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兆光:评价做不好,再优秀的高管也会沦为平庸

 sihaipeng 2023-02-11 发布于湖南
  • 文 苗兆光,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副总裁,华夏基石大师塾训战导师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 整理自1月31日华夏基石·百家管理讲坛第一期第二讲《苗兆光:高管团队建设实务——如何对高管进行评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高管团队建设实务》系列的第二讲:如何对高管进行评价。这也是去年春节以来关于高管管理的第八讲。上一讲我们讲了“真高管是什么样子”,把高管的素质模型,做了简化的拆解,今天和明天分别讲高管的评价机制和高管的薪酬机制。
开讲前需要强调,机制发挥作用,得用在对的人身上,如果高管本身不具备高管应该具备的素质,再好的机制,他也出不来。机制是环境,素质是种子。环境再好,没有那颗种子,也长不出来参天大树。机制用在错误的人身上,没有任何作用。
有了对的人,为什么还要评价?一是因为选人时可能看走了眼,没选对;二是因为人是流动的,昨天可能表现很出色,不定因为什么原因就变了;三是企业成长中不断有新要求,还要看高管能不能满足新要求。评价机制就像筛子,把称职的人筛得更有活力,把不称职的人筛出去。
前面讲了对高管的描述,是今天之后五讲内容的基础。为什么把对高管的评价单列一讲?因为高管不是中层和基层的逻辑延长线,不是说基层具备哪些素质能变成中层,中层再提高就变成高层,不是这个逻辑。高管需要的素质更复杂、更多维。对高管的评价,在现实中存在很多难题。

01

高管评价的困难
与中基层人员的评价相比,高管评价有特殊性,更难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高管的工作是总体性的。高管是在团队和组织中发挥作用的,很难把高管的贡献从最终成果里抽离出来。比如整体业绩增长中,具体某个高管做了多大贡献,其实很难界定。举个例子:
我刚入行时,曾为一家特别优秀的公司做咨询,担任项目经理。当时我感慨,遇到了一家好企业,企业的领导人真牛。一个前辈直接告诉我,“你错了,企业是好企业,现任的领导未必是好领导。他接手时,公司的底子已经很好。不要说这个总裁多牛,如果弄一电线杆子,往这里一杵,写上'总裁’,公司也一样发展很好。”
评价这个总裁干得好不好,不能只看业绩,因为公司已经有底子,当赛道、竞争环境、基层员工等不发生改变,公司往一个方向能自动产生业绩。所以我们评价一个总裁的时候,仍然要去界定他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不是说他领导企业,企业的所有贡献都是他的,这是第一个难题。
第二,高管的很多工作具有长期性,短期内看不出来(成果)。我们知道,基层的绩效周期比较短,经常一个业务员开一单,从签单、成交到现金流回来,周期比较短。而高管的工作,从决策、执行到起势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他的努力有没有效?等看出来不行了,纠错、弥补需要花更多时间。所以我们在设计激励机制时,面临着长期性,没看到结果,就很难评价。
第三,很难找到参照系。中基层从事的是相对明确的任务,高管的多数工作是定义方向的,有可能定义对了,也可能定义错了。当对任务的对错负责的时候,就没有参照系了。一个成熟的任务是有参照系的,比如搞产品研发,你可以跟竞争对手比开发周期、开发成本、产品性能,他有参照系,好衡量。但是进入一个新赛道,你跟谁比?所以不好评价。
第四,高管对程序正当性要求比较高。高管都是在职场上久经风雨的人,用北京话说,就是“职场老炮”。评价一个基层员工,他的业绩发生偏差,上级只需要把他叫到办公室做一次绩效面谈,提出工作有哪些不足,希望他在哪方面做改变,就很正常。当评价高管时,你不能把一个有身份、有权威的人叫过来,告诉他有哪些问题,这样很容易形成对立。
第五,很难找到合适的评委。高管本身已经代表公司最高的决策水平,谁来评价他,谁有足够的权威、专业性和责任心来评价他?现实中很多公司都让老大来评价。其实我们知道对多数成长型企业而言,老板是在“不职业”的环境中长出来的,他的评价有很大的随意性,让老板评价高管,也很困难。怎么组建评委?理论上来讲,应该是董事会,但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董事会,是满足外部需要的机构,哪里有能力评价高管?里面那些独董,董事会那些人,他们有足够的专业和责任心去评价高管吗?他们很可能对高管的工作性质和高管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评价高管的难题,今天咱们就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02

考核、评价与评议的不同
为什么我们的主题用“评价”这个词?我想跟大家在概念上做个定义。类似的概念有几个,考核、评价、评议。现实中,这三个概念经常被混用,以至于干部评价中很多事情撕扯不清。这三个概念有什么不同呢?
1. 对象不同
考核与评价是两回事。大多数企业在概念上不区分,把考核与评价当成一回事。什么是考核,什么是评价?考核,考的是工作结果,比如销售收入、回款是多少;研发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按期完成;产出的产品品质是否合格……这些都是对工作的描述。而评价是对人,评价人对工作成果的贡献
工作的产出受很多条件、偶然因素影响。比如去年疫情爆发,被管控了半年,他的业绩还完成了70%,你说这个人行还是不行?工作结果的好坏只是对他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要看过程中他的状态,他表现出来的品行和能力,如果你用考核替代评价,一看结果不行,就把这个人淘汰了,有可能你会错过优秀的人。
2. 着眼点不同
考核着眼于指标,评价着眼于目标。举个例子,医生看病,一定有很多指标,测你的血压、血脂、血糖、体温,做CT,这些指标测完了,甚至还要看你的生活习惯、有没有遗传病史。看完告诉你得了什么病,这个病什么级别。所以,评价是对指标的高度提炼,是基于一系列指标做出的综合判断
3. 关注点不同
考核关注结果的呈现,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还关注被评价人在过程当中的积极作用,他展现的价值观和进步。不管他的表现,只关注业绩是有问题的。
4. 主客观性质不同
考核是考工作,工作是客观的,你的销售收入完成70%就是70%,研发项目延期就是延期。考核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掺水,这是一个公司的基本文化。考核是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来完成的,财务指标通常是由财务部门考核,市场指标由市场部来考核。只要结果在部门内产生,各部门都可能是考核部门。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企业会污染考核数据,不能调出真实的信息。所以考核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而评价带有主观性。评价是把考核结果拿来做综合诊断,由被评价人的上级完成,有价值判断,有对能力的判断,所以带有主观性。这是考核和评价的区别。
还有一个评议,评议是什么?比如我们考核完了,很多时候需要去广泛地征求意见,让下属评价他,或者把任用他的通知公示出来,很多人就去评议他。这些人的意见可能五花八门,有参考性,但未必客观,未必具有权威性。评议是为了让我们多个视角观察这个人。
一定要弄清楚考核、评价、评议,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怎么评价高管。接下来,我们讲三个问题:(1)评什么,从哪些维度评价高管?(2)怎么评,按照什么程序评价?(3)由谁来评,如何设立评价机构?

03

评什么
首先要明确,对所有人的评价无非三个维度:绩效、能力、态度。
虽然对基层、中层、高层都是从这三个维度要求,但有所不同:基层主要看绩效,能力和态度的比重较小。为什么?基层价值观的好坏,对工作的影响没那么大,因为基层工作容易标准化,比如工厂的流水线,他心里无论怎么想,只需要按照标准化的动作完成任务就行了。相对而言,中层能力的比重就高了,因为中层完成任务有一定复杂性、不确定性,很难预见结果,所以要提前看他的素质。对高层的要求,价值观比重就更高了。高管的职责是用人、做决策、创造环境。如果高层的价值观出了问题,那么一腐败是一窝,一垮塌就是一群人。
对高管的评价一般分两类,一是以绩效为中心的年度评价,以年度为周期评价高管的绩效,从整体业绩当中识别出他的贡献;二是以能力为中心的任职评价,比如,他的任期到了,是不是续聘,主要看他的能力合不合格。
很多企业让干部述职,有的以绩效为中心,有的以能力为中心,经常乱用,搞得很复杂。
1. 以绩效为中心的年度评价
我们先讲以绩效为中心的年度评价。最难做的是怎么在总体绩效里面,找出属于他个人的贡献。到了副总层面,像收入、利润、现金流这些总体指标都是以组织形式完成的,所以就需要一个从组织绩效到团队绩效再到个人绩效的提取过程。
怎么提取?上一讲我们讲了平衡计分卡的模型,分为四个维度。实际上公司看短期绩效,主要看第一层,财务指标,收入、利润等。按照平衡计分卡往下看,你为了管好财务指标,就要往下找它的驱动指标。怎么让财务指标好呢?你把顾客照顾好,你打败竞争对手,这是第二层,市场与客户指标,它是一个驱动型指标,客户数量增加,财务指标就会提高;第三层也是驱动指标,关注运营与效率,把产品质量、服务做得更好,让客户更满意,这些做好了,你的市场指标就会好;第四层是人才与成长,关注流程背后的人的能力和素质。
谈完这四层驱动,我们就知道怎么提取高管的个人绩效了。一般情况下,有几个原则:
第一,个人绩效通常是组织绩效的驱动型指标。比如团队总体目标是财务层面的收入、利润、现金流,每个高管承担着财务背后的驱动型指标,我们找到总体目标背后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就能够提炼到个人身上。严格意义上,用组织目标代替个人目标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做了一部分关键工作,谁重要,谁的贡献更大,一定要在驱动型指标里提取。
第二,指标之间的联系,通常是与战略任务关联在一起的。举个例子,你要完成利润目标,就要关注降本降多少,收入增加多少,在客户端的影响力提高多少。这些战略任务落实在市场界面,指标就是市场型的。很多企业只分解指标,没有用战略任务统一起来,就会陷入空洞的逻辑,所以指标之间必须通过战略任务关联在一起。
第三,上级的个人绩效通常为下级的组织绩效。比如我是一个副总裁,我的个人绩效就是我分管部门的组织绩效,下一级的人再去拆解他的个人绩效。
(1)评价成熟业务,如何定量
当然,另一个难题是我们找到了指标,怎么赋值?怎么定义这个值对不对?比如利润指标,到底赚多少钱合理,客户满意度的指标,你给我定多少合理,很多企业没有规则,都是老板拍脑袋决定,高管就不服气,是吧?老板硬拍,高管没法接,就算接了,内心是不服气的。因为你权力大,(把指标)压下来,他不认为这是正当的。员工认为不正当的目标,他不会全力以赴。
一旦指标确定,怎么赋值是合理的?这时候需要建规则,我认为无非有几个原则:
一是竞争原则。成熟型的业务一般都有参照系,按照参照系去赋值。比如你要超过竞争对手,凭什么人家投一个亿赚2000万,你投一个亿只赚200万?
二是标杆原则。很多时候,走着走着你的竞争对手都成了“留级生”,有野心的企业应该学习最优秀的企业。像华为这种公司,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三星、小米,但它盯的是苹果。一定要找最好的企业作标杆,跟你竞争的企业都不是你的对手。
三是改善原则。以历史为参照系,你总要比过去的自己强吧?比如,把业绩目标定在比去年增长10%。
(2)评价新业务,如何定量
以上三个原则,适用于比较成熟的业务,有参照系。难在哪儿?你进入一个新领域,没有参照系,通常找不到标杆来对比
这时候就要遵循投资的逻辑,关注投资回报率,新业务有对业务本身的回报,也有对其他业务的促进。这里面有一个规则叫“最小成本启动法”:你一定要用最小的投资先把这个事情撬动起来,别没看清就一下子去干。对于新业务,一般分两步,先验证,再放量。很多公司没有分阶段管理,新业务刚开始,就直接砸资源去扩张,有可能这事儿方向不对,你就去放量了,后果就很麻烦。
有个著名的管理学家叫詹姆斯·柯林斯,他写过《基业长青》,后来又写了一本书叫《选择卓越》,里面提出一个理念叫“先发射子弹,再发射炮弹”。
很多商学院讲战略时,告诉你一定要专注,不能进入那么多新领域。如果你模模糊糊,判断不出哪个领域有机会时,选择错了怎么办?所以现实中,企业看到这些机会,都要去捕捉,先安排小团队,小投入,打个比方,先开一枪,如果发现里面有敌人,你再打炮。因为炮弹的成本高,不能随意调动,但打一枪没动静,我就走了。这是针对创新型业务的做法。任正非把它形容为“先开枪,再打炮”。实际上这个理论来自柯林斯。
基于创新型业务的性质,我们一定要分阶段管理。在“开枪”阶段,我们先定义里程碑是什么,验证可行的标志是什么,先把这个标志作为指标,这时候不追求大,先追求对。开枪阶段有了,我们就知道资源怎么投放,业务模式完整了,就可以按照成熟型的业务来评价。
(3)评价定性的工作,有四个标准
我们知道,高管工作很复杂,除了那些定量型的任务,还有许多定性的任务。第一,“正文化”,高管要对组织的文化施加积极正向的影响。如果他把文化带歪了,即使完成业绩,也有问题。第二,“明方向”,高管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第三,建组织;第四,带队伍。这些都是高管的责任,很多都是定性的。
对高管来讲,定性的工作甚至比那些指标重要。因为高管不干具体的活,具体的活都是下属干的,他的关键是创造环境
这些定性的任务怎么评?要不要考核?肯定要考,不能因为没法定量,我们就不考他。考核定性的任务,我认为有几个标准:第一,事理清晰。比如对团队文化施加影响,你个人怎么理解文化的作用,要是清楚的;第二,管控到位,你采取的行动,是否按照你的意图做到位了?第三,案例支持,找出支持你做这件事的正面案例;第四,间接评估,因为任务是定性的,很难直接产生KPI,所以要找间接的指标去评估。
对企业来讲,可衡量的工作当然重要,但是通常情况下,比可衡量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那些不可衡量的工作。爱因斯坦有句名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不可衡量的。”
我们知道,任正非之于华为作用非常大,但是你怎么衡量?几吨几两?
一个队伍的作战士气,你没办法衡量。俄罗斯打乌克兰,最没有评估到位的就是乌克兰军队的士气。
所以定性的工作,也需要评价。2000年华为快速扩张,从不正规往正规过渡,评价高管有四个维度:建组织、建文化是一个维度,带队伍是一个维度,战略管理是一个维度,第四是他的个人素养。我把华为对高管的评价表放在这里,分别有描述。
如果高管清楚事理,认知到位,采取了关键动作,这个关键工作又做到位了,那么他对企业的影响就到位了。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年度定性评价的关键点,要放在绩效的背景下去看,不能过于抽象,脱离业务场景。我们建组织、带队伍,干部的职业化都要服从于业务。为什么强调事理逻辑要通畅?因为在做业务的时候,你表现出来的操守和专业性,就叫职业化。脱离业务谈职业化,那你谈的肯定不对。
你谈组织能力和文化,组织能力不能脱离业务所需要的能力。你一讲,我们组织需要八项能力,谈业绩的时候谈业绩,谈能力的时候谈能力,它是割裂的。组织的能力,一定是业务成功最需要建起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做定性评价时,事理逻辑一定是特别重要的过程。认识对了,哪怕评价不精确,也能够往正确方向上走。
2. 以能力为中心的任职评价
以上是以绩效为中心对高管的年度评价,当我们对高管做任职评价时,逻辑就变了,关键是识别他的能力,以能力为中心。
关于任职,这里插播一条,对高管来讲,任期制非常重要,一定要明确几年到期。我认为,任期制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明,从罗马开始延续至今。一个组织往前发展,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你选择再对的高管,他也会犯错误。未来往哪儿走是不确定的,再好的逻辑也只是适用于特定范围,环境变化了,原来对的逻辑,也可能变错了。
关键是要纠错。一个方法是空间上的纠错,对高管进行权力制衡,我们后面直播会讲。任期制是时间上的纠错,重新评估,找到更合适的人,不至于让高管个人的限制成为组织的限制。
德鲁克讲用人有几个程序:
第一,全面考虑工作任务;
第二,考虑多位合适的人选;
第三,分析候选人的绩效经历,是不是能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
第四,跟候选人共事过的人去沟通,那些人能让你看到绩效档案里看不到的东西;
第五,公示出来,让组织上上下下的人提意见。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人事决策要遵循以上这五步。这个框架被很多优秀的企业所使用。
基于这个,我们去看怎么对高管进行任职评价。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自我述能。高管对角色的理解、对工作的设想是什么,用过去的绩效证明自己是匹配的,还要找到自己能力的延长线,也是匹配的。
第二,专业部门对高管的评价,全面评估定位、职责、任务,分析高管的绩效档案,剖析他的成功与失败经历,对他的价值观进行评估。
第三,群众评议。让他的上下级、周围的同事评议。
第四,结果公示。让更广泛的人评议。
这些信息收集完,评委会才能决定这个高管的任用。
小结一下,上面讲了以绩效为中心的年度评价和以能力为中心的任职评价。在绩效里面,我们也会观察能力、态度;在评价能力时,我们也会用绩效验证他的能力,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
讲完了“评什么”,第二个大问题,我们讲“怎么评”。

04

怎么评
我们知道,高管团队内部的信任特别重要,因为高管之间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如果信任被破坏,代价是很大的。现实当中,很多时候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会让高管觉得没有被信任。
评价高管,到底用什么样的程序?
我们讲得抽象一点,所有干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创造适合人才生长的环境。找错了人,什么样的环境也不行。找对了人,这个环境要有利于他生长。所以我们说,先要找对人,再创造环境
人力资源的环境是什么?企业界、理论界有共识:公平、公正、公开。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都遵循这三个原则。但是说多了,这些原则就成了口头禅,成了写在人力资源文件里的一个“帽子”,很少有人拿来评估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这是有问题的。
我们重新澄清一下概念:
公平是什么?公平是让每个人被一视同仁地对待。组织里,大家不怕被评价,怕的是不公平的评价
什么叫公正?公正是让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我做出了那么大贡献,组织有没有认真对待我,认可我?这叫公正。
公平和公正容易混淆,其实它俩不是一个概念。公平是不同的人做了同样的事的对比,公正是一个人被合理地对待。
什么是公开?“最有效的控制是透明”,所有手段都不如“透明”这一个手段重要。你不透明,里面就有很多周旋的机会,就会有腐败。公开是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
我们再看人们对公平公正的理解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会认为你公平公正。人的心理是共通的。这里面有几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叫“结果公平”。做到结果公平不容易,有一定运气成分。两个同学毕业后一起进了公司,你在市场线,我在研发线,咱俩出身一样,我上级突然升职,我跟着升职了,你上级没升,你没跟着升。运气,认不认?那你也得认,不能说结果不公平。
组织里面有很多偶然的变量,不是自然界的逻辑,不一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后来有人认为,真正的公平是“程序公平”:我对待每个人的程序都一样,程序是公开的,选、述、评每个环节都是公平的。程序做到,就算公平。
现在我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只有程序公平还不对,人会觉得我要参与,不能在我不在的时候评价我,即“参与公平”。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要遵循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参与公平。如果没有程序,你明知道这个高管有缺点,也很难给他提意见。只有放在一个程序下,才不会形成人和人的对立。
在设计评价高管的程序时,有五个点不能忽视:
第一,考核。评价任何人之前,应该客观地拿出他过去三年任职的绩效档案。管理科学研究表明,管理的前提是及时、准确、完整的记录。只有记录了,你才有评价的前提。举个例子,很多公司都会出现这种现象,高管在决策过程中不担当,捧老板的臭脚,老板说啥我说啥,没有起到高管的作用,也就是通常讲的“伪高管”。
这个问题很严重,也很难办。有时候老板意识到,就怒了:谁不假思索支持,谁就是拍马屁。有些高管就想了:好,那我象征性地提出一个无足轻重的反对意见,但是又支持。你怎么评价他?他不犯错,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
按照西方管理科学的逻辑,我们要如实地记录,对每次会议都做记录,一次看不出来,等他三年任期到了,把公司重要的决策记录都拿过来,哪些决策对了,哪些决策错了,都能看出来。用任正非的话叫“逆向考事”——事情的“事”,查看那些做错的决策的会议记录,当时每个高管是怎么表态的,如果一个高管在每次错误的决策里面,都给了支持意见,都捧了老板的臭脚,这个人价值观就有问题。
第二,自评。让当事人参与评价程序,阐述他怎么认识自己的工作与绩效。
第三,评议。让周边有工作关系的人对他评价。
第四,权威部门的综合评价。
第五,救济。如果他认为遭遇不公,或者群众认为不公,可以寻求救济,所谓救济就是有复议的渠道。
我们在设计程序时,无非就是这些环节。

05

谁来评
最后一个问题是“谁来评”,找到一个有能力评价的机构或人是很难的。现实中,评价高管,你要有足够的权威,什么是足够的权威?
第一,你要比高管更有责任心,上一讲我们讲《真高管是什么样子》,第一条就是“归属于公司的人”,他对公司有使命感,有责任感,你评委对公司也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第二,你要有足够的专业性,判断高管的工作是不是合理
谁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像西方企业,它是董事会。像美国企业的董事会怎么构成?多数请的都是社会名流,当年苹果公司曾把谷歌的CEO施密特请过去做它的董事,谷歌曾把美国的副总统戈尔请去做董事。美国是个强调社会信用的地方,他接受做你的董事,受股东委托,不会损失自己的信用,美国人把职业操守看得特别重,所以这些人能履职。我们看一些案例,像IBM,当年遇到生死存亡,董事会真的承担起了物色CEO的职能,最后找到了郭士纳。郭士纳加入IBM,真的把IBM做起来了。所以它的董事会是有效的。
中国的董事会不行。中国的董事会是按照证监会的要求组建的,它是为了合规,老板是大股东,后面随便找几个内部高管,再去找外部的独董,独董拿着微薄的薪酬,他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公司,这样的董事会是无效的。
日本的操作是什么?企业有“长老会”。什么是“长老”?在公司工作一辈子、地位又高的那些人,退休以后成为长老成员。这些人对公司很忠诚,又有足够的经验,是有能力评价高管的。
我们看阿里,阿里成立了合伙人委员会,成员已经被证明过对公司有忠诚又有利益(绑定), 这样的委员会评价高管也是有效的。
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我们的机构怎么建才有正当性?他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要足够的专业性,对国内企业来讲是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也在实践,在国内的环境最优的实践很少。这是公司治理上的难题。
结合我自己的实践,建议评价高管的委员会这样构成:一是董事会里面个别懂业务、对公司有感情的成员;二是公司创始人;三是立过战功的元老;四是有责任心的优秀员工。这样的机构可能是我们评价高管的一个有益尝试。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整理:叶未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