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幅《鬼趣图》流传至今,作者称能看到鬼?为何第九幅时突然收手

 昵称59408546 2023-02-11 发布于浙江
文章图片2

前言

“我能看到鬼”,清代画家罗聘如是说道。

此人真怪,从出生起就有一双绿色的眼睛,天赋异禀,有着“五分人才,五分鬼才”之称。

作为画家的罗聘,不画山水,不画人,偏偏爱画鬼,可谓“怪中怪”

文章图片3

自古以来,凡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对于鬼怪之说都保持着抗拒的态度,嗤之以鼻,更别说当代的科技社会了。

旁人暂且不说,罗聘凭借着自己的“绿瞳”,声称自己可以通晓世间阴阳,洞察所有鬼怪的存在,还画了八幅《鬼趣图》流传至今。

这是真的吗?此人真的能看到鬼?为什么画到第九幅时突然不画了?

聊聊出身

罗聘出生于安徽省,自幼在一个文人之家的生活中长大,父亲罗愚溪在康熙五十年间的科举制度中,考中为武举人

文章图片4

武举考试

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和罗愚溪共同养育着五个子女,罗聘排行第四

本该是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罗聘的父亲却突然离世,又因为罗愚溪为官清廉,因此并没有留下什么过多的财产。

只有母亲一人担当起了家里的顶梁柱,含辛茹苦的养育着五个孩子

文章图片5

因此罗聘小时候的生活非常艰辛,但是志向高远,坚持苦读学习,潜心研究诗画。

当然,罗聘与他人不同,他的学习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因为生活所迫,他的“读书创业”之路是卖画谋生

在当时的扬州,不少有才华的人常常在街头贩卖字画,罗聘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拿着自己的诗词画作做起了小生意。

文章图片6

街头卖画

他也因此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方婉仪。方婉仪也是扬州小有名气的才女,琴棋诗画样样精通,两个人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很快便结为夫妻

方婉仪的家境要比罗聘好太多了,父亲和祖父都是当官的,这给了罗聘很大的物质扶持,不用为吃喝忧愁的罗聘开始追求了更深的“精神生活”

文章图片7

方婉仪

于是在妻子的帮助和鼓励下,找到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金农

金农见到罗聘也是欣喜不已,洞察到了罗聘的绘画天赋后,果断的收他为徒,将自己所有的绘画技巧和经验倾囊相授

文章图片8

金农

罗聘也不失所望,在众多弟子门徒当中成为佼佼者,金农毫不吝啬的称赞他“笔端聪明,无毫末之桀”

经过不懈的努力,罗聘后来也成为了“扬州八怪”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他的画作风格别具一格,虽师从金农,却有着自己的态度,不完全拘泥于金农的师法。

文章图片9

可惜,好景不长,不过是短短的五年时间,金农离世,这对罗聘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没有了师傅的照拂,罗聘只好自己独自打拼闯事业,就好比现在的“有志青年要前往北上广”发展一样,罗聘孤身前往京城

走,上京城去,画鬼

初次来到京城的罗聘发现,想要在这样繁华的地方扎稳脚跟实属不易,各种风格流派的画作比比皆是,高手如云

他也因此吃了不少的苦头,受到了很多人的轻视和欺负,经历了人生百态后的他“离经叛道”,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画鬼

文章图片10

画鬼?听起来就很邪乎的事情,一直以来大家都会以一些山水人物,花鸟风景为主题进行画作,头一次听说将这阴森恐怖,看不见摸不着的鬼魂作为绘画主题。

一时之间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罗聘也因画鬼而声名鹊起,在京城内外闹得沸沸扬扬。

文章图片11

当时并没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人们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因此很多人对当代鬼怪的态度都是半信半疑

大家听说有人不仅看到过鬼,更是将鬼画了出来,这哪还得了,民间纷纷流传着罗聘所画之鬼图。

文章图片12

这其中也有些人始终坚信着“无神论,无鬼论”。然而当他们看到罗聘那绿中偏蓝的眼睛时,便也相信了这世间真的是有“阴阳眼”的存在。

罗聘因为画鬼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追捧和名利,更是“仗着自己拥有绿瞳”一口咬定自己可以看到鬼怪。

文章图片13

罗聘

在乾隆的二十八年到四十四年里,人家都是画些正儿八经的画,他像画“漫画”一样画着鬼画,大大小小绘画了上百件的鬼怪图

而在这数百余幅的作品当众,《鬼趣图》系列最为有名,其中绘画了八幅鬼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第一幅画中有着浓浓的黑烟环绕,画中两只幽灵一般的“鬼怪”,能看见它们的四肢纤细似笑非笑,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仿佛人们出现在哪里,它们就会跟在哪里。

文章图片14

第一幅

第二幅同样是两个鬼魂,前面那个看起来壮壮实实的,另一个精瘦到皮包骨头一般,光着膀子跟在后面,看起来更像是主仆关系

文章图片15

第二幅

第三幅是一个手持兰花的男人搂抱着一个女人,两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在烟雾中低声交谈着什么,另一个戴着高帽的白衣鬼(像极了黑白无常里面的白无常),正摇着折扇举着黑伞,笑眯眯地偷听着他们的对话。

文章图片16

第三幅

第四幅画中,一大一小两个鬼魂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大鬼的手里柱持着拐杖,身边站着一个身材娇小的小鬼手里端着一碗酒,弯腰驼背的似乎在给他敬酒

文章图片17

第四幅

第五幅画同样环绕着浓浓的黑烟,中间是一个满头绿发,神情萎靡的鬼魂,一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抓着自己的头发,一手伸向身后,像是脱臼一般,又像是在黑雾中摸索着什么,迈着大步向前奔跑。

文章图片18

第五幅

第六幅是三个鬼魂,两个鬼魂在前面爬行,鬼鬼祟祟地回头张望,似乎很害怕。后面有一个巨型大头鬼,伸着双手像僵尸一样追赶着,气氛极其诡异。

文章图片19

第六幅

第七幅是四个鬼魂,也是《鬼趣图》系列中鬼怪最多的一幅,右边有一个鬼向中间撑起来一把破旧的雨伞,周围一片迷雾环绕,看不到它们具体的四肢,就像是四个惊慌失措的鬼迷失了方向一般,又像是在抵抗着什么。

文章图片20

第七幅

最后一幅有了具体的背景,两具骷髅站在一片黑色的石林中,仿佛在交谈。这一幅画很特殊,并非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上的鬼怪,没有灵魂和肉体,反而这两具骷髅的造型,更像是西方解剖中的骷髅。

文章图片21

第八幅

也正是这一幅画,后人在明末年间传教士编译的《人身图书》中发现了同样的骷髅造型。可以说这和欧洲原著中维萨留斯的《人体组织》,昂布鲁瓦兹·帕雷的《解剖学》一模一样了。

文章图片22

那么,罗聘真的能看到鬼吗?罗聘生平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和自己的徒弟信徒们讲述自己遇到过鬼的经历。他也曾特别骄傲的说这八幅《鬼趣图》是自己亲眼所见才绘画出来的。

但是根据《香叶草堂诗存·秋叶集黄瘦石斋说鬼》中记载,罗聘说道:“我岂具慧眼,恶趣偏能睹”,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否定自己能够看到鬼怪的事实。

但在这之后又说过:“妄听且凭君,我语非妄语”,这种含糊不清的说辞似乎又想告诉人们什么,但是可能是介于自己当时创作者的身份以及清朝的政治形式的原因,有话不敢言

因为当时的文字狱十分盛行,前后所有朝代加起来文字狱案件都比不上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案件。

文章图片23

尽管当时的罗聘生活在乾隆盛世,但是历经人间百态的他深深知道这盛世危机下的黑暗与不公。

有人也形容这《鬼趣图》是当时社会的折射,凭借着画中形态身份不同的鬼怪,“饿死鬼”,“穷鬼”,“色鬼”......直抒胸臆,“以鬼喻世”

文章图片24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即便“鬼”是无形的存在,但是依旧流传着“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说法。

《韩非子·外 储说》中记述道:

“齐王问画工:画熟者难?绘图者曰:犬马最难,鬼魅最易。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而易之。”

罗聘看似画“鬼”实则画人,正是因为当时的文字狱风气过大,很多人都不敢随意发表言论来表明心志,但凡是写了一点不该写的文字就会有着掉脑袋的风险。

文章图片25

因此就产生了很多鬼怪之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朱海的《妄妄语》、袁枚的《子不语》等,罗聘的《鬼趣图》也在其中。

文章图片26

《聊斋志异》插图

但人世间没有人能逃掉钱财名利的四个字的,尤其是罗聘这种从小生活艰难,家境贫寒的人,他比任何人更渴望得到金钱。

“画鬼”带给了他极高的盛名,也让他乐享其中忘乎所以,或许是真的“鬼迷心窍”。他对鬼怪更是画的上瘾,画的着魔,同乡的程晋芳劝诫罗聘:

“斯图即奇特,洗手勿轻试”

“不要再画了,要是惹上不干净的东西,触碰到了霉头就不好了”。

然而罗聘不以为然,就在他准备画第九幅《鬼趣图》时,却突然收手,这又是为何?

二去京城,“金盆洗手”,只画佛

原来之后赚了钱财的罗聘也逃不过“真香定律”挥金如土,过着贪图享乐的生活。

在他第二次前往京城没多久,便得知了那个曾经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离开了人世

文章图片27

可叹自己平时花钱毫无节制,没留下什么多余的钱财,眼看着妻子处于待葬状态,孩子还需要自己的照养,却没钱回家,两袖空空

看着妻子曾经写下的诗篇《忍讥》,他倍感万分,后悔不已,为了赚取回家的盘缠,将其诗抄写给曾经一起交往的达官贵人,亲朋好友,希望能够借此可以获取同情得到一些金钱施舍。

但事与愿违,并没有人愿意给他钱财,如此辗转几月,熬了许久才回到了扬州。

自此他对人世间的种种名利变得淡漠起来,金盆洗手,由画“鬼”改为画“佛”。

文章图片28

《无量寿佛》

也因此创作出了各种佛画,虽在当时并不如画鬼受人追捧,却备受当代人瞩目,如《普贤菩萨像》,《无量寿佛》,《看花古佛图》等,均成为了中国艺术界的瑰宝。

文章图片29

普贤菩萨像

在这里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罗聘在自己的师傅去世后要画“鬼”呢?

有种说法是,罗聘坚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魂,陪伴在最亲近的人身边,在罗聘心中,他一直把自己的恩师金农当做父亲一般。

他甚至渴望自己能够再次见到师父,也曾无数次的梦到过师父的鬼魂,觉得师父从未离开过自己,因此便有了画鬼的灵感

文章图片30

罗聘所画金农

至于自己的妻子,一方面,他一直抱着深深地愧欠之情,连妻子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过。

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更希望神佛能够让妻子活过来,而不是鬼魂的形式来和自己见面。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也希望自己可以画佛忏悔,亦或是画佛寄托哀思为妻子祈祷

文章图片31

罗聘所画妻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