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两传医话系列丨有關放血; 瞬間到位; 談談激痛點

 勇敢的芯2 2023-02-08 发布于湖南

Image

编者按: 台湾伤科泰斗 林两传医师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创建的林氏结构还原疗法的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思考和研究。林老师医文兼通,言而有据,俱出心裁;且行文流畅,体裁不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文不仅可读性极强, 其理念更是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自2020年起,德中教育公众号开设专栏转载林两传医话系列,邀君同行,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在成为明医的道路上。

 有關放血 
林兩傳  2021.04.24 台灣桃園

中醫的起點是常識,憑藉的是基本的感官認知,在不斷分析歸納的過程,建構起複雜的知識體系。

就因為憑藉的是常識,所以整個體系裡面,鑽石、黃金、砂礫、糞便並存,這是局外人士容易詬病,初學者茫然不知所從的原因。

像放血這種普遍被操作著的技術,就有頗為神秘的色彩,在治療腰痛的委中(膝蓋後面正中央)放血,就是很多醫生臨床常用的技術。這個技術被認為有效的原因,一直是用經絡的理論來解釋,認為委中放血,是透過疏散膀胱經壓力,來改善腰背的氣血流通狀況。

前不久在高雄,學生劉緯成辦了一場讀書會,要討論我的書,我也就出席了。在會中和一位年輕中醫師討論到放血舒壓的問題,為了減輕腳踝扭傷的腫脹而放血,以及治療腰痛的委中放血兩種情況。

我問她,如果要刺委中放血,會選擇血管黑大的,還是紅細的?她說,她會選黑大的,她的理由是那是瘀滯最厲害的地方,宣洩最有效。我說,我會選紅細的。於是就找了一個腰有問題的年輕女醫師來試驗。

可惜那一天沒有採血片、三稜針,只有四十二號0.16的一寸針,所以就將就用用。她在最紫、黑、大的靜脈戳了兩三次,可惜沒有出血,但是我感覺張力有點變化,要被扎的醫生試試,後仰時腰痛少了一些。換我在一條細小鮮紅明顯血管,戳了一下,一樣沒有出血。要那位醫生試試,後仰時,腰就完全沒有痛了。

我告訴她我的想法,放血治療,除非一次放上數十甚至上百CC,否則發生效果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血液流出、減壓,而是當針針刺下時,結構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張力改變,尤其放血的針通常特別粗,刺激量是非常的大。

深紫色靜脈附近的組織,是長期張力變化形成的僵固區域,而鮮紅色的微小靜脈區,是新形成的張力變化,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張力轉折區,所以要讓腰部張力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就要扎鮮紅色的區域。但是放血這一種治療,對於急性期的變化有效,對於慢性長期性的腰痛,是無效的,因為沒有徹底改變整個結構網絡的張力系統。至於那一些深黑色的靜脈區域,就是真正我們治療長期腰痛,所要處理的癥結區,但是這種癥結區要處理,必須由腳開始,還原整個縱軸的張力結構,並不是在那個附近做一點小改變會有效的。

所以像委中放血這種治療,要很有效,主要不是有沒有扎在血管上放出血液來,而是結構要還原的勢有沒有先擺好,趴著扎時,跟腱到膝後一定要擺平直,到腰部的肌肉盡量拉正不要有旋轉。所以很多人委中放血是站著放的,如果病人兩腳平行站立,基本上整個肌肉的勢已經擺正,放血的效果當然就很好。

至於特定地方的放血,像中風的十宣放血,高血壓的耳尖放血,是因為該部位刺激產生的特殊效果,和全息律有關,跟放出多少血液基本上還沒有關係。因為全息律的關係,在特定的反應部位會出現有問題的血管,扎在該處之所以有效,還是整個張力系統的變化所致,與出血與否關係不大,除非根本扎偏離了反應部位,血管位置是一種指標。

至於腳踝扭傷腫脹,想要用放血來減壓,這根本就是基於一種錯誤的常識判斷,腳踝之所以會腫脹,是因為骨頭結構錯亂,撕裂的韌帶扭曲,纖維組織無法很快地彌補傷口的滲漏,所以才會腫脹那麼厲害。根據經驗,只要把踝關節的結構調整好,就是垂直踩地受力不痛,兩三天腫脹就可以消除一大半以上,連外敷藥都不需要,如果關節沒有歸位,放血只會讓發炎更厲害,反而是一種越弄越糟糕的治療。

另外像在疼痛區域拔罐,在拔罐之前,通常會在該區域放血。這種治療也是基於常識想像的錯誤判斷,認為裡面有氣滯血瘀,張力過大才會痛,將血液放一些出來,可以減壓,拔罐可以吸出瘀血。但其實疼痛是因為結構網絡張力錯亂而來的,沒有還原張力系統,反而在張力糾結處製造更多破壞,雖然暫時因為張力轉移而症狀改變,但是長期下來反而會使得問題更嚴重,病人只要不來放血拔罐,就會很不舒服,是一種養著病人來長期治療的糟糕方式,病人像毒癮一樣,而醫生像養牛擠著不絕的牛奶。

至於大量放血,牽涉到的就不只是張力結構變化而已,不在我上面所說的範圍之內。

                                                                                                                         Image

 瞬間到位 

林兩傳  2021.09.18 台灣桃園

常常可以見到一些醫者,用快速整骨法,或是一針療法,瞬間使得病人症狀大幅改善,或是關節活動大幅增加(尤其是肩關節),這類治療常常病人回去第二、三天症狀又幾乎回復原樣。

所謂的整骨,用力一扯動骨架,其實主要是牽扯皮膚,挪借了本來被遠處肌肉鎖住的皮膚,使局部結構變鬆,肌肉增加活動空間,而症狀改善。

也有許多標榜一針療法的,包括腕踝針,扎針在患部的遠處,針扎入時,對組織是一種張力刺激,在行針的過程中,會使深淺不同層次之間的組織產生滑移,適應針在組織裡的張力刺激。由於組織間不同層次的滑移,使患部的組織產生可動的空間。醫師施針後,常常會要病人活動肢體,這時結構稍微鬆解的患部,在活動之下,可動性會大增,感覺像是得到很有效的治療。

這兩種看起來很有效的治療,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來自皮膚跟淺層肌肉的鬆解。但常常回去之後症狀又反覆的原因,是因為患部的深淺層次之間,並沒有真正的重組(或是重新排列)。

這樣的治療,有時可以獲得一些比較長久的治療效果,是因為深層的組織還有可以擠壓代償的空間,便以犧牲深層空間的代價,來讓肢體大範圍的活動空間增加。但是這種情況,肢體的活動(像肩、肘、踝、膝)是沒有辦法到達極限的,如果之前有觸診,會發現深層的肌肉、肌腱變得比較緊、比較不可動。

還有一種情況,第二三天後症狀反而變得嚴重起來,那是因為深層組織無法代償,整個系統張力已經到臨界點,各部位過頭一點便會疼痛,因此遠處借來的皮膚空間,很快會還回去,症狀又出現。有時因為在借來空間,比較不痛的時候,過度伸展肢體,使得深層組織變得更緊,因此反而第二三天後更痛。(參見我書裡:「結構引起疼痛的例子」這一章裡小護理師的例子)

因系統張力使皮膚滑移挪借來的空間,並不能改變深層組織裡,層次的排列,因此對於長遠的治療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除非改變每一條肌肉收縮的方向和張力,而這才能徹底改變深層淺層的排列。這改變層次的思維操作細節,我下一篇文來講清楚。

但是對於上面所說的這類治療,基本上需要禁得起下面的檢查。像腳踝,需要蹲下,並且膝蓋下壓時不痛。手肘必須伸屈到底順利,就是不施加外力接近自然的到底,伸肌、屈肌的肌腱按壓沒有疼痛。肩關節各角度可以活動到底,而且肩胛骨和體壁之間沒有落差,肩前肱二頭肌肌腱長頭,觸診下要可以滑移可動。膝蓋除了屈伸到底不痛外,要可以跪不痛,膕窩後膕肌撥動不痛。

有些容易治療,像腳踝扭傷,如果原本腳踝內側的距骨、舟狀骨沒有突出,這種腳踝本來就是好的,不用什麼治療也會好,因為本來整個結構就是好的。如果本來的足弓裡,距骨、舟狀骨就是突出的,這種錯亂排列的,隨便兩針是不會好的,因為整個結構是錯亂的。

像肩關節,如果抬頭挺胸時,背後胸椎陷不進去脊溝裡,和手肘伸直到底有困難的,都是肩區的肌肉系統本來就錯亂,沒有多少可代償空間,這種時候,隨便兩針,暫時改善症狀,後果只會越扎越痛。

這常常是針灸科醫師從經絡系統考慮的盲點,也是有些整骨師胡亂扯骨的問題所在。(參見我書裡:「筋膜、皮膚、立體結構網絡」)

                                                                             Image

 談談激痛點 
林兩傳  2021.12.29 台灣桃園

激痛點,是復健科醫師在處理疼痛症狀時,重要的治療標的。這想法是基於疼痛是因為肌肉攣縮、肌肉張力過大所造成的,而這張力過大的肌肉上面會有局部的組織變化,稱為激痛點,按壓激痛點,疼痛的症狀會出現,因此認為只要消除激痛點,就可以治療疼痛。

根據研究,激痛點的生理現象與附近組織不同,有點類似被侷限的生理環境,養分的供應與廢物的清除,都發生異常。也因為這種異常,激痛點可以被視為一種病理現象,致病的原因。臨床上只要在激痛點上針刺,或注射生理食鹽水,打破該區生理結構就會有效,為了保持治療的效果,復健科醫師常常在該處注射少量的麻醉藥加類固醇。

但是從身體整個結構網絡的觀點來看,激痛點只是結構網絡系統變化下的生理現象。單一條肌肉收縮,相對於骨架或骨幹而言,是一種旋轉,而一組協同肌群的運作,則會造成局部的結構網絡旋轉。而在結構網絡旋轉的狀態下,處於結構網絡裡的肌肉,自然被扭曲,因而激痛點的位置,只不過是系統變化下的張力轉折點,一種因結構而來的生理反應,就像衣服起了皺摺的旋轉之處而已。只要改變了結構網絡的旋轉方式或張力,肌痛點的位置就會發生改變或消失,好比處理衣服的皺摺,只拉扯皺摺處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拉動整件衣服。

激痛點的尋找有幾種辦法,可以在病人疼痛附近搜索,可以依病人症狀照書本給予圖譜按壓探尋,也可以依據病人活動時受限或疼痛部位,來判斷有問題的肌肉,而在該肌肉上找尋。因為激痛點有生理現象的改變,因而也會有觸診實質上的改變,會有微微凝縮成團的變化,細心摸索可以知道。

我們可以在病人身上做一點簡單的實驗,當你在病人自然鬆坐的狀態下,按壓找到到激痛點,在病人隨意轉換姿勢,改變肢體體位,在沒有活動到肢體極限的情況下,激痛點基本上是不會改變位置或消失的,只是按壓時產生疼痛的程度有所差別而已。

因為我認為激痛點只是系統張力錯亂下的生理產物,一般的活動並沒有真正改變結構裡的系統張力,所以激痛點不會變。然後我們試圖改變結構系統的張力看看。

如果病人是手臂、肩膀痛。不管激痛點的位置是在下臂、上臂還是肩膀上,我們都可以做這個試驗。將自然鬆坐姿勢的病人,雙肘彎曲手心向上,輕鬆放在大腿上,然後將會痛的那一隻手臂的橈骨、舟狀骨、第一掌骨對平。所謂對平,是醫者將舟狀骨往下壓,使三者之間的骨縫沒有稜角,貫穿三者的韌帶肌腱攤平沒有皺摺和旋轉的稜線,這時不僅橈側屈腕肌沒有旋轉,而且下臂屈肌之間鬆開,每一條肌肉都攤平,沒有旋轉的稜線,肌肉的左右邊張力都是一樣的。

我稱這個姿勢叫「下臂正位」,要還原一個錯亂的結構,總要有一個正確的、對位的起點,來做為整個結構還原的所依。結構錯亂,並非像一團雜亂的毛線,肌肉及各種組織之間的排列,依然是有機有序的,各組織之間的張力會維持在連續沒有落差的狀態,一條主要牽引系統歪斜的肌肉,像橈側屈腕肌,在牽引下臂網絡旋轉時,其他肌肉常常也處在協同收縮的狀態,而這些肌肉之間會維持左右張力儘量連貫沒有落差。屈肌系統和伸肌系統之間雖然處在拮抗狀態,但是所有肌肉之間,相鄰間的張力還是會連貫。不僅是肌肉與肌肉之間連貫,下臂所有肌肉和皮膚之間的張力也會一致,因此肌肉收縮,不僅要協調完成大腦所下達的指令,還有一個我們所無法覺知的指揮中心,在協調著前面所說的張力連貫性。

因為這有機有序的錯亂排列裡,有著內在的調控機制,我們也可以藉著這個機制,使錯亂的結構,依著一個對的起點,重組回來,而下臂正位就是這個起點。

在上面說的坐姿下,將患臂擺好下臂正位,然後要病人手掌張開、握緊反覆做幾次。這時屈肌系統在對的骨架位置上縮緊再放鬆,肌肉會相當程度的還原,這還原不只是屈肌系統,伸肌系統一樣會跟著被帶還原。然後一樣將手腕壓好在下臂正位,要病人屈伸手肘反覆幾次。然後再讓病人伸直手肘,一樣固定下臂正位,反覆做幾次手臂前上抬再放下,和幾次側上抬再放下。因為有一個對的起點,在活動中,所有手臂的肌肉,包括上臂和肩膀,為了維持與下臂被攤平的屈肌系統(主要是橈側屈腕肌)之間的張力,都會跟著某種程度的還原回來。

結構網絡改變了,這時可以重新去尋找之前定位好的激痛點看看是不是還在?只要操作正確,激痛點應該消失了,甚至形成激痛點的那條肌肉,原本繃緊的情況,也很徹底的被改變了,所以激痛點只是一種生理變化,結構網絡轉折點裡的生理變化。而將激痛點視為一種病理現象和致病的原因,這根本是基於一種操作結果的假設。

激痛點是結構網絡裡張力轉折點,也是局部組織裡相對張力比較大的地方,當他受到刺激時,整個系統會改變張力,試圖抵銷或減少該點的壓力,但是因為整個系統的張力已經處在一種錯亂的平衡狀態,按壓時整個組織的張力不僅增加,而且製造更多扭曲的張力,這時被按壓的位置想要減壓,將張力分散到鄰近組織,附近結構張力就會增加,而已經處在臨界狀態的系統自然會超過閾值而有疼痛的感覺。

當我們將針刺入或是將麻醉藥物注射進激痛點,因為刺激的量大,和按壓時的情況不同,沒有增加系統張力(注射液體則會流動分散,沒有按壓時增加的扭曲張力),但結構網絡會起很大的調整,張力會往很遠端傳遞,局部組織因張力減低而症狀改變,因而產生所謂的治療效果。

這種張力系統的改變,由於關節深處的骨位、肌腱並沒有改變,遠端或終端的結構網絡也沒有改變,病人因此常常在注射後沒有多久,藥效過後便又痛了起來。有些就因此好了,那是因為結構網絡沒有繼續往變錯亂的方向進行,組織有足夠的休息修復才會好,所以會好的那種,不需要注射,只要足夠休息一樣會好的。不會好的那種,因注射藥物止痛,掩蓋了結構錯亂的病因,病人原本還有疼痛做為防線,使結構不會更加錯亂,現在取消了防線,就造成一些一直醫治不好的疼痛,一痛很多年,就是因為這種掩蓋病因的治療而來。

單用前面所說,下臂正位方式的簡單操作,雖然能某種程度改變結構網絡系統的張力,但是要用來治療疼痛是不夠的,因為肘肩的肌腱並沒有真正改變位置跟狀態,肌肉間的黏連沒有解除,而且終端結構網絡的旋轉也沒有歸正。但是這種操作法,對於一些手術或骨折後的復健,倒是很有幫助


註:(為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系學會刊物邀稿而寫)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