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创造幸福——读朱永新老师“我心中的理想劳技教育”笔记

 艺之芳华 2023-02-12 发布于湖南
(第一次参加“云端对话”,春节忙,开学也忙,因此这次发言稿没有全力以赴,但很巧,自己之前领读的也是这一章节,一年级的劳技课也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我主要和阳光班的孩子们“每日整理课桌、每周家务打卡、一次落叶画创作”。)

           (一) 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规定,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2022年秋季国家教育部发布16个课程标准,其中就包含劳动课程标准。

            (二)劳技教育的理想状态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该如何践行劳动教育呢?请听听朱永新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之“我心中的理想劳技教育”。

劳技教育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总称,以劳动与技术的意识、态度、情感因素为核心的情意领域,以劳动与技术的认知、思维、操作为核心的知识技能领域,以及以技术应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技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资队伍和一套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三)劳动教育的践行意义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早就未来好公民的教育,而且是提高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保障其幸福的教育。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

朱永新老师说,劳动,使人猿揖别,造就我们人类前身;劳动,化腐朽为神奇,推动历史车轮前行。

我说,劳动创造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