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2-13病例

 仙舞晨曦 2023-02-13 发布于山东

314-阑尾切除标本

(A) 低倍镜下可见散在阑尾固有肌层内的细胞巢,其上覆粘膜表现为阑尾炎特征。(B)细胞巢由上皮样细胞组成,胞浆丰富,与邻近平滑肌融合。(C) 细胞具有均匀的小圆核,无多形性或有丝分裂相。

免疫组织化学(A) 所有病例均观察到HMB45弥漫强阳性。(B) 组织蛋白酶K也呈阳性,并与周围固有肌层分界清楚。(C) SMA阳性,细胞膜突出。

诊断:阑尾小结节性PEComas。鉴别颗粒细胞瘤。

315-横纹肌瘤。部分舌切除术。成人型横纹肌瘤眼观肿块深棕色或棕红色,直径一般为1.5~7.5cm,质地柔软或呈橡皮样,分叶或结节状,无明显包膜。光镜下见肿瘤由密集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并有纤细的毛细血管,呈分叶状分布;瘤细胞边界清晰,胞体大,胞质呈嗜酸性细颗粒状或空泡状,含有不同量的脂质及糖原,有些瘤细胞内可见横纹和杆状结晶;细胞核偏位、位于外周部,一般无核分裂。电镜下可见actin、肌凝蛋白、肌丝、z带与糖原颗粒。PAS染色呈阳性,糖原可被淀粉酶消化,消化后PAS染色呈阴性。瘤细胞表达desmin、MSA和Myoglo-bin,灶性表达vimentin、SMA和S100蛋白,不表达CK和CD68 。

成人型横纹肌瘤眼观肿块深棕色或棕红色,直径一般为1.5~7.5cm,质地柔软或呈橡皮样,分叶或结节状,无明显包膜。光镜下见肿瘤由密集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并有纤细的毛细血管,呈分叶状分布;瘤细胞边界清晰,胞体大,胞质呈嗜酸性细颗粒状或空泡状,含有不同量的脂质及糖原,有些瘤细胞内可见横纹和杆状结晶;细胞核偏位、位于外周部,一般无核分裂。电镜下可见actin、肌凝蛋白、肌丝、z带与糖原颗粒。PAS染色呈阳性,糖原可被淀粉酶消化,消化后PAS染色呈阴性。瘤细胞表达desmin、MSA和Myoglo-bin,灶性表达vimentin、SMA和S100蛋白,不表达CK和CD68 。

316-年轻女性胃肿块,CK-,SYN+/-,SMA+,CKIT-,DOG1-。

诊断:胃血管球瘤。这些肿瘤可以有一些SYN染色,这使得它们在活检时很棘手。

31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标志细胞,ALK阳性。马蹄形或肾形核,常有嗜酸性区域。

318-年轻男性,单侧无痛性附睾肿块。无明显临床或放射学表现。

诊断:附睾良性乳头状囊腺瘤。必须注意肿瘤与VHL疾病的潜在联系。

附睾肿瘤有3种基本结构:①扩张的导管和小囊肿,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扁平或低立方上皮,腔内可见嗜酸性物质,PAS染色(+);②有较多的乳头形成突人囊腔,乳头以纤维血管间质为轴心,单层或双层立方形或柱状上皮被覆,表面有纤毛,瘤细胞胞质嗜酸性或透明,胞质内可见空泡,胞界清楚。细胞核无异型性,位于细胞的基底部,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呈泡状核,核膜厚,通常有1个核仁;③致密的纤维性间质,可伴玻璃样变性及炎细胞浸润,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有时可见胆固醇结晶。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为良性肿瘤,比较少见。1956年由Sherrick首先报道。此瘤多发生在附睾的头部,来源于附睾的输出管,可单侧发生,也可双侧发生。65%的双侧患者和18%的单侧患者合并VHL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36岁,临床表现为元痛性阴囊肿块,往往在体检时发现。

VHL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3号染色体2区5带第5亚带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导致不能合成正常的VHL蛋白。可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脑干、脊髓等)及视网膜的血管母细胞瘤、肾囊肿及肾细胞癌、胰腺及肝的囊肿、嗜铬细胞瘤、附睾及阔韧带(女)乳头状囊腺瘤等。VHL根据是否有嗜铬细胞瘤分为VHL-I和VHL-II。VHL-I不伴有嗜铬细胞瘤;VHL-II伴有嗜铬细胞瘤,又可分3种:VHL-IIA包括嗜铬细胞瘤和肾细胞癌;VHL-IIB包括嗜铬细胞瘤,但不包括肾的囊肿或肿瘤;VHL-IIC仅含有嗜铬细胞瘤。

VHL的诊断标准:有家族史的病例,当出现任何一个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细胞瘤或肾透明细胞癌即可做出VHL的诊断。对于没有明确家庭史的病例,必须有2个部位或更多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或1个部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加上1个内脏病变(附睾和肾囊肿除外)也可做出VHL的诊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