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命短的人,身体3处比较脏,您若都没有,说明你容易长寿

 雨季不再来0v2s 2023-02-13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外貌是否干净,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即使脏一点也无伤大雅。但是,五脏(内在)是不是干净,则关系到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

内心清净的人,如初生婴儿,充满活力,就像早晨的太阳一般;而诸如各种绝症病人的人,则显得黄昏昏暗。

图片
寿命短的人,身体这3处比较“脏”,您若都没有,说明你容易长寿!


1
第一处:肺部


肺部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能把氧气吸入体内,然后呼出二氧化碳来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说“心主君子,肺为宰相”,在五脏六腑中,肺脏之重要仅次于心。

由于环境污染、抽烟等因素,肺不好的人越来越多。咳嗽、气喘、胸闷成了很多人常常遇到的问题。肺为娇脏,肺不好应该早点养肺,防止肺病的发生。

怎样为肺部“洗澡”?



➤ 1、戒烟:戒烟8小时,血液中的尼古丁就会下降93.75%,戒烟9个月,肺部纤毛会再生,恢复清扫功能,因此,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健康都有好处,而越早戒烟越好。

➤ 2、炒菜之时,确保厨房通风,点火之前先打开抽油烟机,关火以后再关掉抽油烟机器,降低油烟对肺部的不利影响。

➤ 3、运动时,人体会到无意识地进行深呼吸,而反复的深呼吸有利于排浊,并能促进清肺。

同时,可以做一做扩胸运动,锻炼肺功能,帮助肺部吐故纳新。

➤ 4、多吃雪梨、银耳、白萝卜等食物,可以起到润肺、止咳、化痰、清热的作用。




图片
推荐:鱼腥草茶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的天然食材,也被认为是天然的抗生素,对肺炎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鱼腥草泡水喝可以减少吸烟者对肺部的损伤 ,起到保护肺功能的功效。


2
第二处:肠道


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食物从胃部进入小肠,在小肠中完成大部分消化和吸收,剩下的食物残渣在进入大肠中一般停留12~24小时排出体外。

但是,我们的肠道内有很多褶皱,如果把肠道内的黏膜完全铺平,面积约有400平方米。这种生理结构,虽然方便吸收营养,却容易让“脏物”在肠道聚集。

俗话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和免疫器官。

一日三餐的营养都要经过肠道的消化才能被吸收利用,肠道的免疫力可以帮助身体抵抗有害菌的入侵。

肠道的干净与否,牢牢关系着身体的健康。

图片
肠道是否健康,可以通过大便颜色来简单自测:

► 金黄色,营养均衡,生活习惯极佳,健康状况无懈可击;

 黄褐色,稳定的健康状况,肠道无疾病,继续保持;

► 灰白色,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肠道阻塞;

► 黑色,可能是胃溃疡、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甚至是胃恶变;

 红色,多半是下消化道出血,血便分离则一般是痔疮。

如何给肠道“洗个澡”?


1、多吃蔬菜和粗粮:蔬菜和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青菜,可以增加肠蠕动的动力,有利于清除肠道内的大便,也可以提高青菜的消化能力。

2、多锻炼:锻炼还可以增强肠的蠕动动力,促进肠道的解毒功能。



养肠法:摩腹提肛


以手掌紧贴皮肤表面,按顺时针方向在腹部作环形摩擦。

从胃脘部开始,一边划圆,一边向下移动,直到小腹。可在饭后散步时进行,一边行走,一边摩腹。

若伴有痔疮等肛肠疾病,可配合提肛: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均匀,吸气的同时,肛门紧闭,用力提起肛门、会阴部,小腹及腹部同时稍用力内收;稍停片刻,放松,缓缓呼气。

呼气时,慢慢放松腹部和肛门。这样一紧一松,做10—15次。


3
第三处: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血管就好比家里的自来水管,用久了,里面就会沉积很多水垢。

图片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会损伤血管的内壁,让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到血管壁上,成为血管中的“水垢”,也就是我们说的“斑块”。

斑块逐渐在血管壁上沉积,导致血管逐渐发生老化堵塞,血管堵住了,就会导致血管狭窄、闭塞,甚至导致严重的疾病,如心梗、脑梗塞等。

怎样为血管“洗澡”?



1、改善饮食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减少胆固醇及盐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改变高盐、高糖饮食习惯。

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蔬果,选择鱼肉、不带皮的鸡鸭肉、优质大豆等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等营养。

2、戒烟

吸烟不仅伤肺,也是是损害血管健康的一大帮凶,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容易使血管内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别熬夜

经常熬夜可能导致脑细胞损伤、血液流动变缓,血粘度增加等健康问题,从而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