,千万别受我影响,我甚至经常劝退这样的朋友,来关注本公众号。

最近基本上隔天跑:一天室内力量训练(当力量训练调整成轻负荷或自重、高密度时,其实就进入了高强度有氧训练状态),一天10公里左右慢跑,对,是储备心率二区附近的慢跑。

=======================

作者:老威修斯,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跑步是运动的其中一个手段。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