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西安凉皮到底什么样?凉皮大起底——面皮篇(二)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2-13 发布于江苏

凉皮到底啥样子

LET'S GO

阿喽哈~

这个

……

哈哈哈

图片

小团团的腿还是没能迈出去

鉴于近期这个通报数据又“猛”了

不建议大家去人多的地方

图片

本期话题还是凉皮

贠大喵说

凉皮可以写到过年

回正题,上上次就说过“西安凉皮”这个称呼是个“美丽的误会”,还介绍了秦镇面皮、汉中面皮,具体看【文】西安凉皮到底什么样?凉皮大起底——米皮篇

上一次我们又说了岐山擀面皮、麻酱酿皮,具体看【文】西安凉皮到底什么样?凉皮大起底——面皮篇(一)

本期说俩个在西安市比较少见到的,一个是安康蒸面,一个是彬县御面。

安康蒸面

图片
图片

彬县御面

▲安康蒸面和彬县御面

安康蒸面

凉皮

图片

安康是西安以南的城市,北靠秦岭,南倚巴山,夹在汉中和商洛之间,汉江穿城,总的来说就是山美水美的地界儿。

小团团第一次听“蒸面”这个词,人都已经杀到安康当地了,未见实物之前,乍一听还以为是卤面一类的,等端到手的时候……

图片

▲一满盘子安康蒸面

图片

和以为的差的码子大哦!

这不就是凉皮!

还有点儿让人吃惊的凉皮!

安康蒸面,可以热吃也可以凉吃。按照量来说,又分小(饱)、中(胀)、大(撑)。这蒸面绝对是所有凉皮种类里,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价格实惠,量还狠。

别的品种的凉皮7元一份算是品个味,一份儿下去离吃饱还有些距离,安康蒸面的7元就是大份,一份儿下去能到嗓子眼儿。

图片

然后说蒸面本面,是面、盐、水配好的面水,面皮筋不筋道,就看这面粉的质量和面水的配比了,配好的面水上锅蒸熟,面皮就好了,约等于薄款的酿皮,倒也没什么复杂的制作环节。

安康蒸面的调味,有蒜水、油泼辣子(粗辣椒粉)、醋汤、麻酱。重点在这个灵魂醋汤上,是醋、盐、各种大料、焯过黄豆芽的水熬制而成,这种熬制方式,一来增加了料香,二来没了醋的寡酸。

图片

▲没拌的蒸面

麻酱不像麻酱酿皮中的量那么多,量就是一满勺,使得每根蒸面上都薄薄裹上了料汁,增香但是又不糊嘴,而蒜水和油泼辣子的加入增加了入口的层次。

热的蒸面都是现蒸现切,凉的是提前切好的。一个大平盘子,抓一把黄豆芽垫盘底,可能再加些芹菜,再码入冒尖的蒸面,依次浇上蒜水、麻酱、油泼辣子,最后沿盘边浇入满满一大汤勺灵魂醋汤,经过自己搅拌就可以开始炫了。

图片

▲黄家安康蒸面

口味上,是咸香款凉皮,偏辣,没有哪一个味道特别突出,需要细品才能分辨出调料中的角色,不好形容。属于摆在面前觉得量大吃不完,入口觉得好吃疯狂炫,吃完回想又说不清什么味儿。就像现在团团说不出太具体味道一样……

因安康蒸面汤多且味儿柔和,有一种说法叫“可以喝汤的凉皮”,尝试一下即可,站在健康饮食的角度,不建议喝掉,道理同不建议喝炒菜油汤是一样的。

彬县御面

凉皮

图片

彬县是老称呼了,现在是彬州市,位于西安的西北方向,泾河穿市而过。彬州市古称“豳(bīn)州”,也作“邠(bīn)州”,如果在古诗文中见到有地名“豳”字,基本说的就是现在的彬州市一带了。

彬州市不光有御面,小团团还有幸吃过几个古树结的绿皮的贡梨,泾河边还有个大佛寺,主佛高20米,彩绘的,建成时间比大雁塔还要早。御面、贡梨、彩绘佛,光看这名称,你细品。

图片

Emmm……跑题了,接着说回御面。

彬县御面的御面步骤有和面、洗面、沉淀、面水在锅中烫成面团、揉面、蒸面,相比较岐山擀面皮来说,最大的区别是少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其他都类似。

御面有两种,一种是揉成粗条蒸熟,最后片成薄片状的,一种是直接压成粉条状的,相比较而言粉条状的偏滑爽偏紧实筋道(能吃硬面条的可能更喜欢面条状),而片状的会软一些的筋道,然而因为整体卖相上来说,薄片的更具特色,所以一般宣传更多的也是薄片状的。

图片

▲御面的薄片款和粉条款

御面用的面筋是发酵后蒸熟的,出锅是海绵状的,有非常密的空隙,这种面筋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存在,它的结构就决定了超强的吸料汁的特点,这种特点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图片

▲海绵状面筋

在彬州市,御面有点类似于凉拌菜地位,逢红白喜事吃席的时候,头菜就是御面了。御面在本地一般是没有配菜的,而目前是为了迎合客户需求,会配胡萝卜、芹菜、黄瓜丝、豆芽一类的配菜。

薄片状御面

图片
图片

粉条状御面

▲薄片状御面&粉条状御面

说起调味有盐辣子醋,辣子那一定是红油辣子了,而为了使调味更香,会加入料水甚至是飘着辣椒圈的专门熬制的秘制料水,有的还会加入蒜水,总体来说是酸辣口的,御面的光滑筋道加上酸辣口调味,就又是一款爽口小吃。

如果,两款都想吃,可以选择两搅,也就是两种拼一起,在陕西地界,只要是摊上有的,只要是调味一样的,都可以选择拼一起哦!

图片

▲两搅御面

最后问答环节:

Q1

洗面环节是为了什么?

A

在岐山擀面皮和彬县御面,这两种凉皮都有一个洗面的过程,据说是因为,过去磨粉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好,用石磨磨出来的面粉,里面有麸皮、灰尘一类的杂质,需要通过洗面这个步骤,留下麦面的淀粉,倒去表面的水和杂质,做成的面皮才白透。

Q2

岐山和彬县离这么远,擀面皮和御面的做法怎会相似?

A

坊间相传,周王打仗回岐山,路过彬县(豳州),吃到了这款御面,觉得好吃,所以要带回岐山,带回去就酸掉了,再盲猜一下,制作的师傅可能没法还原御面的本身做法,改进或者说创造了一下,而后就成了岐山擀面皮。但是不得不说改进的相当成功。

图片

关于陕西地界的面制凉皮先说这么多

往后还有其他款的面皮

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