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对中国山水水墨画的影响极其深远。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心性本净,在刘宋后期由印度僧人提达摩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迎来了兴盛。

禅宗作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流派,对于中国山水水墨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细看中国水墨画,我们会发现水墨画的起源、创作理念、审美取向、品评标准、风格流派都有着禅宗的影子。

禅宗的写意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文人与僧人共同探求的结果,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禅宗的自由特点、重悟特点,对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产生了重要作用。

禅宗思想使画家的精神更加自由,落笔更加随心,意韵更加深厚,那禅宗具体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影响中国绘画的呢?

佛教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绘画方式

东汉时期,佛教由中东传入中国,并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

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留下了大量艺术创作珍品,在佛教盛行的过程中,百姓建立了大量石窟寺庙。

一时之间,壁画蔚然成风。

北魏前期,壁画主要以庄重深沉为主,极具西域印度特色,凸显立体感。

北魏晚期,壁画的色调变得爽朗明快起来,画中人像的衣物展现出了中原人士特有的特征。

魏晋时期的壁画和绘画受佛教思想和玄学共同影响,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线描刚劲的菩萨像、佛像。

魏晋六朝,绘画汲取了佛教思想和西域文化的苍劲,改变了中原画家的审美取向,为水墨画、山水画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时期,中国的历史版图空前广大,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画家们的审美取向也产生了变化。

唐朝中期,禅宗完成了由印度禅向中国禅的转化。

以神会为代表的南禅宗将佛教般若经典和中国本土的老庄思想相结合,将自然作为最高理想,提出了大量新思想,适应了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心态。

晚唐时期,王维等人创造了大量禅画。

王维在诗画方面颇有造诣,他既有“诗佛”之称,也是唐朝水墨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所留下的《雪溪图》《长江积雪图》《辋川图》既空灵飘渺,又极富禅宗色彩

禅宗讲究体悟,讲究随缘任运,学习禅宗思想能够帮助世人脱离官场社会和人际关系,在修行的过程中顿悟真理。

历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个阶段,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禅宗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分出了南禅和北禅两派。

南禅讲究“顿悟”,而北禅讲究“渐悟”,南禅更加注重神韵,重在意趣,北禅则注重写实,南禅北禅思想共同影响了世人的审美选择。

禅宗思想影响了诗歌,影响了绘画,也影响了世人的思维方式。

画家们在落笔画画的过程中,不仅画出了现实之物,也画出了心中所想。

从禅宗的角度来看,画家们画山画水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炼找到自我的过程。

中国画中的禅宗美学特色

其一,禅宗美学与道家美学息息相关,佛家思想在本土化的情况下,与庄子美学相融合,提出了新的禅宗释义

在道家思想里,庄子以自身亲近自然,而在佛家思想中,禅宗则以自然来亲证自身。

禅宗美学主张人与自然合一,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得到顿悟解脱。

禅宗认为画家在作画之时,应当顺其自然,把感情移交给那些没有感情的事物,将山川、花鸟、虫鱼当作自我,缘物寄情,达到无非般若的境界。

其二,禅宗写意画注重简洁性,《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说明了贪多反而受惑的为人处事的原则。

禅宗思想与道家思想相一致,也崇尚简约之风,唐朝张怀景在《文字论》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也”

禅意绘画讲究极简和空灵,认为空灵是艺术的生命,唯有空才能灵,唯有灵才能生意。

禅宗的空灵之感给欣赏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的境界,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空观是佛家修炼的主要手段。

通过空观,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从纷纷扰扰的凡尘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无羁的状态,创造更加纯粹,更加有意韵的作品。

第三,禅意水墨画注重雅。

中国古人推崇高雅,摒弃恶俗,而画中之雅唯有饱读诗书,文化修养极高之人才能领会,因此文人画家非常注重画作的书卷气和笔墨的统一性。

第四,禅宗绘画推崇淡,禅宗影响下的水墨画标榜超越自然,平淡天真。

庄子说“依乎天理,固其自然”,清朝的孙麟趾说:“花之淡者其香清,友之淡者其情厚。耐人寻绎,正在于此,故贵淡”

在禅宗影响下的山水水墨画将淡泊情怀外化为淡远之境,极具情调。

第五,禅宗绘画崇尚偶然性,禅宗反对刻意为之,注重偶然。

苏轼所说的:“书出无意于佳,乃佳尔”便印证了这一点。

偶然意味着平淡天真,不矫揉造作,不经雕琢,偶然性也为绘画平添了几分别样的意趣。

禅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禅画是中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在于意蕴深长,意境开阔,笔简纯净,体现了一种不利于文字,但直指本心的禅境风骨。

禅化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塑造了例如王维、八大山人这样的大艺术家

其一,禅画并非是孤立的艺术现象,而是佛教在美术方面的体现。

除了水墨山水画之外,石刻壁画、青铜器版画无一不展现着禅宗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禅画的意义极其深远,宋元之时大量禅画流传到日本,成为了日本水墨画的范本,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其二,禅画的写意特点为中国画奠定了基调。

近现代之时,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多重考验,受到了西方美术的冲击,画家文人们开始质疑起了笔墨画的属性和审美,民间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画派。

由于禅宗思想为中国山水画、水墨画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中国画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在面对冲击的过程中,也做出了更好的应对。

其三,禅画增强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禅画既具备艺术审美性,也极具哲理性,它能够调动欣赏者的情绪,使其抒发个人对生命宇宙的看法。

禅画不仅是一幅画作那么简单,而是画画者与自然的精神对话。

禅画能使画者和观者的心灵更加自由,能够开拓人的视野,领略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之美,加强对美、对艺术的理解,对人生、对真理的认识。

我们在品味禅话,理解禅画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好地审视自身,更好的悟在当下,觉在当下,寻找纯净,活出天然。

禅宗思想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禅宗绘画的艺术创造力和精神感召力也是其他任何一种绘画都不能取代的。

禅宗绘画所带给人的不仅是刻板的宗法义理的讨论,而且还有人生的启发和心灵的慰藉。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仍旧对禅意对禅境表现出了巨大的渴求。

禅画是一个人造的世界,人造的精神自然,它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随心所欲,浑然天成。

诚如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参考资料:

《道德经》

《文字论》

《王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