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城高中的未来在哪里?其实,社会规律不可抵挡

 xianfengdui111 2023-02-12 发布于河北

#媒体:县城高中的出路在哪#

近年来,县城高中的衰败,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情了。

当然,在我们国家,县城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发达县城,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及都市周边。一种则是欠发达县城,主体是在内陆。发达县城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小型城市。而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县城高中,恰恰是广大的欠发达县城。

县城高中的未来在哪里?其实,社会规律不可抵挡

县城高中的未来,让人看不到希望。

1、教师困境

其实小编早在今年夏天就发文提到过,在未来,主体上的内陆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会出现下岗潮,理论依据就是县城高中的困境: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县城财政的不断下降,县城既不需要那么多中小学教师,也支付不起他们的开销,因此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流。其实这个判断依据是根据经济情况和人口情况做出来的。而且还专门强调,是内陆地区的县城、村镇,而非沿海发达地区。

结果,大量的教师并没把这当回事儿,而他们的依据不外乎两点:第一,认为学生减少可以小班教学,比如一个班五个学生。这种想法忽略了财政供养问题;第二,更有甚者,县城的教师认为自己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如果县城学校黄摊子更好,自己可以去北上深杭,去当年薪百八十万的教师。

县城高中的未来在哪里?其实,社会规律不可抵挡

其实,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些教师可能不大清楚:他们的学历情况,在县城可能勉强算个知识分子,但如果放在北上深杭,普通的本硕学历,其实和初中毕业差不多,都可以忽略不计。

2、社会规律

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客观存在的规律,就是天道的体现。这其中包括自然规律,也包括社会规律。

从社会规律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内陆小型城市、县城、村镇的人口外流,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大都市的虹吸效应,也必然愈演愈烈。原因很简单:都市圈可以集中太多的社会资源,同时也催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在都市的就业机会,要比在小城市、县城、村镇强太多。同时,都市的营商环境等一系列软实力,也要碾压小城市、县城、村镇,这一切,也都加强了都市的虹吸效应。这个趋势是很难逆转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城市、县城、村镇也会随之陷入更为严重的老龄化状态。比如很多内陆省份的小县城,整个街上几乎都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而这种现象,也必然会波及到其他一些依靠财政供养的人口。

县城高中的未来在哪里?其实,社会规律不可抵挡

因此,县城中小学的消亡,是一种必然。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期,我国就有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中小学合并的现象——即因为生源等问题,若干个农村小学合并成一个,当然这还是比较好的结果,更让人感到尴尬的结果是因为生源问题紧张,所以,中小学直接申请注销。

今年春天,黑龙江省大庆市就有高中申请注销。这种情况在当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其实,这种现象,其实不过是当年农村小学消亡的城市版本罢了,实在不足为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