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王文轩|走笔长春

 新锐散文 2023-02-11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走笔长春  

朦胧中,我被一群鸟儿从暖窝中生拽出来,推开窗户,两只喜鹊带着一群麻雀,在一棵高高的柿树上,享受早餐。满树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在朝阳直射下,红彤彤很迷人。仰望柿树,我垂涎欲滴,恨不得,爬上树,和鸟儿们共享美味。
昨晚,几位文友,相约来到长春村。夜宿“成哥农旅中心”。我好奇地询问主人,为何挂此招牌?使用“中心”二字,是否小题大做?围坐火炉边,暖流涌动,我边品尝长春茶,边与主人闲聊。
主人对我讲:“近几年,村里变化大,背包客特别多,到村里来采风赏景,我看准商机,盖了两层楼房,率先开办农家乐,让四方游客在此吃住放心,玩的开心。我想把旅游服务闹大起来”。喔,不是小题大做,而是雄心勃发!
为什么要取名为“长春村”呢?
成哥告诉我,以长春命名这个村庄,寄予了百姓厚望。预示四季常春,风调雨顺。就如村子中央那棵千年樟树,枝繁叶茂,长春永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长春村雕刻得千奇百怪。南面高坡山脊,似凤凰展翅,环视左右。北面隆起处,似犟牛拱地,大有地覆天翻之势。巨大山石,犹如张开血盆大口的狮子,公母可分,形态如神。当地传言两只狮子“坐秭归吃长阳屙巴东”,寓意富一方山水,荫及子孙万代。群山蜿蜒起伏,守护一方安宁,错落有致的良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长春人。四季冷暖适宜,万物自然生长,造福一方百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春村凭借煤炭资源,本地人、外来客满山遍野开采煤炭,大小煤窑九十多个,此地成了远近闻名的掏金宝地。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煤矿纷纷关闭,昔日热闹的山乡,失去往日的风彩。

人们再也无法平抚失落的心情,口袋无钱,腰杆不硬,逼使多数年轻人涌入打工浪潮。年轻后生梅朝辉是众多走出大山打工者之一。临行前夜,秋风习习,满天繁星。他陪坐母亲身边,守候在即将分娩的母猪身旁,母亲用一双粗糙的手,将黑白相间的猪毛梳理得油光水滑。母子心照不宣,他们守候的,是全家人生活的希望,是柴米油盐的开销,是出门打工的路费。刚刚二十出头,肩膀有些稚嫩,但有背负大山的勇气,望着父母苍老容颜,含泪远离故土。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找一份工作不易。睡工棚的滋味并不好受。多少个夜晚,他被恶梦惊醒。他留恋儿时背着书包上学的感觉,和同伴在稻田捉泥鳅的快乐,爬上大樟树捅鸟窝的兴奋。
有志者,事竞成。他在福建一家鞋厂,找到了工作。纳鞋底、沾鞋帮,照葫芦画瓢,他由计时工到技能工,一直荣升一厂之长,成为百人之首,当然荣升过程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晓。十多年的打拼,他积累了经验,攒下了财富。每每回家,人们见到的再不是灰头土脸小伙儿了,而是有几分洋气了。
在外混得再好,也是个游子,而游子总是要回家的。不管在何方,根仍然在长春。梅朝辉不顾妻子的劝说和朋友的挽留,揣着几年打拼的成果,毅然回到故乡,开始新的生活。
他投资一百五十万元,建起养牛场,从内蒙引进一百多头肉牛。来自内蒙的架子牛,到了长春,最初很有新鲜感,后来,水土不服,关在牛棚里,不见风雨,要命的是饲草短缺,吃不饱,只要梅朝辉进入牛棚,群牛乱嚎,涎水四溢,仅靠本地草料难以维计。自从养牛后,他在牛棚边支了一张床,以牛为伴,仔细观察牛的习性,如何防疫治病,半夜上什么草料,像照顾爹妈一样啊。
养牛污染大,如果遇见刮风,空气中弥慢着难闻的臭气,有人上门讨说法,有人背地里听笑话。梅朝辉突发奇想,引入农业科技,将牛分门别类,编号管理,轮换母牛培育,圈养与半散养结合,建沼气池,装上红外线监控。同时,流转两百亩水田,种植水稻。稻草养牛,牛粪肥稻,一条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基本形成。
辐射效应逐渐放大了,常年有六十多个本村人在他公司里务工。方圆百里外的玉米秆、小麦秆、稻谷草,甚至山间杂草,都送入公司换成现钱。梅朝辉有了收入,也带动了村民。
我与梅朝辉并肩在公路上慢步,他指着林家湾的层层稻田,得意地说:“明年插秧季节和秋收时,正是赏景好时节”。

一幅春耕夏收的壮丽画卷,仿佛展现在我眼前,并唤起了我的记忆:男女老幼挽起裤腿,撸起袖子,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植入肥沃的泥水中,挑秧苗的壮汉,赤着双脚,在湿滑的田坎上,箭步如飞,随后,将秧砣用力抛向天空,又稳稳落入水面,水花四溅,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秋收季节,一株株成熟的稻子,默默地弯着腰低着头,乡亲们挥舞镰刀,将一年的喜悦,盛满粮仓。
梅朝辉有了自信,对未来充满期待。农旅结合的步子迈得更稳,春有采茶节,夏有插秧节,秋有丰收节,冬有年猪节,让更多的人走进长春,了解长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变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乡村振兴的路上,更需要人才振兴。
走出家乡长春的乡贤能人,遍布大江南北,许多游子时刻牵挂家乡变化。打工的姑娘回来了,金珊、银珊开起了“双珊农家餐馆”,生意火起来了。还有人想回来将石头城堡,改造成景观,做民俗,发展旅游。农村有了希望,谁不愿意回来呢?

作者简介:王文轩,公职人员,喜欢与文字打交道,有少量诗歌、散文在报刊、网站发表。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